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2篇
  免费   1671篇
  国内免费   1375篇
耳鼻咽喉   182篇
儿科学   145篇
妇产科学   249篇
基础医学   2271篇
口腔科学   213篇
临床医学   2264篇
内科学   3307篇
皮肤病学   188篇
神经病学   923篇
特种医学   7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029篇
综合类   316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042篇
眼科学   559篇
药学   2028篇
  16篇
中国医学   962篇
肿瘤学   177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631篇
  2021年   948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650篇
  2018年   728篇
  2017年   577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861篇
  2014年   1057篇
  2013年   864篇
  2012年   1373篇
  2011年   1510篇
  2010年   861篇
  2009年   719篇
  2008年   1043篇
  2007年   1002篇
  2006年   971篇
  2005年   954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591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298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人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第13外显子编码钙结合域突变体。方法:实验于2005-03/06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血标本提取人基因组DNA,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将突变位点设计在引物内,突变位点包含限制性内切酶BseNI酶切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定点突变技术,应用高保真TaqDNA聚合酶,通过三轮聚合酶链扩增反应对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的第13外显子进行扩增,将第13外显子碱基8831A置换为G,对最终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获得人血小板反应素1第13外显子编码钙结合域突变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除引入突变点产生预期A8831→G突变外,其余碱基序列无改变。结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体外定点突变技术,成功构建人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第13外显子编码钙结合域突变体,为研究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该位点突变导致血小板反应素1蛋白的结构、功能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的可靠性.并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VITEK—AMS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纸片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敏结果有差异,对其余抗生素无显著性差异;VITEK—AMS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的药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对其余抗生素无显著性差异;嗜麦芽窄食单胞苗除对左旋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唑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余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菌较高。结论:纸片法不宜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检测;VITEK—AMS不宜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抱他啶、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检测;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可做为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93.
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以及和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 方法 于孕中晚期超声测量胎儿侧脑室体部宽度〉10mm且〈15mm时为轻度侧脑室增宽,对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进行系统的超声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MRI检查、随访观察等,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共发现并随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14例,其中合并右心功能异常6例,染色体异常(21三体)1例,合并其它颅内结构异常2例(分别为Dandy—Walker综合征和蛛网膜囊肿),合并双手畸形1例,巨大儿2例生后发育正常,产前诊断为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3例(2例生后正常,1例生后脑瘫死亡)。 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不仅能够敏感地检出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而且能够发现多种颅内外合并畸形,帮助确定恰当的诊疗措施和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994.
科技论文中作者挂名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科技论文中作者挂名现象的分析,指出了作者挂名现象既有作者自身的原因又有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提出了由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共同把好科技论文作者署名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熊果酸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颖  朱萱 《江西医药》2008,43(5):414-418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不同剂量的熊果酸10mg(kg/d)、20mg(kg/d)、40mg(kg/d)作用于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肝纤维化大鼠,在药物治疗4周后观察熊果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观察熊果酸对氧化指标SOD、MDA的影响;病理学方法观察熊果酸治疗后组织形态学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熊果酸对MMP-1mRNA、TIMP-1mRNA表达变化。结果熊果酸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并呈剂量依赖性;不同剂量熊果酸作用4周后能显著增加SOD表达,降低MDA表达;在病理学形态方面,熊果酸治疗组使肝组织结构不同程度改善;不同剂量熊果酸作用4周后RT-PCR方法检测治疗组MMP-1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TIMP-1mRNA表达较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熊果酸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并呈剂量依赖性;熊果酸能显著增加SOD表达,降低MDA表达;熊果酸可上调MMP-1mRNA的表达,下调TIMP-1mRNA的表达;熊果酸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氧化应激过程,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减少ECM的沉积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6.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通过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本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消毒剂基因及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为避免多药耐药MRSA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45株MRSA中耐消毒剂基因(qacA)、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mecA)、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A/B/C)。结果45株MRSA中,qacA、mecAt、etMe、rm基因PCR扩增均阳性,阳性率为40%(18/45)、100%(45/45)、58%(26/45)、73%(33/45)。结论本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MRSA中qacA、mecAt、etM和erm基因携带率均很高,应引起医院感染监控部门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避免多重耐药MRSA的进一步流行。  相似文献   
998.
栀子双仁散涌泉穴外敷治疗高血压病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彦  时璐  戴玲玲 《陕西中医》2009,30(2):202-203
目的:观察栀子双仁散涌泉穴外敷对高血压的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西医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栀子双仁散(栀子、桃仁、杏仁)涌泉穴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可以显著地降低血压。结论:栀子双仁散涌泉穴外敷对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对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大肠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入院后经腹部B超、X线片、CT及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行手术治疗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的占29%。结合上述资料对老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预后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复方丹参注射液过敏性不良反应84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性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检索1994-2008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对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性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性不良反应病例84例,男性43例,女性41例,其中死亡3例;过敏性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给药30min以内;病例中共54例年龄在50岁以上,占全部病例的64%。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导致过敏性不良反应,多发生于50岁以上患者中,严重时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