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4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299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86篇
口腔科学   119篇
临床医学   674篇
内科学   39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科学   569篇
综合类   1402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23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15篇
  5篇
中国医学   490篇
肿瘤学   23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糖网一号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及中药复方糖网一号对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链尿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M)、二甲双胍组(A)、糖网一号小剂量组(B)及糖网一号大剂量组(C)(n=12),并设正常对照组(CON).每日灌药1次,6个月后测血流变指标,取视网膜行视网膜血管铺片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糖网一号和二甲双胍组血流变检测,两药相比,前者优于后者,糖网一号大剂量疗效优于小剂量用药.糖尿病6个月时模型组大鼠的血液有高凝、高粘现象,并出现了影周细胞、周细胞减少、微血管瘤等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性改变.其余各组视网膜病变与模型组相比明显较轻,大剂量用药组接近正常.结论大鼠糖尿病早期眼底和视网膜微血管超微结构已有改变,中药糖网一号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2.
银杏酸凝胶剂的制备及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银杏酸凝胶剂,并对该制剂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银杏酸为主药,卡波普为基质制备凝胶剂,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银杏酸含量,并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测定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MIC分别为31.756mg·mL-1和0.992mg·mL-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3.
Neuromedin U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euromedinU作为一种脑肠多肽 ,其外周生物活性包括刺激平滑肌、增加血压、增加血流、改变小肠离子传输、控制局部血流、调节肾上腺皮质素等功能 ,已发现neuromedinU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减少食物摄取和体重。该文就neuromedinU及其受体的结构、组织分布和生理学功能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为了解海口地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的种类及其分布,为控制其扩散、预防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双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3年中从临床各类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的ESBLs,比较菌种、病房及标本间ESBLs阳性率差异. 结果产ESBLs的菌种已达28种,阳性率最高达60%,常见菌的阳性率均达约50%,且3年间的变化多数无统计学意义;ESBLs阳性菌分离率在病室间的差异不大,门诊患者相对住院患者较低,在标本间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结论 ESBLs阳性菌已在海口地区广泛存在,并已成为医院及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控制其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癌情隐瞒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生存不良的关系。方法: 收集865名NSCLC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地址、TNM分期和肿瘤知情情况,通过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分 析计算患者的生存率。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对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关于患者肿瘤知情或隐瞒的情况及 相关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在平均随访304(0~4 718) d后,肿瘤知情组的394名患者中有62例存活,而471名癌情隐瞒 组中只有26例存活。单因素分析发现癌情隐瞒组肿瘤相关生存率和全死因生存率均明显低于肿瘤知情组(P<0.001)。 Cox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癌情隐瞒组的肿瘤相关生存率(HR=1.534,95% CI:1.320~1.784,P<0.001)和全死因生存率 (HR=1.558,95% CI:1.346~1.803,P<0.001)显著低于肿瘤知情组。94.57%的患者家属选择癌情隐瞒的主要原因是“避 免心理崩溃”,他们认为肿瘤知情可能加速死亡。结论:癌情隐瞒是NSCLC患者生存不良的危险因素,我国传统文化 中的“讳疾”可能阻止患者获得真正的“生存权”。  相似文献   
86.
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是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研究BSI的临床分布及病原菌流行特征,可为经验性治疗提供用药参考。分析某院2016至2018年发生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原菌的耐药数据。827例BSI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6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00株,占69.5%,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18株,占25.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深部真菌45株,占5.2%。科室分布主要以消化内科、ICU、泌尿外科和儿科为主。儿童中0-1岁患儿BSI的发生率最高,成人中>60岁患者BSI的发生率达到了51.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53.6%和38.3%,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较低。未检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但MRSA检出率12.5%。因此,本院BSI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年龄和科室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应进行分层诊疗,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受体共同γ链(IL2RG)基因突变所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回顾分析1例IL2RG基因突变所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48天,生后早期多重感染,白细胞减少,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患儿IgG 2.93 g/L,IgA0.07 g/L,lgM 0.16 g/L,C3 0.67 g/L,C4 0.13 g/L;CD 3+CD 4+T淋巴细胞0. 03%、CD 3+CD 8+T淋巴细胞0. 1%、CD 3-/CD 16+CD 56+NK细胞2. 6%;CD 3-CD 19+B淋巴细胞96.76%。二代基因测序显示患儿IL2RG基因(HG19位置chrX:70328484)存在半合变异c.816_819delGATT(p.L273fs*20),为罕见移码突变。软件预测该突变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出现终止密码,为1类致病突变。患儿母亲为杂合状态,患儿父亲无此突变,患儿姨妈也有该杂合突变。结论发现1例由IL2RG基因[c.816-819delGATT (p.L273fs*20)]突变所致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儿。基因测序分析结合性别鉴定可在先证者家系中筛查携带者及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对炎症性肠病(IBD)幼鼠模型肠黏膜细胞凋亡的调控及促进黏膜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80只4~5周龄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BD模型组、短肽组和短肽+谷氨酰胺(Gln)组,每组20只。采用一次性结肠灌注三硝基苯磺酸建立IBD模型,造模3 d后,短肽组给予短肽制剂(100 mL/kg),短肽+Gln组给予短肽制剂(100 mL/kg)+Gln(0.5 g/kg),干预1周。实验结束后观察幼鼠的一般情况,并留取肠黏膜,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情况;RTPCR法检测肠黏膜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及凋亡信号转导因子(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结肠黏膜IGF-1表达水平。结果 IBD模型组一般情况均较其他组差,短肽+Gln组一般情况优于IBD模型组和短肽组。模型组bax 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短肽组和短肽+Gln组(P < 0.05);bcl-2、Caspase-3、Caspase-9 mRNA水平在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短肽组IGF-1水平明显高于短肽+Gln组、空白对照组及IBD模型组(P < 0.05)。结论 Gln强化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IBD模型幼鼠的一般营养状况,但在抑制结肠黏膜细胞凋亡及刺激结肠黏膜IGF-1合成方面并未优于专一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位移电位技术(Inching)在嵌压性神经病诊冶中的应用。方法对98例临床确诊的嵌压性神经病患者进行常规的神经电图检查并同时行位移电位检查,比较两者的诊断率。结果 98例患者共检测128条神经,行常规神经电图检查出现异常的患者51例(52%),异常神经76条(59.4%)。而行位移电位检查出现异常的患者89例(90.8%),异常神经114条(89.1%),诊断率显著提高(p<0.01)。114条神经中潜伏期节段性延长101条(78.9%),波幅节段性衰减63条(55.3%),波形明显变化37条(32.5%)。三者比较,潜伏期节段性延长敏感性最高,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位移电位技术较常规神经电图检查更能显著提高嵌压性神经病的诊断率,并定位嵌压部位,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0.
目的:系统评价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对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或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等不同助孕方式患者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CNKI等相关中英文数据库,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收集血清AMH用于预测接受IVF/ICS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研究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通过合并诊断效应量,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进而综合评价AMH对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15篇,累计病例3 475例。AMH预测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14和0.661,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826和0.768,合并阳性似然比分别为3.900和2.848,合并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29和0.357,合并诊断比值比分别为21.334和9.403。SROC曲线显示,AMH预测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 8和0.822 1,Q指数分别为0.821 6和0.755 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H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与其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相近,可作为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但其敏感度较低,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