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94篇
  免费   17409篇
  国内免费   9274篇
耳鼻咽喉   1476篇
儿科学   2728篇
妇产科学   1380篇
基础医学   10779篇
口腔科学   3339篇
临床医学   20442篇
内科学   16217篇
皮肤病学   1919篇
神经病学   4597篇
特种医学   62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3904篇
综合类   37476篇
现状与发展   36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7483篇
眼科学   2596篇
药学   16742篇
  196篇
中国医学   14351篇
肿瘤学   8878篇
  2024年   591篇
  2023年   2436篇
  2022年   5227篇
  2021年   7073篇
  2020年   6114篇
  2019年   3671篇
  2018年   4158篇
  2017年   5069篇
  2016年   4173篇
  2015年   6903篇
  2014年   8621篇
  2013年   10403篇
  2012年   13399篇
  2011年   14330篇
  2010年   12263篇
  2009年   10837篇
  2008年   10938篇
  2007年   10497篇
  2006年   9333篇
  2005年   7589篇
  2004年   5551篇
  2003年   4946篇
  2002年   3964篇
  2001年   3397篇
  2000年   2328篇
  1999年   1301篇
  1998年   750篇
  1997年   777篇
  1996年   682篇
  1995年   554篇
  1994年   465篇
  1993年   349篇
  1992年   252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144篇
  1986年   119篇
  1985年   113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70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36篇
  1976年   32篇
  1954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对比观察近视儿童配戴离焦软性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就诊的儿童近视患者临床资料,共75例儿童纳入分析。离焦软镜组:日戴周边离焦软性接触镜的近视儿童30例(60眼),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9.9±1.00)岁,等效球镜度数(?2.78±0.70)D。角膜塑形镜组: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儿童45例(90眼),女性30例,男性15例,年龄(9.67±1.11)岁,等效球镜度数(?2.67±0.71)D。两组患儿均已配戴12个月及以上框架眼镜后验配接触镜。随访12个月,对比分析两组近视儿童眼轴变化情况及角膜结膜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近视儿童戴框架眼镜期间眼轴增加较快,OrthoK组配前的框架期眼轴增量(0.34±0.09) mm,DISC组配前的框架期眼轴增量(0.37±0.07) mm;换为接触镜后戴接触镜12个月后,OrthoK 组眼轴增量(0.18±0.04) mm;DISC组眼轴增量(0.19±0.05) mm,两组儿童更换近视防控方案后眼轴增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接触镜的眼轴长度增量接近,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两种接触镜12个月期间,慢性滤泡性结膜炎发生率角膜塑形镜组为11.20%,离焦软镜组为20.00%,其中离焦软镜组比例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染色1级发生率角膜塑形镜组为66.70%,离焦软镜组为56.70%;角膜染色2级发生率角膜塑形镜组为17.80%,离焦软镜组为16.70%,其中两种程度的角膜染色角膜塑形镜组比例均略高于离焦软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镜乳头性结膜炎发生率角膜塑形镜组为2.20%,离焦软镜组为10.00%,离焦软镜发生率略高于角膜塑形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离焦软镜与角膜塑形镜均可有效控制近视儿童眼轴长度的进展,其控制效果均优于框架眼镜,两种接触镜对眼轴控制效果接近。两种接触镜的角结膜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2.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变化,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组、COPD并发PH(COPD-PH)组,COPD-PH组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OPG水平。结果COPD PH组患者血清OPG水平高于COPD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H组患者血清OPG水平高于中度PH组,且两组均高于轻度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PG水平与PASP、PLR、NLR、CRP、NT-Pro BNP呈正相关(rs=0.463,0.278,0.396,0.285,0.273,P<0.05),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s=-0.415,P<0.001)。结论 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OPG水平升高,且与肺动脉高压程度相关,动态观察该指标或可监测慢阻肺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刘俊  成洁  庄珩之  王圣坦  刘晓行 《西部医学》2023,35(9):1282-1286
目的 研究核受体共激活因子5 (NCOA5)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卵巢癌细胞株SKOV-3、A2780、OC3、HO-8910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IOSE80,Western blot检测各细胞中NCOA5蛋白的表达水平。选取高表达NCOA5的卵巢癌细胞SKOV-3 和A2780,各分为si-NC组、si-NCOA5组,并分别转染NC siRNA和NCOA5 siRNA。Boyden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质转(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COA5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SKOV-3和A2780细胞中干扰NCOA5的表达均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 (P<0.05),并促进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抑制细胞中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NCOA5促进卵巢癌侵袭转移能力,具有作为卵巢癌新型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分子靶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4.
