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60篇
  免费   2727篇
  国内免费   1406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427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1393篇
口腔科学   357篇
临床医学   2854篇
内科学   2184篇
皮肤病学   202篇
神经病学   565篇
特种医学   896篇
外科学   1946篇
综合类   7257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974篇
眼科学   233篇
药学   2766篇
  42篇
中国医学   2807篇
肿瘤学   1207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812篇
  2021年   1009篇
  2020年   907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531篇
  2017年   691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989篇
  2014年   1366篇
  2013年   1615篇
  2012年   2407篇
  2011年   2425篇
  2010年   2174篇
  2009年   1984篇
  2008年   1959篇
  2007年   1928篇
  2006年   1704篇
  2005年   1260篇
  2004年   881篇
  2003年   704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317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角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用于四角融合的内固定器械和方法.方法根据国人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的测量数据及解剖特点,采用镍钛记忆合金制作腕骨四角融合器(NiTi shape memory alloyfour-corner arthrodesis concentrator,NT-FCAC);取32侧成人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标本,分别采用NT-FCAC和克氏针固定,体外模拟四角融合术,用858型双轴液压材料测试系统(858-MTS)测试其固定强度;2件NT-FCAC施加20~200N循环拉伸载荷(1Hz),观察NT-FCAC的形变情况;分析试验结果,评价NT-FCAC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NT-FCAC固定臂产生的回复力可将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聚合于一体,体部可遮挡植入上述4处腕骨间关节间隙的松质骨,防止其滑脱;NT-FCAC组固定强度大于克氏针组(P<0.05);2件NT-FCAC发生形变达到6%时,施加的载荷次数分别为4 239次和4068次.结论NT-FCAC的设计符合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的解剖特点,其固定强度可满足四角融合术后不需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生物力学要求,疲劳强度可满足四角融合术后达骨性愈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62.
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近年来其非造血生物作用逐渐引起关注,EPO具有组织保护作用,这一作用涉及多种不同组织和细胞,心肌保护一直是心血管病研究领域重要、关键的课题。EPO对心肌保护的作用近两年已渐有报道,这无疑为临床心肌保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现就EPO心肌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目前脑卒中后的康复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康复治疗可以影响皮质重组,并对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功能性神经影像学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分析良、恶性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间的差异及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采用屏气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扩散加权成像(SE-EPI-DWI)技术,分别选取3个不同b值检查4|D例47个肾上腺肿瘤,其中恶性肿瘤18个,良性肿瘤29个;观察DWI表现,比较ADC值差异,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选取肾上腺肿瘤DWI最佳成像b值和ADC值诊断阈值;对其中27个手术切除的肿瘤,在光镜下计数肿瘤细胞密度,并分析其与ADC值相关性。结果b值的大小影响DWI上肿瘤显示及其信号强度;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均可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并与肿瘤的类型及囊变、坏死程度有关,其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ROC曲线分析,肾上腺肿瘤DWI最佳成像b值为800s/mm^2,以ADC≥1.21×10^-3mm^2/s为阚值,诊断肾上腺良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72%。肾上腺肿瘤ADC值与其细胞密度负相关,以b值取800s/mm^2时相关性最强(r=-0.723,P〈0.01)。结论DWI对肾上腺肿瘤性质鉴别具有价值,是对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测量肿瘤ADC值有可能为在体鉴别肾上腺肿瘤性质和病理分级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65.
竹叶柴胡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开发利用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天然资源,阐明其有效成分,对竹叶柴胡根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运用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分离并鉴定化合物。结果:分离并鉴定13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 )-anomalin(Ⅰ),白花前胡丙素(( )-praeruptorin A)(Ⅱ),(4),( )3’-angeloyloxy-4’-keto-3’,4’-dihydroseselin(Ⅲ),木糖醇(xyhtol)(Ⅳ),柴胡色原酮A(saikoehromone A)(Ⅴ),6”-O-乙酰基柴胡皂苷d(6”-O-acetylsaikosaponin d)(Ⅵ),柴胡皂苷b4(saikosaponin b4)(Ⅶ),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a)(Ⅷ),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Ⅸ),柴胡皂苷b2(saikosaponin b2)(Ⅹ),柴胡皂苷c(saikosaponin c)(Ⅺ),此外还有β-谷甾醇,β-胡萝卜甙。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Ⅴ,Ⅵ,Ⅷ,Ⅹ均为首次从竹叶柴胡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Ⅱ和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6.
D2-43病毒E蛋白在酵母细胞表面的展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登革2型病毒43株(D2—43)的E基因,探索利用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建立DNA改组筛选平台的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扩增获得D2-43的E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至T载体后,再克隆至酵母表面展示载体pYDI,于酿酒酵母EBY100中利用半乳糖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FACS进行检测。结果:酵母表面展示产物可与D2-43的腹水抗体特异性地结合;在半乳糖诱导后24h,展示E蛋白的酵母细胞百分数达22.07%。结论:本研究为建立基于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DNA改组筛选平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颅内动脉瘤是动脉壁发生先天性或后天性病理变化导致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局限性扩张.其病程隐匿,发病突然,致残、致死率极高,首次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即有8%~32%的患者死亡,1年内致残、致死率在60%以上,2年内在85%以上 [1].  相似文献   
68.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Tile B和Tilec型)的治疗和疗效。方法 比较78例骨盆骨折患者使用和非使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手术疗效。结果 在38例骨盆骨折患者未使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中,失血性休克的纠正率为76%,死亡率10.6%,平均ISS评分11.6。而在使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40例患者中,失血性休克的纠正率为90%,死亡率为2.5%,平均ISS评分9.87结论 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简单,疗效可靠,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9.
软组织激光全息扫描鼻眶窝的三维数字图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三维扫描仪在非接触条件下采集面部软组织精确数据的方法 ,为临床整形提供标准的鼻眶窝三维测量数据。方法 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Geomagic软件 ,采集 12例标准汉族人的颜面轮廓 ,并对鼻眶窝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和逆向工程软件可以再现出面部形态有意义的任一角度的三维图像 ,且精确度达到 0 0 1mm ,实验初步确定了鼻眶窝最低点的三维定位 ,描述了鼻眶窝的三维形态特征。结论 此方法可以全面反映鼻眶窝与周围结构形态学上的相互关系 ,三维激光扫描是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和术后效果评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0.
五类残疾儿童现患调查与康复需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儿童残疾的发生率,致残原因及康复需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5000名0-6岁儿童进行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及精神5方面的调查,统一培训调查人员,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五类残疾儿童共59人,单残43人,混合残16人,残疾发生率为1.18%。残疾顺位为智力63.16%,肢体18.42%,听力7.89%,精神6.58%,视力3.95%。致残原因孕期和产时因素50.8%,原因不明28.8%,遗传及先天性疾病因素8.2%,小婴儿时生病12%,偶有意外伤害。59名残疾儿童仅有21例采取不同程度康复措施。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实行监控和早期干预,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是减少和预防残疾儿童的发生率,降低残疾程度提高人口素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