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01篇
  免费   3928篇
  国内免费   2757篇
耳鼻咽喉   292篇
儿科学   460篇
妇产科学   219篇
基础医学   3160篇
口腔科学   741篇
临床医学   4371篇
内科学   4069篇
皮肤病学   400篇
神经病学   1358篇
特种医学   17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765篇
综合类   10975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014篇
眼科学   527篇
药学   4687篇
  49篇
中国医学   3162篇
肿瘤学   2374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994篇
  2021年   1343篇
  2020年   1317篇
  2019年   824篇
  2018年   879篇
  2017年   1103篇
  2016年   919篇
  2015年   1450篇
  2014年   1978篇
  2013年   2236篇
  2012年   3064篇
  2011年   3137篇
  2010年   2742篇
  2009年   2409篇
  2008年   2569篇
  2007年   2778篇
  2006年   2534篇
  2005年   1963篇
  2004年   2195篇
  2003年   2508篇
  2002年   2296篇
  2001年   1915篇
  2000年   1126篇
  1999年   470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室管膜瘤是一种原发于神经上皮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变累及脑和脊髓,多发于儿童。基因分型的新分类方法,为室管膜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室管膜瘤对辅助治疗的敏感性低是造成患儿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对近年来儿童室管膜瘤的分型、诊断、治疗策略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索珠海地区NRXN1NLGN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易感性的关系,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1-2016年就诊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的123例珠海地区的孤独症患儿和506例健康对照。采用口腔拭子采集口腔上皮细胞以提取DNA,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 platform分型技术对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位点基因型分布在孤独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LGN1基因上的rs9855544与NRXN1基因上的rs11885824存在基因与基因间的交互作用(预测准确率为0.480,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P=0.040)。结论 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孤独症易感性没有关联,但NLGN1基因上的rs9855544与NRXN1基因上的rs11885824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是孤独症易感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High-quality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reports are essential for conducting drug safety monitoring in pharmacovigilance. The study aim was to assess the current quality of ADR reports in western China, and to identify problems with ADR report qualit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A sample of 1139 reports received by the Shaanxi ADR Monitoring Center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was selected. ADR report quality was evaluated using an ADR report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Results: None of the reports were rated as excellent and 1.40% (n = 16) as good. Report quality was better for new and serious reports than for general reports. Medical institutions generated higher quality reports than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Nurses generated higher quality reports than doctors, pharmacist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Reporters of different occupation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the indicators Reporting time limit, Intervention ADR time, ADR termination time, ADR intervention measures, Original disease, and Cause of medication (P = 0.000).

Conclusions: The ADR data quality was poor in western China, and of lower quality than reported data from previous research in other regions. Improvements in the qua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ADR reports are urgently need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布南色林原料药中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和甲磺酸异丙酯3种遗传毒性杂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以甲磺酸丁酯为内标,按内标标准曲线法进行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和甲磺酸异丙酯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初始柱温为40℃,维持3 min,升温速率为30℃·min-1,终止温度15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为110℃;载气(He)流速为0.6 mL·min-1;进样量为1 mL;进样方式为分流进样,分流比为20:1。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离子源(EI),扫描方式为选择性离子检测;离子源温度为200℃;接口温度为150℃;电子能量为70 eV;溶剂延迟1 min。结果:3种杂质成分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2.0;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甲磺酸异丙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0.025~3.0 μg·mL-1r ≥ 0.998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3.40%~101.40%(RSD为3.2%,n=9)、92.80%~99.70%(RSD为2.5%,n=9)和96.30%~100.75%(RSD为1.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迅速,可用于布南色林原料药中3种遗传毒性杂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消化内科进行临床见习的护生48人(全部为女生),按照实习先后顺序,前24人作为试验组,给予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后2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讨论两组护生在理论和操作成绩和对带教满意度方面有无差异.两组学生在试验开始之前的成绩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试验组在理论、操作、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带教中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前化疗仍为晚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手段,而多数患者诊断时已接近晚期。近年新兴的免疫治疗手段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programmed death l)抗体,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避自身免疫机制,重新激活自身免疫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从而达到肿瘤的治疗作用。针对晚期胃癌的PD-1抗体治疗的临床研究已在国内外开展,大部分均有较好效果。本文对近年免疫治疗中的PD-1抗体在晚期胃癌的重要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肺肿瘤射频热消融(RFA)治疗效果的观察,评价其技术特点、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30例肺肿瘤患者共46个肿瘤接受了RFA治疗(其中肺部原发性肿瘤20例,转移瘤10例),在CT引导下将消融电极刺入到距肿瘤边缘组织1cm处,根据病灶大小,将子针打开至合适直径,达到靶温度后,持续7~15min。对患者进行1~9个月的随访,通过胸部X线片和增强螺旋CT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46个肿瘤,共做消融灶123个,治疗区域坏死率为100%。(1)随访1个月30例,46个肿瘤瘤体完全消融41个,占89.13%;部分消融5个,占10.87%。(2)随访3~9个月26例,40个肿瘤病灶完全缓解(CR)33个,部分缓解(PR)4个,无变化(NC)2个,进展(PD)1个,总有效率达925%(37/40)。结论 RFA治疗肺部肿瘤疗效肯定、安全,是1种应用前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幼兔环状软骨前正中裂开,8月后测量环状软骨内径,计算其管腔面积。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兔环状软骨管腔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2)裂开处均由软组织连接,未形成过多瘢痕。结论: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及动物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