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60篇
  免费   2727篇
  国内免费   1406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427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1393篇
口腔科学   357篇
临床医学   2854篇
内科学   2184篇
皮肤病学   202篇
神经病学   565篇
特种医学   896篇
外科学   1946篇
综合类   7257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974篇
眼科学   233篇
药学   2766篇
  42篇
中国医学   2807篇
肿瘤学   1207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812篇
  2021年   1009篇
  2020年   907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531篇
  2017年   691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989篇
  2014年   1366篇
  2013年   1615篇
  2012年   2407篇
  2011年   2425篇
  2010年   2174篇
  2009年   1984篇
  2008年   1959篇
  2007年   1928篇
  2006年   1704篇
  2005年   1260篇
  2004年   881篇
  2003年   704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经导管同期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同期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4例患者 ,年龄为 12~ 2 6岁。术前超声检查提示VSD合并ASD。VSD均为膜周部缺损 ,缺损直径 3~ 6mm ,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 2~ 6mm。ASD均为继发孔型 ,缺损直径 5~ 8mm。4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 ,确定VSD适合封堵后 ,先行VSD封堵 ,最后行ASD封堵。结果  4例患者均经导管一次封堵治疗成功。左心室造影显示VSD呈囊袋型 3例 ,囊袋直径分别为 4、5和 10mm ,封堵器的直径分别为 4、8和 12mm。 1例缺损为管状 ,直径 3.5mm ,用 4mm的封堵器治疗成功。4例患者ASD伸展径为 6~ 10mm ,封堵器直径为 6~ 12mm。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介入同期封堵治疗膜周部VSD合并ASD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及其不同输注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采用胰管逆行注射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SAP组随机分为持续、间隙和未行肠内营养3个亚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同样分为3个亚组(每组8只)。各组于48 h后启动肠内营养,72 h后再次麻醉大鼠,收集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指标包括肠道转运系数、血淀粉酶、器官细菌移位率、血清细胞因子TNF-α、胰腺病理评分及血浆D-乳酸等。结果:①、SAP后48h进行肠内营养并未加重胰腺炎;肠内营养组与未行肠内营养组在血淀粉酶、胰腺病理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率,两组间在肠道转运系数、脏器细菌移位率及血清TNF-α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AP行肠内营养的两种方式间,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SAP大鼠在早期行肠内营养是可行的,其可保持肠道生理的完整性、减少了脏器细菌移位率,但未改善预后;持续和间隙二种肠内营养输注方式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 1)及其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 - 1β在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和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 ,检测脊髓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ICAM - 1mRNA和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mRNA表达量。 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缺血组不引起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量的增加 (P >0 .0 5 ) ,而再灌注后缺血区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多形核白细胞 (PMN)浸润先后发生了改变。缺血 30min后再灌注 2h ,IL - 1βmRNA的表达量为 (1.0 76± 0 .330 )V ,约为正常对照组的 2倍 (P <0 .0 1) ;再灌注 6h达到高峰 ,并持续至 12h。I CAM - 1mRNA表达量于再灌注 4h为 (0 .94± 0 .12 )V (P <0 .0 1) ;再灌注 12h ,其单位微血管面积内ICAM - 1蛋白荧光强度约比单纯缺血组增加了 3倍 (P <0 .0 0 1)。 结论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 ,ICAM - 1及其调节因子IL - 1β在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血栓前体蛋白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监测中的意义,及制定术后抗凝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比较抗凝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TPP,并比较抗凝组中有、无房颤的病人华法林用量、INR和TPP,对抗凝组病人TPP和INR的关系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各组的INR和血浆TPP浓度。结果:抗凝组与对照组相比,TPP低、INR高。抗凝组有房颤者的血浆TPP浓度高于窦性心律者。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PP和INR无明显相关性。出血病人的血浆TPP浓度明显低于正常高限(6μg/ml)。结论:TPP是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理想的辅助监测指标。术后有房颤心律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性增加。抗凝治疗应同时检测INR和TPP。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L158,809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西拉普利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成因子(TGF—β1)表达和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在不同葡萄糖浓度(5.6mmol/L和30mmol/L)和药物浓度(1、10、100和500μmol/L)下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于24、48和72h后测定细胞增殖。然后将系膜细胞分为低糖(5.6mmol/L)对照组(LG)、高糖(30mmol/L)对照组(HG)、L158,809(10μmol/L)组和西拉普利(10μmmol/L)组,48h后,分别用RT-PCR法测定TGF-β1表达,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胶原浓度。结果: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对照组系膜细胞过度增殖,细胞上清液中TGF-βl、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胶原浓度明显升高,TGF-βlmRNA表达也显升高;而L158,809组和西拉普利组TGF-β1和细胞外基质(ECM)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高糖对照组,且TGF-β1mRNA水平亦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高糖可刺激体外培养系膜细胞过度增殖,TGF-β1表达增高,ECM蛋白分泌明显增加,而L158,809和西拉普利均可抑制高糖环境下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76.
