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248篇
  免费   28692篇
  国内免费   21935篇
耳鼻咽喉   2899篇
儿科学   4542篇
妇产科学   5275篇
基础医学   38019篇
口腔科学   6688篇
临床医学   45290篇
内科学   51447篇
皮肤病学   3460篇
神经病学   17005篇
特种医学   149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3篇
外科学   32780篇
综合类   61996篇
现状与发展   70篇
一般理论   35篇
预防医学   25546篇
眼科学   9427篇
药学   34661篇
  251篇
中国医学   21235篇
肿瘤学   27129篇
  2024年   682篇
  2023年   3912篇
  2022年   9590篇
  2021年   14218篇
  2020年   10734篇
  2019年   9350篇
  2018年   10077篇
  2017年   9080篇
  2016年   8740篇
  2015年   13234篇
  2014年   16317篇
  2013年   14904篇
  2012年   22125篇
  2011年   27870篇
  2010年   17215篇
  2009年   13074篇
  2008年   17037篇
  2007年   16845篇
  2006年   16767篇
  2005年   17855篇
  2004年   18826篇
  2003年   17792篇
  2002年   14456篇
  2001年   11860篇
  2000年   9852篇
  1999年   10512篇
  1998年   6707篇
  1997年   6364篇
  1996年   4705篇
  1995年   4324篇
  1994年   3802篇
  1993年   3715篇
  1992年   3895篇
  1991年   3229篇
  1990年   2496篇
  1989年   2078篇
  1988年   1753篇
  1987年   1519篇
  1986年   1359篇
  1985年   831篇
  1984年   519篇
  1983年   354篇
  1982年   248篇
  1981年   233篇
  1980年   185篇
  1979年   234篇
  1978年   105篇
  1977年   124篇
  1975年   126篇
  1974年   1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neurologic deficits and delayed neuronal death after ischemia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report that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induces accumulation of ubiquitinated proteins (ubi-proteins) in postsynaptic densities (PSDs). By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we demonstrated that ubi-proteins were highly accumulated in PSD structures after ischemia. On Western blots, ubi-proteins were markedly increased in purified PSDs at 30 minutes of reperfusion, and the increase persisted until cell death in the CA1 region after ischemia. In the resistant DG area, however, the changes were transient and significantly less pronounced. Deposition of ubi-proteins in PSDs after ischemia correlates well with PSD structural damage in the CA1 region as view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fails to repair and remove damaged proteins in PSDs. The changes may demolish synaptic neurotransmission, contribute to neurologic deficits, and eventually lead to delayed neuronal death after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LH基因免疫对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RT-PCR法从雌性大鼠垂体细胞中RNA扩增大鼠的促黄体素基因(LH)cDNA片段约(461bp)并克隆至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T-LH,限制酶酶切,酶连接,构建PCDNA3.1(-)/HbsAg/LH,经脂质体转染纯化的重组质粒至COS细胞中,通过肌肉注射构建的PCDNA3.1(-)/HbsAg/LH与前列腺增生大鼠,2个月内给药两次。结果 体外培养COS细胞,发现HBsAg与LH连接物表达较好,肌肉注射前列腺增生模型鼠重组质粒后,模型鼠LH与T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PCDNA3.1(-)/HbsAg/LH可参与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腺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3.
