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93篇 |
免费 | 1489篇 |
国内免费 | 94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7篇 |
儿科学 | 297篇 |
妇产科学 | 95篇 |
基础医学 | 930篇 |
口腔科学 | 361篇 |
临床医学 | 1870篇 |
内科学 | 1147篇 |
皮肤病学 | 147篇 |
神经病学 | 279篇 |
特种医学 | 592篇 |
外科学 | 1456篇 |
综合类 | 4219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1834篇 |
眼科学 | 262篇 |
药学 | 1879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1338篇 |
肿瘤学 | 8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209篇 |
2022年 | 504篇 |
2021年 | 622篇 |
2020年 | 525篇 |
2019年 | 298篇 |
2018年 | 303篇 |
2017年 | 408篇 |
2016年 | 320篇 |
2015年 | 650篇 |
2014年 | 793篇 |
2013年 | 874篇 |
2012年 | 1435篇 |
2011年 | 1443篇 |
2010年 | 1384篇 |
2009年 | 1148篇 |
2008年 | 1354篇 |
2007年 | 1189篇 |
2006年 | 1099篇 |
2005年 | 835篇 |
2004年 | 574篇 |
2003年 | 441篇 |
2002年 | 344篇 |
2001年 | 311篇 |
2000年 | 255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8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及bFGF抗体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或/和bFGF抗体,培养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所有不同浓度的辣椒素(2.5,5,20,40,60,80mg/L)均能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中高浓度bFGF抗体(40,80mg/L)也可促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也随剂量增大而增加。辣椒素与bFGF抗体联合应用对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较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辣椒素及bFGF抗体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联合使用有协调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93.
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骨质疏松性骨折好发于桡骨远端、椎骨及髋部.外科治疗的难点在于复位固定困难和再骨折.近年外科治疗方法已有新进展,主要表现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面的髓内骨水泥、外固定联合拱形支撑钉的应用;椎骨骨折等治疗方面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气囊辅助椎体成形术的进展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新型骨水泥的研制应用;髋部骨折治疗方面,经皮微创加压钢板、羟基磷灰石涂层钉、近端股骨钉等的应用.这些治疗方法符合加强固定、向微创发展、减少并发症、支持早期功能锻炼等要求.该文就近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的一些最新观点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为使一些原本由于体积较大或侵犯门静脉而无法安全切除的胰头部肿瘤病人得到手术治疗的机会,我们尝试施行先行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方法:2004年9月~2005年6月,对5例严重侵犯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的胰头部肿瘤病人施行先行人造血管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年龄61岁。肿瘤平均直径4.8cm。结果:5例病人均成功施行先行门-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60min,平均术中出血1570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18天。术后随访,平均术后生存时间为11.6个月(4~15月)。结论:由于先行建立了通畅的门静脉系统血流,有效地保证了肝脏的主要血流,减少了严重肠道淤血和肝脏缺血的发生。本术式在切除肿瘤前,即在原位完成门脉的阻断与重建,理论上能够降低手术过程中对肿瘤的挤压而导致肿瘤细胞门静脉系统播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乳腺钼靶立体定位Mammotome微创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6例以钼靶发现钙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研究对象,在局麻下进行钙化灶的乳腺钼靶立体定位Mammotome微创活检,病理结果为恶性或可疑恶性的病例接受手术活检。对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结果:196例经Mammotome微创活检病理结果乳腺病或纤维腺瘤145例,导管内癌(DCIS)20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1例,浸润性癌9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8例,乳腺炎症1例,脂肪坏死1例,不能诊断1例。病理符合率浸润性癌为88.9%,DCIS伴早期浸润为62.5%,DCIS为80.0%,不典型增生为81.8%。结论:乳腺钼靶立体定位Mammotome微创活检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是乳腺钼靶钙化尤其是可疑恶性病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兔应力性骨折发生过程中胫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与应力性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36只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进行跑跳训练,根据制定的分组训练时间,于训练任务完成后的第7、14、21、28、35天分别处死动物.光镜下观察胫骨病理变化;生物力学机上行胫骨三点弯曲生物力学测试,描记载荷-变形曲线,并根据该曲线及相应参数分析胫骨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实验组动物训练第2、3、4、5周后最大载荷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动物第1、2、3、4、5周后载荷与变形量之比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之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力性骨折的发生是一个由骨细胞直接参与的破骨细胞性重吸收大于成骨细胞性骨形成的生理过程;胫骨结构力学性能的改变是由胶原纤维紊乱、骨皮质厚度降低等所造成,从而导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普乐可复(prograf,FK506)缓释膜在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异体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中局部应用FK506缓释膜,分别于术后4、8、12周对移植物行大体和光镜观察,及轴突图像分析、移植神经电镜检查、小腿三头肌肌湿重比较、患肢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C组(应用FK506缓释膜)的神经生长最好,基本与D组(自体神经移植)相同,B组(经预处理异体神经移植)次之,A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最差。经过对肌电图、轴突计数、肌湿重的统计学分析,C、B、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FK506缓释膜有助于减轻同种异体神经的免疫排斥反应,为神经再生创造良好条件;在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中应用FK506缓释膜有助于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98.
神经高位端端与低位端侧或侧侧缝合相结合提高神经修复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无缺损的周围神经高位损伤,提出高位端端与低位端侧或侧侧缝合相结合的新方法,观察神经再生和靶器官的恢复情况。方法SD大鼠80只,高位切断左侧胫神经。随机分为5组:A组:胫神经两断端行端端缝合,远端于膝关节水平与腓神经干行侧侧缝合。B组:断端处理同A组,远端移植正中神经作胫腓神经干之间的端侧桥接缝合。C组:单纯作断端的端端吻合。D组:胫神经干近端结扎并固定,远端与腓神经干行侧侧缝合。E组:近端处理同D组,远端切除部分神经段后,与腓神经干行端侧缝合。术后行肌电图检查及组织学观察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早期(4周)D、E组有神经再生,术后12周A、B组的神经再生、传导功能及靶肌肉和运动终板的恢复情况均优于C、D、E组。结论高位端端与低位端侧或侧侧缝合相结合的方法,可尽早恢复对靶组织的营养和神经再支配,为高位缝合处高质量神经的长入赢得时间,提高了有效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并探讨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梗塞的临床疗效和方法。方法12例临床确诊病人均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后,在微导丝导引下,将2.7F微导管送至血栓部位,并穿透血栓,总量50~100万U尿激酶分次在血栓的远端和近端注射进行双向溶栓。分别于术前、术后1d、术后14 d和术后28 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应用简明统计10.1软件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并应用Dunnett t(t_D)检验对溶栓后各时间组评分和溶栓前评分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分析各时间点NIHSS评分结果发现,术后14 d和28 d组与术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术后1 d组和术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向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梗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0.
为比较左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与亚甲蓝的配比液在肛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肛周手术后最佳的镇痛方式,将196例肛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98例,按照3:2的等效比率,A组使用0.75%罗哌卡因5ml加1%亚甲蓝2ml的配比液,B组使用0.5%左布比卡因5ml加1%亚甲蓝2ml的配比液,组成长效镇痛剂进行肛周皮下局部注射。在术后1~7d采用疼痛视觉评分系统(VAS)对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显示,术后1~3dA组与B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7dB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结果表明,用左布比卡因与亚甲蓝的配比液能够更好地进行肛周术后的镇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