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44篇
  免费   6158篇
  国内免费   4225篇
耳鼻咽喉   705篇
儿科学   1046篇
妇产科学   536篇
基础医学   5483篇
口腔科学   926篇
临床医学   8618篇
内科学   7510篇
皮肤病学   702篇
神经病学   2452篇
特种医学   24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5719篇
综合类   17174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143篇
眼科学   1460篇
药学   8085篇
  95篇
中国医学   5285篇
肿瘤学   4068篇
  2024年   216篇
  2023年   688篇
  2022年   1883篇
  2021年   2575篇
  2020年   2230篇
  2019年   1552篇
  2018年   1598篇
  2017年   1979篇
  2016年   1616篇
  2015年   2831篇
  2014年   3846篇
  2013年   4235篇
  2012年   6185篇
  2011年   6655篇
  2010年   5467篇
  2009年   4747篇
  2008年   5249篇
  2007年   4887篇
  2006年   4593篇
  2005年   3618篇
  2004年   2727篇
  2003年   2408篇
  2002年   1976篇
  2001年   1544篇
  2000年   1151篇
  1999年   731篇
  1998年   419篇
  1997年   403篇
  1996年   314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4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医用创面封闭胶在减少肝切除术后肝断面渗血中的价值。方法  2 0 0 2年 5~ 11月采用信封法将 60例接受肝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医用胶组 (A组 ,n =3 0 )和对照组 (B组 ,n =3 0 )。A组在肝断面彻底止血后滴注医用创面封闭胶 ,B组则不用。测定术后第 1、2、3d腹腔引流液中红细胞 (RBC)数和血红蛋白 (Hb)量。结果 A、B两组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的RBC数和Hb量均以第 1d为高峰 ,显著高于第 2、3d(P <0 0 5) ,其中A组术后第 1d腹腔引流液中RBC数及Hb量均显著低于B组 (P <0 0 5) ,只相当于B组第 2d的水平。A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7)。结论 医用创面封闭胶可有效抑制肝切除术后早期的肝断面渗血 ,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2 7例心衰病人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5 5例 ,给予传统治疗心衰药物洋地黄、利尿剂及休息、低盐饮食、吸氧等治疗 ;治疗组 72例 ,在对照组病人用药的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 40ml ,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2组均连续用药 15天。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 91 7%,对照组 6 7 3%,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 2组自身对照 ,治疗后好转程度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CHF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3.
原发性胆囊癌CD44v6和bcl-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和bcl 2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转移状况的关系 ,以及CD44v6表达与bcl 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0例原发性胆囊癌、2 0例胆囊腺瘤和 1 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D44v6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bcl 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 .0 %和 60 .0 % ,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 (分别为 45 .0 %和 30 .0 % ,P<0 .0 5) ,并随着胆囊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减低、病理分级的增高和转移而明显增高 (P<0 .0 5)。同时 ,CD44v6的表达与bcl 2表达呈正相关 (r =0 .36 ,P<0 .0 5)。结论 CD44v6和bcl 2均是胆囊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胆囊癌CD44v6表达与bcl 2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不同血液净化疗法对尿毒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CHD)、维持血液透析加间断性血液滤过(HF)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β2微蛋白(β2-M)的清除作用.方法 53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 CHD组25例、CHD加间断性HF组13例、CAPD组15例,观察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β2-M水平的变化.结果 CHD组透析后β2-M水平较透前增加(161.40±72.11 ) %;CAPD组透析后β2-M水平较透前下降 (32.30±12.78) %,CHD加间断性HF组滤过后β2-M水平较滤过前下降(49.98±17.53)%,CHD加间断性HF组和CAPD组间与CHD组比较,血清β2-M下降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APD、HF对β2-M的清除明显优于CHD.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内毒素休克脑损伤时脑一氧化氮合成酶(NO6)三种亚型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DEX)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在新生大鼠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逆转录PCR及PCR技术,对脑组织中三型NOS mRNA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新生大鼠脑iNOS及eNOS mRNA无明显表达,nNOS mRNA、caspase—3 mRNA有一定程度表达。内毒素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后2h,三种亚型NOS mRNA开始表达,于LPS6h达高峰,并持续至24h。caspase—3 mRNA于LPS腹腔注射后2h后表达逐渐增加,24h达高峰。DEX可抑制nNOS、iNOS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且以用药后2h最为明显,并持续至用药后24h。结论:内毒素休克脑损伤时,各型NOS均有表达,NO的产生是内毒素休克脑损伤时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DEX通过抑制NOS、caspase—3 mRNA的表达部分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二氢埃托啡对吗啡依赖大鼠和猴的实验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二氢埃托啡(DHE)能明显缓解吗啡依赖大鼠和猴用纳洛酮(Nal)催促或停用吗啡后出现的戒断症状,DHE对吗啡依赖猴替代治疗的疗效与美沙酮(Met)相当,经9d替代治疗,Met替代组动物Nal催促后仍出现一定的戒断症状,而DHE替代组动物未见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07.
化蝶 《东方养生》2006,(6):40-43
随着海岩一系列新戏的热播,海岩的名字又一次成为热点话题,诸如女琼瑶之类的形容词已经不新鲜了,人们关注的是:为什么海岩的名字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品牌,他的每部戏都有可能热播?海岩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文学+影视+畅销的必然模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软骨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1(IL-1)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揭示其抗损伤作用机制,为关节软骨损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培养人胚胎关节软骨细胞,采用四氮甲基唑蓝(MTT)法测定不同含量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利用光镜、电镜、DNA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测定作为凋亡检测指标。结果:IGF-Ⅰ呈剂量依赖式促软骨细胞增殖,当IGF-Ⅰ含量达50μg/L时,促软骨细胞增殖作用达最大值。IL-1组光镜、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示特征性的DNA梯状条带,IGF-Ⅰ处理组未见明显凋亡征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IGF-Ⅰ处理后软骨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结论:IGF-Ⅰ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对IL-1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口腔黏膜炎(OM)是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具有潜在危险性,且缺乏有效防治手段,不仅给病人带来疼痛,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也是致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观察2004年6月-2005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74例次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所致的溃疡性OM的临床表现,比较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和常规漱口液、软膏治疗对OM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常温及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温组及低温组各20例,分别于术晨、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7、14 d抽取患者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TNF、IL-2、C3、C4值。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检查指标无显著差异。(1)两组术后1~4 d的IL-2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至术后7 d恢复正常。体外循环结束至术后4 d,低温组IL-2显著低于常温组。(2)体外循环结束时以及术后1、4、7 d,常温组TNF水平显著低于低温组。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 d均高于术前,常温组至术后7 d、低温组术后14 d恢复正常。(3)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7 d,常温组C3水平高于低温组,术后4 d两组无差别;常温组及低温组于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4 d均低于术前,至术后7 d常温组恢复正常,低温组至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4)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 d C4水平均低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 d,常温组C4水平高于低温组。结论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显著轻于低温组,因而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优于低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