“维生素AD、铁营养强化奶的研制”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维生素AD、铁营养强化奶,用于群体有效防治维生素AD、铁缺乏.方法:应用微胶囊技术科学配方成维生素AD、铁营养粉,添加到鲜牛奶中.结果:工业化生产维生素AD、铁营养强化奶.结论:该产品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 0例SARS住院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SARS组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 ,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显著下降 ,粒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 ,CD3 、CD4 、CD8 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 ,CD4 细胞百分数 ,CD8 细胞百分数及CD4 /CD8 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SARS患者各病程CD3 、CD4 、CD8 ,于病程第一至第三周较第四周下降明显 (P <0 .0 5 ) ,病程第一至第三周之间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阐明SARS的发病机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为比较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意义 ,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 2组 :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组 (A组 ) 3 1例 ;单纯分段诊刮组 (B组 ) 3 9例。比较 2组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及开腹手术时腹水细胞学的检查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A组诊断宫颈受累的准确率为 96.77% (3 0 / 3 1 ) ,假阳性率为 3 .2 3 % (1 / 3 1 ) ;B组分别为 79.49%(3 1 / 3 9) ,1 5 .3 8% (6/ 3 9)。 2组准确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A组细胞学阳性率为 6.45 % (2 / 3 1 ) ,B组为 1 4.2 9% (3 / 2 1 ) ,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 :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可提高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 ,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扩大手术范围 ,而且不增加腹腔内播散的危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时静脉注射缩宫素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方法 将 90例Ⅰ级 (美国麻醉协会麻醉术前分级 )早期宫内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30例 ,应用 2~ 3mg/kg异丙酚和 1μg/kg枸橼酸芬太尼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 ,手术后期注射缩宫素 1ml,于注射后的 3min内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 ;B组 30例 ,用相同麻醉方法进行无痛人工流产 ,术中不用缩宫素 ,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于A组 ;C组 30例 ,不用任何麻醉药物进行人工流产 ,在与A组相同的时间注射缩宫素 ,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于A组。 结果 A组在注射缩宫素后 0 5min ,血压显著下降 ,心率显著增加 ,注射后 2 .5min时 ,血压和心率基本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组和C组无明显血压下降。 结论 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时注射常规剂量缩宫素后可致血液循环短暂严重波动 ,应引起临床妇产科医师高度重视 ,特别是对心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更应关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和纤维结合蛋白(FN)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的动态变化,探讨隔膜技术引导性骨再生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兔20只,桡骨中段截骨10 mm制备标准骨缺损模型;实验组(10只)在缺损处填充自体血凝块,并用胶原膜包绕固定,对照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于术前和术后1、2、4、6、8、10周时耳静脉取血,以改良Gress法检测NO含量,以火箭免疫电泳法检测FN含量.结果:实验组NO峰时较对照组后移,FN水平在峰值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胶原膜引导性骨再生促进骨缺损修复机制与NO和FN的动态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8.
黄平 《医学文选》2003,22(5):633-634
目的 探讨病人的心理因素对臂从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746例臂丛神经阻滞进行回顾性对比,分别对肌间沟进路、锁骨上进路、腋进路进行力月西干预前后的疼痛对比。结果 三种进路的臂丛神经阻滞在力月西干预前后的疼痛相关性非常明显,或干预前后的疼痛无明显差别。结论 病人的心理精神因素在臂丛神经阻滞过程中,对阻滞效果的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本地区性病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对金山医院性病门诊1289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289例患者中,淋病582例,占45.15%;非淋菌性尿道炎753例,占58.42%,尖锐湿疣170例,占13.19%;梅毒8例,占0.62%。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最高,男女患者病原体感染差异显著,男性以淋病奈瑟菌为主,而女性则以沙眼衣原体为多,在临床诊治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及其不同输注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采用胰管逆行注射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SAP组随机分为持续、间隙和未行肠内营养3个亚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同样分为3个亚组(每组8只)。各组于48 h后启动肠内营养,72 h后再次麻醉大鼠,收集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指标包括肠道转运系数、血淀粉酶、器官细菌移位率、血清细胞因子TNF-α、胰腺病理评分及血浆D-乳酸等。结果:①、SAP后48h进行肠内营养并未加重胰腺炎;肠内营养组与未行肠内营养组在血淀粉酶、胰腺病理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率,两组间在肠道转运系数、脏器细菌移位率及血清TNF-α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AP行肠内营养的两种方式间,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SAP大鼠在早期行肠内营养是可行的,其可保持肠道生理的完整性、减少了脏器细菌移位率,但未改善预后;持续和间隙二种肠内营养输注方式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