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3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64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274篇
内科学   343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114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科学   295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44篇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9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21篇
  1955年   30篇
  1954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根据某企业德士古气化炉装置在线估计炉温的需要,将现场数据采样样本中的离群点分为高杠杆点和高残差点两类,将一种 新的加权方法应用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S-SVM),使其对两种离群点都具有抑制作用,提高模型鲁棒性。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 量机(Weighted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LS-SVM))参数的选择基于LS-SVM的最优参数,根据模型训练误差对参 数进行二次寻优,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利用测试函数验证了改进方法,对提高模型精度有明显效果;并将改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 产装置的炉温软测量系统中,也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笪伟  张泓 《安徽医药》2020,24(6):1171-1173
目的评估皮肤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CRT)在脓毒性休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 5月至 2019年 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 73例,根据脓毒性休克病人 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 35例)与死亡组( 38例),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病人 CRT,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 CRT预测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阈值及其灵敏度与特异度等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结果死亡组 CRT明显高于存活组[ 5.50(4.40,5.90)s比 2.20(1.90,2.80)s,P<0.05]。 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 AUC=0.83,最佳截断值为 2.4 s时预测脓毒性休克病人死亡,灵敏度高达 94%,特异度为 84%。结论脓毒性休克 6h液体复苏后 CRT可以预测脓毒性休克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99mTc-MIBI显像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44例乳腺肿瘤患者行99mTc-MIBI早期、延迟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靶/非靶比值(T/N),半定量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结果:本组44例患者细针穿刺或术后病理结果证实29例为恶性病变,15例为良性病变.恶性组在早期、延迟平面显像、断层显像T/N比值分别为1.76±0.73、1.64±0.56和3.31±1.93,良性组为1.19±0.31、1.18±0.30和1.24±0.39,良、恶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肿瘤摄取指数(UI)分别为-0.01±0.0和-0.05±0.10,良、恶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组断层显像T/N比值>延迟显像T/N比值>早期显像(P<0.01),而良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乳腺癌阈值,早期相:1.26,延迟相:1.21和断层显像:1.52.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阈值:1.40.99mTc-MIBI显像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早期相:75.86%、80.0%及77.27%;延迟相:79.31%、80.0%及79.55%;断层显像:86.21%、80.0%及84.09%,SPET/CT断层显像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3.3%、64.7%和72.4%.结论:99mTc-MIBI SPECT/CT显像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4.
995.
应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进行了17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例(ANLL)骨髓的长期培养,按照培养4周后基质细胞CFU-ANLL和CFU-GM的生长情况,将其分为3型:Ⅰ型(11/17例)为培养净化有效型;Ⅱ型(3/17例)为部分净化有效或需4周以上培养观察其净化效果的类型;Ⅲ型基质细胞缺陷。体外培养中各种类型细胞均同步死亡。Ⅰ型病人化疗有效率较Ⅱ、Ⅲ型高。该结果提示临床应用Dexter体系净化进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时,应按其体外生长类型选择病人。比分类与所处临床状态无关,其净化作用可能与临床化疗之间无选择性交叉抗肿瘤关系。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目的 探讨低剂量内毒素(endotoxin,ET)损伤时大鼠肝细胞有机阳离子转运器(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OCT1)表达改变及地塞米松预处理ET损伤后OCT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ET损伤后肝细胞OCT1表达变化及用地塞米松干预ET损伤大鼠后OCT1的变化。结果 低剂量ET损伤后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16h时最低(0.5745±0.012,P<0.01);低剂量ET 地塞米松损伤后肝细胞OCT1的表达逐渐下降,在损伤后16h时降至最低(0.6327±0.007,P<0.01),其后各时相点肝细胞中OCT1 mRNA的表达又逐渐有所回升,但均较正常水平低(0.6607±0.005);地塞米松干预后,ET损伤的大鼠肝细胞中OCT1的表达在各时相点都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 低剂量ET在没有导致肝细胞结构明显破坏之前就可以抑制肝细胞中OCT1 mRNA的转录;糖皮质激素不能使正常肝细胞OCT1 mRNA转录增加,但是可以减弱ET损伤后肝细胞OCT1 mRNA转录的抑制。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