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82篇
  免费   5912篇
  国内免费   4179篇
耳鼻咽喉   577篇
儿科学   891篇
妇产科学   646篇
基础医学   5407篇
口腔科学   1262篇
临床医学   9152篇
内科学   7383篇
皮肤病学   811篇
神经病学   1936篇
特种医学   20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5454篇
综合类   15658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636篇
眼科学   1172篇
药学   7856篇
  92篇
中国医学   5246篇
肿瘤学   4015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1608篇
  2021年   2174篇
  2020年   1873篇
  2019年   1449篇
  2018年   1449篇
  2017年   1798篇
  2016年   1471篇
  2015年   2636篇
  2014年   3416篇
  2013年   3676篇
  2012年   5678篇
  2011年   6037篇
  2010年   5066篇
  2009年   4673篇
  2008年   4905篇
  2007年   4932篇
  2006年   4633篇
  2005年   3964篇
  2004年   2892篇
  2003年   2576篇
  2002年   2090篇
  2001年   1583篇
  2000年   1260篇
  1999年   880篇
  1998年   525篇
  1997年   523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电极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建立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人工耳蜗植入电极方法,并比较X线摄片方法与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方法的耳蜗内电极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全部作术后X线摄片检查。其中9例用经眼眶前后位摄片,9例采用侧斜位60。摄片。3例患者施行术后螺旋CT扫描及内耳三维重建方法。结果 2种投射头位的X线摄片均可显示电极形态及单个电极对,可间接判断电极在耳蜗内的植入深度。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图可直观地显示耳蜗形态、电极形态及其在耳蜗内植入的深度,可清晰识别单个电极对。结论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方法可直观观察植入电极的形态及位置,可准确判断电极在耳蜗内植入的深度,有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2.
成人女性嗓音障碍的客观多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嗓音客观多参数分析与主观听感知评估的相关性,建立嗓音客观多参数评估模型,实现嗓音评估的客观化和数据化。方法:声音样本采自83例嗓音障碍患者和40例嗓音正常者,全部受试者均为女性。客观检测采用Dr.Speech Science for Windows嗓音评估软件,在长元音/α:/上测试下列参数:基频、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基频标准差、基频震颤、振幅震颤、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谐噪比(HNR)、信噪比和最大发声时间(MPT)。主观听感知评估参数采用日本言语音声学会声音嘶哑评估GRBAS系统中的总嘶哑度,4级评估标准。结果: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5个参数(MPT、jitter、NNE、HNR和shimmer)的嗓音客观评估模型。客观评估结果与主观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达到79.8%。结论:嗓音的客观评估是多参数的;嗓音的客观多参数评估模型与主观听感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03.
目的 为对蟑螂细小病毒杀虫剂 (简称ssDNA)进行毒理学评价。方法 进行大鼠急性经口LD50 、经皮LD50 、5周致病性试验 ,豚鼠皮肤致敏、小鼠骨髓微核以及兔眼刺激试验。结果 ssDNA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 大于 5 0 0 0mg/kg ,经皮LD50 大于40 0 0mg/kg ,均属低毒。经 5周致病性观察 ,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 ,但无明显特异性和剂量 -反应关系 ,无明显致病性依据。 3 0h给药法经腹腔注射的小鼠骨髓微核为阴性。对豚鼠致敏率为 0。对兔眼无刺激性。结论 ssDNA不失为无毒性、无致病性、无诱变性、无致敏反应的安全天然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904.
某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和疾病谱特征 ,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 1 75 2名教职工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校教职工平均患病率为 88.30 % ,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高脂血症患病率最高 ,占 4 5 .89%。结论 加强高校保健服务 ,开展针对教职工的健康教育 ,是今后高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05.
目的 探讨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疗效。方法 对23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经各种检查确诊无误时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年,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11例(47.82),改善10例(39.13)。失败3例(13.04%)。结论 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上斜肌麻痹术式简单。并且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906.
转内皮抑制素基因治疗大鼠角膜新生血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转染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基因对酸烧伤引起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方法: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DNA测序及用NCBIBLAST软件与基因库序列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扩增,用质粒纯化试剂盒抽提纯化;用750g/L硝酸银和250g/L硝酸钾混合烧灼液制作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用结膜下注射脂质体包裹的质粒pBlast- hEndostatin来进行体内基因治疗。结果:实验证实质粒pBlast-hEndostatin含有人endostatin基因。结膜下注射脂质体包裹的质粒Tel押029-82245172Email押IJO.2000@163.compBlast-hEndostatin对酸烧伤引起的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术后6,10,15d对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的抑制率分别为37%,40%,43%;对角膜新生血管密度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40%。对角膜新生血管长度和角膜炎症细胞没有明显抑制作用。角膜新生血管面积与角膜水肿、角膜混浊呈正相关。结论:用结膜下注射脂质体包裹的内皮抑制素基因可以部分抑制酸烧伤引起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其作用机制是转基因产生的内皮抑制素蛋白直接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而不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07.
临床瞳孔检查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瞳孔每时每刻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因此瞳孔的检查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随着对屈光手术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特别是暗适应下瞳孔的大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决定着术后质量的好坏,因此暗适应下瞳孔的精确测量变得尤为重要。现对近年来涌现的瞳孔检查新技术作一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90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手术并发症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应用LASEK治疗等效球镜为-7.25~14.50D的高度近视眼53例(106眼),对术中和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进行相关原因分析。结果:LASEK术中并发症主要有上皮瓣剥离困难、破碎、游离、皱褶、局限性缺损等,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屈光度回退、眩光、上皮瓣溶解等。结论:严格掌握LASEK的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正确处理角膜上皮瓣的各种并发症是保证LASEK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9.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外直肌斜向后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外直肌斜向后徙的效果。方法 研究组 2 2例 ,对照组 8例 ,看近斜视角大于看远斜视角至少 15PD ,研究组 2 2例行外直肌斜向后徙术 ,对照组 8例行标准的外直肌后徙术。结果 研究组 18/2 2术后看近外斜度≤ 10PD ,2 2 /2 2术后看远外斜度≤ 10PD ,看近看远外斜角平均差值由术前 2 5± 8 11PD减少到术后 5 2 3± 4 0 3PD。对照组仅 3 /8术后看近外斜度≤10PD ,6/8术后看远外斜度≤ 10PD。结论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外直肌斜向后徙术效果优于标准的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910.
目的观察以Annexin V/PI法检测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 AA)大鼠滑膜、胸腺及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新风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喋呤(MTX)对照组、雷公藤多苷(triperygium wilfordii polycoride tablet, TPT)对照组和新风胶囊(xinfeng cepsule, XFC)治疗组.记录各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及体重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CM)以Annexin V/PI法测定各组大鼠滑膜、胸腺及胃黏膜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XFC、TPT及MTX组治疗后大鼠的关节炎指数显著降低(P<0.05~0.01),XFC组治疗后AA大鼠体重增加(P<0.05),而TPT及MTX组体重无变化(P>0.05);模型组滑膜及胸腺细胞凋亡率低于胃黏膜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XFC组滑膜及胸腺细胞凋亡率高于胃黏膜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TPT及MTX组(P<0.05~0.01).结论XFC与MTX、TPT一样能降低AA大鼠关节炎指数,在增加AA大鼠体重、促进滑膜、胸腺细胞凋亡及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方面优于MTX和TPT.新风胶囊的作用机制是促进滑膜细胞凋亡,抑制滑膜增生;促进胸腺细胞凋亡,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