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3篇
  免费   745篇
  国内免费   322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396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648篇
内科学   569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2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92篇
综合类   1466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672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927篇
  13篇
中国医学   835篇
肿瘤学   27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30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葛根素注射液致急性溶血性贫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9岁,主因"左下腹痛2天,加重1天"入院.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与钙磷陶瓷(BGC)复合后形成骨组织的生物学机制,为形成组织工程化新生骨组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BMSC与BGC复合植入动物体内后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观察其成骨过程。结果 一定浓度的BMSC与BGC复合植入动物体内可产生成熟新生骨组织,其成骨过程与局部血运、材料孔隙、孔径有关。结论 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可以形成新生骨组织,为进一步研究组织工程化新生组织的体内移植手段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补肾方剂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和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实验分为假术组、去势组和去势加中药组。另选雌性小鼠,切除卵巢,检测阴道角化上皮细胞阳性率。结果:与假术组比较,去势组胫骨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明显下降(P<0.01),股骨头、股骨近端和远端骨密度(BMD)明显下降(P<0.05)。去势加中药组使 TBV%上升,股骨头、股骨颈和远端处 BMD 上升,与去势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去势小鼠加中药组阴道角化上皮细胞阳性率与去势组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方剂有延缓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作用,这一作用不是类雌激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三棱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袁涛  华会明  裴月湖 《中草药》2005,36(11):1607-1610
目的研究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结合化学反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棕榈酸酯(Ⅰ)、β-谷甾醇棕榈酸酯(Ⅱ)、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Ⅲ)、6,7,10-三羟基-8-十八烯酸(Ⅳ)、香草酸(Ⅴ)、对羟基苯甲醛(Ⅵ)、α-棕榈酸单甘油酯(Ⅶ)、5-羟甲基糠醛(Ⅷ)、β-谷甾醇(Ⅸ)。结论化合物~和~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综述黏膜上皮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评价、实验方法及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为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 黏膜上皮细胞培养模型可在体外有效地研究药物及制剂的摄取、代谢、排放、转运以及生物黏附等过程。结论 黏膜上皮细胞培养模型被广泛用于多种给药系统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颈胸交界区食管癌放射治疗中不同射野与楔形板应用的技术。方法:采用美国CMS公司XiO V4.1.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比较颈胸交界区食管癌在不同治疗计划中等剂量曲线、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及其他评价指标的优劣。结果:采用先前后对穿照射(适形野或马褂野)及后程两前斜野加楔形板治疗技术的剂量分布较仅应用两前斜野加楔形板治疗技术等剂量曲线分布均匀,肺受量减小。运用马褂野较用适形野的照射方式剂量分布更加均匀且满足锁骨上淋巴结区预防照射要求;楔形板常规应用技术(仅厚端相对避免内野高剂量)的靶区剂量分布较其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技术均匀性明显不足。结论:放射治疗技术和楔形板在颈胸交界区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应做到个体化,对锁骨上淋巴结区需预防照射的患者,应采用先前后对穿照射(适形野或马褂野)加后程两前斜野及楔形板治疗技术,对锁骨上淋巴结区不需预防照射的患者,则可以用前两斜野加楔形板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07.
结肠脂肪瘤临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脂肪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对12例结肠脂肪瘤的临床、手术、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钡剂灌肠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块影,密度低,表面黏膜无破坏。压迫或结肠收缩可见其形态改变。CT扫描为形态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影,CT值-80--120Hu,增强扫描无强化,合并肠套叠多见。结论结肠脂肪瘤为良性肿瘤,影像学上应注意与结肠腺瘤、平滑肌瘤及结肠癌鉴别。  相似文献   
10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iO2 on the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in human silicofic alveolar macrophages (AM).Methods Human alveolar macrophages were collected from a silicotic patient by bronchoalveolar lavage and exposed to silicon dioxide for 3h,6h,12h,18h,24h and 36h.The expression of the MMP-9 in the AM were detected with zymography and immunological method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TIMP-1 in the AM with immunological method.Results The expressions of MMP-9 in the AM increased clearly along with the time,reached peak at 24 h when detected with zymography (average optical density:3.061±0.153 vs 2.851±0.164,P<0.05);and reached peak at 18h when detected with immunological method (average optical density:0.386±0.037 vs 0.322±0.034,P<0.05).The expression of the TIMP-1 in the AM did not vary when detected with immunological method (P>0.05).Conclusion SiO2 may affect the expression of MMP-9 and MMP-9 activity in the cultured AM.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潜能开发训练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加入早教机构的会员30名作为训练组,每月进行生长发育个别指导,每周进行潜能开发训练和亲子游戏活动,训练一年以上;随机抽取同龄未接受过正规早教训练的来自相同社区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训练前后分别作DST智能发育测查.结果:训练组智力指数(MI)、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并为妇幼保健工作纳入新的内容,成为妇幼保健工作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0.
壬基酚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发育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4-壬基酚(4-NP)在体外条件下对大鼠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其胚胎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模型,将9.5d Wistar大鼠胚胎与含4-NP的大鼠即刻离心血清共培养48h(4-NP终浓度为0,6.25,12.5,25,50,100mg/L),观察4-NP对大鼠胚胎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的影响,并用光镜、电镜检测胚胎和卵黄囊的组织结构。结果 4-NP在25mg/L以上可诱发卵黄囊生长和血管分化不良、胚胎生长迟缓及器官形态分化异常,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心脏、腮弓发育异常及小肢芽、体位异常等畸形;100mg/L的4-NP对体外培养胚胎主要呈致死效应。光镜可见实验组胚胎多个器官组织出现病理改变,光镜和电镜下可见卵黄囊3层结构受损,以上结果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4-NP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具有-定的胚胎毒性。其胚胎毒性机制可能与4-NP对卵黄囊胎盘的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及其直接的细胞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