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90篇 |
免费 | 299篇 |
国内免费 | 19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篇 |
儿科学 | 110篇 |
妇产科学 | 47篇 |
基础医学 | 246篇 |
口腔科学 | 65篇 |
临床医学 | 443篇 |
内科学 | 345篇 |
皮肤病学 | 49篇 |
神经病学 | 62篇 |
特种医学 | 149篇 |
外科学 | 324篇 |
综合类 | 1065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533篇 |
眼科学 | 17篇 |
药学 | 438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57篇 |
肿瘤学 | 1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69篇 |
2020年 | 130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207篇 |
2012年 | 341篇 |
2011年 | 390篇 |
2010年 | 378篇 |
2009年 | 336篇 |
2008年 | 312篇 |
2007年 | 299篇 |
2006年 | 290篇 |
2005年 | 197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脉搏压变异度(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对机器人辅助肝脏手术预测液体的准确性及阈值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肝脏手术患者26例,全身麻醉后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VI)、SVV、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反Trendelenburg体位下建立人工气腹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输液前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然后以输液前后每搏量变异指数的差(ΔSV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有反应组(ΔSVI≥15%)和无反应组(ΔSVI<15%)组,绘制SVV和PPV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确定机器人辅助肝脏手术特殊的体位及气腹条件下SVV和PPV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诊断阈值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SVV和PP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和0.875,SVV的诊断阈值为13.5%,PPV的诊断阈值为14.5%,两者的相关性为r=0.772(P<0.01)。结论 SVV和PPV均能准确预测机器人辅助肝脏手术中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两者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相似且呈正相关,但两者的诊断阈值较标准值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炎症性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间因肝内胆管结石行带血管蒂胆囊瓣肝门胆管成形术(PHBDS)及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RYCJ)治疗的肝门胆管炎症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下术期的情况和术后胆管炎发生率、结石复发率。结果 两组间围手术期胆漏、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HBDS组与RYCJ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5.66%和21.88%(P=0.010)。胆管结石发生率分别为3.77%和16.67%(P=0.021)。结论 PHBDS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保留了Oddi括约肌功能,防止了胆肠反流的发生,治疗效果优于RYCJ组。 相似文献
34.
背景与目的:解剖性肝切除术(AH)是以荷瘤门静脉流域为目标的肝切除,它符合精准肝切除的理念,已经逐步成为肝细胞癌(HCC)患者腹腔镜肝切除的主流。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于HCC患者行AH在肿瘤学获益方面是否优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NAH)仍有争议,而产生这种争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传统的手术依据—Couinaud肝脏分段法与患者现实肝脏脉管解剖学上的偏差,导致未能完全清除所有的荷瘤门静脉流域。三维(3D)可视化技术的普及可帮助外科医师在术前更加直观和充分地了解患者的肝内脉管走行及变异情况,做出最贴合实际的荷瘤门静脉流域分析,指导制定个体化的精准AH。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腹腔镜下实施AH的步骤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脏外科2022年收治的2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单个肿块,累及相邻2个肝段。术前通过专业软件进行肝脏及肿块的3D成像分析,将荷瘤门静脉及其流域设定为切除范围,同时兼顾手术标本能够满足最小安全切缘(1 cm),否则需要纳入邻近1~2支门脉分支及其流域,适当扩大切除范围以满足安全切缘。术中采用3D腹腔镜,在低中心...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内镜面罩对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体重指数(BMI)大于28 kg/m2的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00例 ,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50例, 一组采用内镜面罩给氧(T组), 另一组采用鼻导管吸氧(C组), 氧流量均设置为3~5 L/min。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咪达唑仑(1 mg)、丙泊酚(1~2 mg/kg), 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检查, 检查中若有轻微体动及时追加丙泊酚用量。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2 min(T2)和操作结束时(T3)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 以及胃镜检查时间和丙泊酚用药总量。结果 (1)两组T2及T3时SBP、DBP和HR与T1相比均有所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T2时, C组受检者SpO2下降明显, 检查中有6例 (12%)发生SpO2<90%, 与T1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组受检者与T1相比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组SpO2(99.26%±0.90%)明显高于 C组(92.68%±2.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 T组SpO2 (99.58%±0.61%)也明显高于C组(96.24%±0.9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胃镜操作时间及丙泊酚的用量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使用内镜面罩给氧优于鼻导管给氧, 使无痛胃镜检查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36.
