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2篇
  免费   3803篇
  国内免费   2164篇
耳鼻咽喉   235篇
儿科学   339篇
妇产科学   289篇
基础医学   3320篇
口腔科学   684篇
临床医学   4307篇
内科学   3804篇
皮肤病学   351篇
神经病学   1425篇
特种医学   10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908篇
综合类   5643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2387篇
眼科学   760篇
药学   3425篇
  62篇
中国医学   2539篇
肿瘤学   2415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809篇
  2022年   1587篇
  2021年   2363篇
  2020年   1807篇
  2019年   1413篇
  2018年   1384篇
  2017年   1385篇
  2016年   1160篇
  2015年   1768篇
  2014年   1972篇
  2013年   1838篇
  2012年   2280篇
  2011年   2440篇
  2010年   1595篇
  2009年   1366篇
  2008年   1493篇
  2007年   1360篇
  2006年   1270篇
  2005年   1200篇
  2004年   748篇
  2003年   715篇
  2002年   599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1年   13篇
  1979年   19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15篇
  1969年   14篇
  196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腔隙性脑梗死的MRI与CT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比较MRI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经临床、MRI诊断明确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小、部位、数量进行统计。结果:①120例行MRI检查患者共发现病灶890个,最多见于豆状核(占40.8%),其次为放射冠、丘脑、内囊、尾状核、桥脑,可为圆形、椭圆形、条索状病灶。②32例既做CT,又做MRI患者中,MRI检出的病灶数为CT的5.1倍,其中绝大多数CT漏检病灶直径≤5mm或位于幕下。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常为多发,且第一次临床发病时多数患者颅内已存在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②腔隙性脑梗死灶易为CT忽略,尤其是幕下病灶或≤5mm的病灶,这是造成既往文献报道腔隙性脑梗死好发部位差异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③尽管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较小(≤10mm),但大部分(60.0%)急性期存在在周边水肿,需要相应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地形图和屈光状态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 ,患者角膜地形图和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 对2 0 0 0年~ 2 0 0 1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的 136例 (15 1只眼 )患者术前、术后随访一年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 1、3、6、12月术眼的球镜、散光、角膜地形图曲率和散光 sim k值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 ;术后 1~ 12月视力和屈光状态稳定 (方差分析 P >0 .0 5 )。术后 6月平均视力为 0 .5 9± 0 .2 3,矫正视力为 0 .82± 0 .19,术后 6月 ,球镜为 (-0 .2 4± 0 .88) D,散光为 (- 0 .5 6± 1.0 1) D,在± 1.0 D之内球镜和散光眼分别为 84.0 %和 6 4.0 % ,≥ 0 .5和≥ 0 .8的视力分别为 70 .0 %和 2 8.0 % ,≥ 0 .5和≥ 0 .8的矫正视力分别为 94.0 %和 72 .0 %。≥ 0 .5和≥ 0 .8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的平均百分率分别由 6 1.96 %和 2 3.49%提高到配镜矫正后的 92 .35 %和 6 3.0 9%。结论 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形态和屈光状态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视力。由于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无调节功能和测量误差 ,目前部分患者需要配戴较低度数的眼镜矫正远或近视力 ,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63.
钡灌肠和CT及MRI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钡灌肠(BE)、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经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39例行BE检查,31例行螺旋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54例。BE、CT和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6.9%、96.2%和97.1%;准确度分别为92.3%、83.9%和90.5%。CT和MRI对结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73.1%和82.9%。结论BE是结直肠癌的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MRI是BE必要的补充检查手段,BE加MRI是诊断结直肠癌的优选组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4.
不同临床和病理分型对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临床和病理分型与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1993年至200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198例病例资料。结果临床分型Ⅰ型34例,Ⅱ型60例,Ⅲa型27例,Ⅲb型33例,Ⅳ型19例,Ⅴa型6例。Ⅴb型19例。病理高分化腺癌35例,中分化腺癌52例,低分化腺癌54例,三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5、11、5.5个月;病理切缘阴性者与切缘阳性者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手术并发症出现率41.4%,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根据临床分型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病理切缘阴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围手术期正确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丙丁酚对载脂蛋白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主动脉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丙丁酚调节血脂以外的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将21只4周龄的雄性载脂蛋白E-/-小鼠随机分成基础饮食对照组、高脂饮食对照组和高脂饮食加丙丁酚组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细胞活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NAP(S-Nitroso-Nacetyl-penicillamine)对胰腺癌细胞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C(VEGF-A、C)的调节.方法:用Northern杂交和Western杂交法分析6种人胰腺癌细胞株中VEGF-A、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TNF-α或SNAP刺激其中两个细胞株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分析其VEGF-A、C基因的表达.结果:Northern杂交法显示这6种胰腺癌细胞株均有4.1kb VEGF-A基因和2.4kb VEGF-C基因的表达;Western杂交法显示它们均有分子量为43kD的VEGF-A蛋白质和分子量为55kD的VEGF-C蛋白质的表达.RT-PCR分析法显示:TNF-α使细胞株COLO-357产生VEGF-A、VEGF-C mRNA分别减少约1~2.5倍、1~2倍,使细胞株CAPAN-1产生VEGF-A、VEGF-C mRNA分别减少约1倍、1.6~2.5倍;而SNAP刺激细胞株COLO-357产生VEGF-A mRNA增加约5倍,刺激细胞株CAPAN-1产生VEGF-A mRNA增加约4倍,但对这两种细胞株产生VEGF-C mRNA均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细胞活素TNF-α和低氧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C的表达而影响胰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死亡或进展、恶化.  相似文献   
67.
Although many monoclonal antibodies have been made in human colon cancer, none of them are from the Chinese species. Recently, a colon cancer cell line CC-M2 established from a Chinese patient has been completely characterized and used as immunogen to produce monoclonal antibodies. Monoclonal antibodies were produced by standard hybridoma technique. The fusion rate was 95.8%. An isotype IgG1 of high proliferation named as Sam-2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titers were measured around 10(4). Further studies on MoAb Sam-2 through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d immunoperoxidase tests revealed its good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n colorectal cancer tissue. In CEA study,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Sam-2 may react on a non-CEA related antigen. For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antigen was identified as a glycoprotein by chemical resistant test. In preliminary studies using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blotting techniques, Sam-2 could recognize two closed antigens or a dimer antigen with molecular weight 25.2 and 27 Kd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68.
牛骨形成蛋白在骨不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牛骨形成蛋白(bovin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简称b-BMP)成功的治愈13例骨不连病人。经过13个月~29个月随访观察,效果较好。本组病人术前平均已做过1.5次手术。13例病人中,有12例被1次治愈。1例病人再次行内固定加用牛骨形成蛋白的植入也被治愈。骨形成蛋白的应用方式,采用同锻石膏复合后植入骨不连处。平均每个病人植入100mgBMP,13例病人平均治愈时间为4.7个月。术后没有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69.
竹荪深层发酵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过对食药用真菌──竹荪深层发酵菌丝体提取液对小鼠免疫功能及S-180肿瘤细胞的作用观察,表明其发酵菌丝体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1),并显著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P<0.05);对小鼠S-180肿瘤的抑瘤率为40.63%。  相似文献   
70.
Twenty-two infants of isolated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were fed with lower-sodium content formula-Lonalac (Mead-Johnson) to study the clinical response of treatment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f intake, urinary output, serum sodium, potassium and osmolality before, 2 days and 6 days after Lonalac feeding. The low sodium content formula may feed the infa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anticongestive 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