探讨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 通过Ualcan及TIMER 2.0数据库分析SRPK1 mRNA在肝细胞癌(LIHC)与正常样本、配对癌旁样本之间的表达差异,与生存时间、临床分期、病理分期、TP53变异、人种、性别、年龄、体重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用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数据验证SRPK1蛋白在LIHC组织及正常对照间的表达差异。构建SRPK1过表达及抑表达的HepG2细胞,并根据SRPK1表达差异分为SRPK1组及对照的Vector组,shRNA组及对照的Scramble组。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株SRPK1的蛋白水平。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EMT分子标记物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差异。核浆蛋白分离比较细胞β-catenin入核程度的变化。GEPIA2数据库分析在LIHC组织中SRPK1与Wnt/β-catenin通路下游基因Twist、MYC、MMP9的相关性,Real-time PCR验证SRPK1对Twist、MYC、MMP 9表达的影响。结果 SRPK1表达在LIHC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配对癌旁样本(P<0.05),随疾病分期及病理分级增加而增加(P<0.05),高表达SRPK1组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P=0.035),LIHC患者TP53突变组SRPK1表达高于非突变组(P<0.05),在不同种族、性别、年龄、体重间无差别(P>0.05)。SRPK1过表达HepG2细胞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增加(P<0.05);抑表达细胞E-cadherin增加,Vimentin下降(P<0.05)。SRPK1在LIHC组织中分别与Twist、MYC、MMP9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SRPK1过表达细胞β-catenin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加(P<0.05),Twist、MYC、MMP9表达增加(P<0.05);反之,抑表达细胞β-catenin在细胞核中表达下降(P<0.05),Twist、MYC、MMP9表达减少(P<0.05)。结论 SRPK1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HepG2细胞EMT活化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膝关节盘状半月板(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17例DLM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照NRS数字分级法评估术侧膝关节及髌周疼痛情况,将患者分为疼痛组(≤4分,n=26)和非疼痛组(≥4分,n=19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取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性能评价,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临床净收益评估。结果 疼痛组患者年龄、关节软骨损伤比例、术后无冷敷比例均高于非疼痛组(P<0.05),术后负重时间早于非疼痛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术后负重时间的AUC分别为0.767、0.77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岁、7 d。年龄(>54岁)、关节软骨损伤(有)、术后负重时间(≤7 d)是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冷敷(有)是D...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诊断为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加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细胞因子水平、心功能各项指标。随访1年患者心功能情况、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年后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降低,射血分数(EF)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入院时基础BNP、细胞因子、超声心能指标(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1年后观察组IL-1β、IL-6、TNF-α、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EF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共有7例发生终点事件,观察组共有4...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比较常频机械通气(CMV)、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CMV、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3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A(n=45)和观察组B(n=47)。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CMV治疗,观察组A患儿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HFOV治疗,观察组B患儿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CMV治疗。比较3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治疗前后的呼吸力学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和血清内皮素-1(ET-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Ⅱ型肺泡表面抗原-6(KL-6)、Clara细胞蛋白16(CC1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58、26.196,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患儿的机...  相似文献   
998.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的神经系统疾病,超过半数的患者会因为偏头痛的发作而影响正常生活。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因为卵圆孔未闭发病率较高且引发偏头痛发作的病理机制不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存争议,经皮卵圆孔封堵术是否为治疗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的有效治疗手段亦成为研究热点。该文将围绕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相关性、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以及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者肛拭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主动筛查情况及继发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1 258例,所有患者行肛拭子CRE主动筛查,分析CRE定植分布、血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出CRE 109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10例患者发生CRE血流感染;CRE酶型分布中,主要以NDM、KPC为主;有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CRE定植发生率高于无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P<0.05);有消化道症状患者CRE定植发生率高于无消化道症状患者(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缺乏■是血液肿瘤患者CRE定植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有无中性粒细胞缺乏、消化道症状患者的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肛拭子CRE主动筛查能有效筛出CRE感染者,CRE定植感染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有关,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Characteristics of sex offenders who were sexually victimized as childre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om a data bank of 479 sex offenders, a comparison was undertaken of those reporting any childhood sexual abuse versus those reporting none. A total of 201 men (42.0%) reported abuse, 261 (54.5%) did not and for 17 (3.5%), information was unavailable. The Abused and Nonabused Groups were compared on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the MMPI, Clarke Sex History Questionnaire and the Clarke Parent Child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The Abused and Nonabused groups were similar in age, marital status, income, and criminal history, but the Abused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less education. The Abused Group showed sexualization of their childhood, not only in the number of contacts with adults but also with age peers and siblings of both sexes. They tended to have wider ranging and more frequent sexual experiences as adults both with men and women. They more often raped. The Abused Group tended to show more emotional instability than the Nonabused Group in more frequent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as well as in elevated Mania Scale Scores on the MMPI. The family background of the Abused Group was more disturbed than the Nonabused Group's; especially father-son relations. They reported more alcohol use and abuse in their parents and more parent-child aggression than nonabused offenders did. Although it is unlikely that child sexual abuse causes sexual anomalies,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 that childhood sexual victimization in the lives of adult sex offenders meri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has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