金属卟啉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光动力杀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水溶性金属卟啉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 3的光动力学杀伤作用,探讨金属卟啉的光动力 学杀伤作用抗肿瘤的机制。 方法:合成水溶性金属卟啉化合物5,10,15,20 四(N 甲基 4 吡啶基)锰卟啉四碘盐 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膜联蛋白/碘化丙锭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金属锰卟啉化合物 (0、0.1、1、10μmol/L)在不同时间(0、15、30、45min)的高压汞灯(40W)照射下,对PC 3细胞的生长活性和凋亡的 影响。 结果:锰卟啉浓度在0~10μmol/L、光照0~30min范围内,其对PC 3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和诱导PC 3 细胞的凋亡作用均随着浓度增加和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但大剂量(10μmol/L)、高能量照射(光照45min)时主 要导致PC 3细胞坏死。 结论:水溶性金属卟啉化合物5,10,15,20 四(N 甲基 4 吡啶基)锰卟啉四碘盐的光动 力作用在体外能诱导PC 3细胞凋亡,有效杀伤PC 3细胞,其杀伤效果在锰卟啉浓度为0~10μmol/L、光照0~30 min范围内与锰卟啉的浓度和光照射剂量呈正相关,这可能是卟啉的光动力学疗法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7.
38.
骨源性肉瘤肺转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回顾性总结骨源性肉瘤肺转移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自1980年10月~2003年3月共治疗骨源性肉瘤肺转移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1~61岁,平均22.1岁,多数为青少年。骨肉瘤25例,皮质旁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3例.骨纤维肉瘤1例.Ewing肉瘤1例。ⅡB期26例(83.9%).ⅢB期5例(16.1%),另1例Bwing肉瘤按Enncking外科分期系统规定不能纳入分期。双肺多发转移25例(78.1%),单肺多发转移1例(3.1%).单肺单发转移6例(18.8%),合并肺外引流区淋巴结转移3处,锁骨转移2处,Ta椎体转移1处,胸骨转移1处。臀大肌转移1处,项部肌肉转移1处。共施行开胸术62例次。术式以肺转移瘤局部切除为主.施行肺叶切除术仅5次。结果 32例中30例获得随访.2例失坊。25例骨肉瘤中完成双肺转移瘤切除的18例,无瘤生存7例(38.9%).平均生存7年3个月.其中ⅢB期2例。Ewing肉瘤、软骨肉瘤各1例.分别无瘤生存22年5个月、13年3个月。皮质旁骨肉瘤2例.分别无瘤生存19年3个月和1个半月,死亡的21例(包括失访的2例)中除死于术后感染2例及麻醉意外2例外,余生存期均得到延长。结论 手术切除肺转移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术式应以转移瘤局部切除为主,新辅助化疗是提高骨源性肉瘤肺转移手术治疗疗效、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正常新生儿血、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in,I-FABP)跟性别、胎龄、出生史等的关系,了解血、尿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NICU收治的没有感染、窒息病史的早产儿100例及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100例为实验对象,出生后24 h内采外周静脉血2 mL及用无菌管收集尿液2 mL,离心,收上清液,-60℃冰箱保存,统一检测.用ELASA方法测定血及尿液中IFABP的浓度.结果 新生儿血、尿中I-FABP在性别、胎龄、出生史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中I-FABP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89 (P<0.05).结论 血、尿中I-FABP浓度与新生儿胎龄、性别、出生史、单胎、多胎等因素无关.血尿中IFABP浓度有相关性,血标本因易导致医源性贫血及依从性差,而尿液I-FABP的检测采集方便、成本低、病人痛苦少等特点,临床上可以用尿液替代血液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0.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配合中药热敷防治术后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用于治疗多节段退变的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等颈椎疾患的经典术式,在解除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方面具有确切而持久的疗效。但也常常伴有术后颈椎总活动度明显减少,同时还常常伴有颈部慢性疼痛、僵硬感、沉重感,亦即轴性症状,而轴性症状与术后颈椎活动度减少呈正相关。笔者应用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无骨折脱位性颈脊髓损伤等疾患,以防治颈椎管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