烧伤血清刺激对大鼠肠上皮细胞结构和粘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观察烧伤血清对体外肠上皮细胞 (IEC)骨架和细胞生物力学 (粘弹性 )的影响。 方法 培养大鼠肠上皮细胞株IEC 6 ,用烧伤血清刺激后 ,通过细胞骨架免疫组化、细胞ELISA法定量分析以及粘弹性测定技术 ,动态观察IEC致伤前后的变化。 结果 IEC在烧伤血清作用早期 ,骨架蛋白的表达即明显降低 ,微丝、微管蛋白阳性信号减弱 ,细胞粘弹性下降。 结论 细胞骨架的损伤可引起细胞脆性增加、粘弹性下降 ,导致细胞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这种变化 ,可能直接参与烧伤后肠上皮细胞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乌鲁木齐市家蝇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家蝇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防制对策。方法 常规微量点滴法。结果 对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在24.00-253.67;对敌敌畏的抗性系数在11.44-53.24;对二氯苯醚菊酯抗性系数在9.29-36.10,对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在2.32-9.62。结论:8年来家蝇对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在不断上升,仍保持较高水平,但迅速上升的趋势开始减缓。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良性肿瘤和10例恶性肿瘤均能完整切除,只有3例恶性肿瘤行非完整性切除,其中1例两周内复发于术后28d死亡。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IVP、BUS、CT和MR检查对手术前的准备和受累器官的正确估计非常重要,对复发性肿瘤再次或多次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甚至治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 (RSG)联合胰岛素 (INS)治疗单用INS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 2型糖尿病 (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8例单用INS疗效不佳的老年 2型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 4例 :对照组继续使用合适剂量的胰岛素治疗 ;治疗组在原剂量胰岛素的基础上加服RSG 4mg/d共 2 0周。观察治疗后 4周及 2 0周患者的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P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每日INS用量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 4周后FBG、PBG下降 (P均 <0 0 5 ) ,治疗 2 0周后以上指标下降更显著 ,并使HbA1C、UAER、舒张压、TG及平均每日INS用量下降 ,差异具显著性 (P均 <0 0 5 ) ;对照组治疗后血糖及HbA1c也有一定下降 ,但INS需要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RSG确实能有效改善老年 2型DM患者的血糖控制 ,治疗安全有效。该药还能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一些异常 ,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女性飞行学员高空飞行生理生化耐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高空缺氧耐力训练前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中国女飞行员驾驶战斗机的可行性,在地面模拟高空缺氧及高空飞行训练前后行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血尿酸(BUA)、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b)、乳酸(BLA)、肌酐(Cr)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并与男飞行学员的测定结果比较.发现男女飞行学员的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Cr、CK、BUA和AST均无显著性差异;女飞行学员在高空耐缺氧Hb代偿反应高于男飞行学员(P<0.05),而BLA水平低于男飞行学员(P<0.05).认为中国女飞行学员在生理生化耐受能力上能胜任飞战斗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