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60篇 |
免费 | 889篇 |
国内免费 | 4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3篇 |
儿科学 | 129篇 |
妇产科学 | 158篇 |
基础医学 | 866篇 |
口腔科学 | 171篇 |
临床医学 | 1049篇 |
内科学 | 1283篇 |
皮肤病学 | 61篇 |
神经病学 | 338篇 |
特种医学 | 20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768篇 |
综合类 | 1395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551篇 |
眼科学 | 157篇 |
药学 | 822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546篇 |
肿瘤学 | 7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192篇 |
2022年 | 456篇 |
2021年 | 528篇 |
2020年 | 404篇 |
2019年 | 344篇 |
2018年 | 295篇 |
2017年 | 328篇 |
2016年 | 270篇 |
2015年 | 428篇 |
2014年 | 508篇 |
2013年 | 423篇 |
2012年 | 603篇 |
2011年 | 586篇 |
2010年 | 380篇 |
2009年 | 315篇 |
2008年 | 375篇 |
2007年 | 381篇 |
2006年 | 353篇 |
2005年 | 370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207篇 |
2002年 | 211篇 |
2001年 | 171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56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0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预处理对肝细胞缺氧/复氧后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分为三组:缺氧/复氧组(Ⅰ组)、利多卡因预处理组(Ⅱ组)和正常对照组(Ⅲ组),每组10份。检测肝细胞缺氧/复氧培养后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浓度,肝细胞Bcl-2、Caspase-3蛋白表达、肝细胞凋亡率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Ⅰ、Ⅱ组细胞培养液中ALT、AST浓度、肝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率较Ⅲ组均升高(P<0.05),透射电镜示肝细胞损伤,可见凋亡细胞;Ⅱ组细胞复氧后培养液中ALT、AST浓度、肝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低于Ⅰ组(P<0.05),而肝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Ⅰ组升高(P<0.05),透射电镜观察也显示Ⅱ组肝细胞比Ⅰ组损伤轻微。结论利多卡因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缺氧/复氧后肝细胞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保护机制可能与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反义CD147分子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侵袭性的影响。方法构建含反义CD147分子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将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分为三组:(1)反义CD147组,运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as CD147-pc DNA3.1(-)转染QBC939细胞;(2)空质粒组,运用pc DNA3.1(-)空质粒转染QBC939细胞;(3)对照组,运用DMEM常规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各组QBC939细胞的生长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对三组QBC939细胞中的CD147、MMP-2、MMP-9、TIMP-2的m RNA表达水平及其对应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反义CD147分子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MTT法检测显示:三组QBC939细胞的生长曲线及对数生长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RT-PCR法检测显示:反义CD147组QBC939细胞中CD147和MMP-2分子的m RNA表达均低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P0.05),且空质粒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反义CD147组QBC939细胞中MMP-9和TIMP-2分子的m RNA表达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反义CD147组QBC939细胞中CD147和MMP-2分子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空质粒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反义CD147组QBC939细胞株中MMP-9和TIMP-2分子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反义CD147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的生长无影响;(2)反义CD147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MMP-9和TIMP-2的m RNA表达及对应蛋白表达无影响;(3)反义CD147降低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CD147和MMP-2的m RNA表达及对应蛋白表达,可能会降低胆管癌细胞株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83.
84.
85.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胸部肿瘤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胸部肿瘤Ⅰ病区16名护士设为观察组,Ⅱ病区16名护士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方法,观察组在传统交接班方法的基础上制作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应用其进行系统交班。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和接班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交班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专科护理交接班思维导图的制作具有针对性,将其用于胸部肿瘤科交接班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和接班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交接班质量。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技术对青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青年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乳腺疾病的MRI影像检查资料,包括恶性病变42个,良性病变27个。比较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各种征象,包括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计算病变的早期强化率,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探讨这些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青年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整,无毛刺,边界清晰,强化均匀,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Ⅰ型;恶性病变多呈不规则形结节或肿块,边缘不规则或呈星芒状,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匀,部分呈典型环形强化或填充型环形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Ⅲ型。早期强化率在青年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分布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动态增强技术能满意地显示青年乳腺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增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诊断青年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7.
Tsang LL Chen CL Huang TL Chen TY Wang CC Ou HY Lin LH Cheng YF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2008,40(8):2460-2462
Accurate pretransplant evaluation of a potential donor in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DLT) is essential in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liver failure and optimizing safe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for exclusion from donation of potential donors in adult LDLT. From September 2003 to June 2006, 266 potential donors were evaluated for 215 recipients: 220 potential donors for 176 adult recipients; 46 for 39 pediatric recipients. Imaging modalities including Doppler ultrasou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MR) angiography provided vascular evaluation and 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to evaluate biliary anatomy. Calculation of liver volume and assessment of steatosis were performed by enhanced and nonenhanced CT, respectively. In the adult group, only 83 (37.7%) potential donors were considered suitable for LDLT. Of the 137 unsuitable potential donors, 36 (26.2%) candidates were canceled because of recipient issues that included death of 15 recipients (10.9%), main portal vein thrombosis (8%), recipient condition beyond surgery (5%), and no indication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due to disease improvement (2%). The remaining 101 (73.8%) candidates who were excluded included steatosis (27.7%), an inadequate remnant volume (57.4%), small-for-size graft (8.9%), HLA-homozygous donor leading to one-way donor-recipient HLA match (3%), psychosocial problems (4%), as well as variations of hepatic artery (4%), portal vein (1%), and biliary system anatomy (5%). Anatomic considerations were not the main reason for exclusion of potential donors. An inadequate remnant liver volume (<30%) is the crucial point for the adult LDLT decision. 相似文献
88.
89.
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双管型喉罩通气的可行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 探讨双管型喉罩(PLMA)用于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通气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80例,年龄21-63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PLMA组和气管导管(TT)组,每组40例。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PLMA的到位情况。记录患者插管时、插管后3min、拔管时和拔管后3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间歇正压通气15min时和气腹15min时的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Vτ)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结果 两组的插管时间、间歇正压通气15min时和气腹15min时的Ppeak、VT、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插管后通气成功率均为95%,纤维支气管镜确认PLMA首次正确到位率为87.5%。PLMA组插管时、插管后3min、拔管时和拔管后3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TT组降低(P〈0.05或0.01)。拔管时TT组65%出现呛咳或挣扎反应,术后2、24h咽痛发生率分别为22.5%、25%,而PLMA组均无拔管反应和术后咽痛。结论 与气管导管相比,双管型喉罩操作简便,应激反应小,通气可靠,可避免术后咽喉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检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IL-21表达水平,探讨血清IL-21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患者对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
方法检测25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优化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线、12周、24周、36周、52周、64周、76周、88周和104周的血清并检测IL-21水平、HBV DNA定量、HBsAg、HBsAb、HBeAg、HBeAb和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分析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另选取15例HBV携带者、15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
结果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优化治疗基线血清IL-21水平与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2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00、0.003);核苷(酸)类似物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HBsAg、HBeAg、HBeAb均呈下降趋势,且HBV DNA水平及HBsAg浓度于治疗12周内下降速度最快,HBsAg浓度降低速度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慢。基线IL-21水平与优化治疗12~24周时的病毒量变化对数值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性(r =-0.55、P = 0.015),36周时IL-21水平与36~52周病毒量变化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性(r =-0.62、P = 0.001)。核苷(酸)类药物优化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IL-21浓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峰值浓度在36周,为66.41 pg/ml,显著高于基线IL-21浓度(P = 0.001),治疗至88周及104周时患者血清IL-21水平恢复到基线状态。
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IL-21浓度升高,优化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呈现一过性升高,峰值与HBV DNA的抑制及HBsAg、HBeAg等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