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39篇 |
免费 | 853篇 |
国内免费 | 48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篇 |
儿科学 | 41篇 |
妇产科学 | 73篇 |
基础医学 | 1167篇 |
口腔科学 | 86篇 |
临床医学 | 1216篇 |
内科学 | 1602篇 |
皮肤病学 | 65篇 |
神经病学 | 466篇 |
特种医学 | 29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938篇 |
综合类 | 994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492篇 |
眼科学 | 81篇 |
药学 | 872篇 |
40篇 | |
中国医学 | 632篇 |
肿瘤学 | 8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85篇 |
2023年 | 249篇 |
2022年 | 519篇 |
2021年 | 680篇 |
2020年 | 539篇 |
2019年 | 442篇 |
2018年 | 429篇 |
2017年 | 377篇 |
2016年 | 403篇 |
2015年 | 588篇 |
2014年 | 671篇 |
2013年 | 637篇 |
2012年 | 778篇 |
2011年 | 801篇 |
2010年 | 515篇 |
2009年 | 419篇 |
2008年 | 401篇 |
2007年 | 365篇 |
2006年 | 316篇 |
2005年 | 344篇 |
2004年 | 77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绵茵陈中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对绵茵陈总有机酸和绿原酸在9种大孔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附特性的比较,筛选最佳树脂;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考察等方法对该树脂纯化绵茵陈提取液中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以HPD200A型大孔树脂为分离载体,树脂柱径高比为1∶6,样品液浓度为1 g/mL,上柱体积流量为1 BV/h(1 BV=1柱体积),吸附量为生药1.5 g/g树脂,先用3 BV水洗脱除杂,再用2 BV 90%乙醇解吸,过柱后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精制度分别为588.74%和567.89%。结论:HPD200A型大孔树脂纯化绵茵陈中总有机酸和绿原酸的工艺简便可靠,可用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甘凉归肺经中药(南沙参、玉竹、麦冬)对肺阴虚模型大鼠cAMP、cGMP等的影响,寻找性味归经相同中药的共同作用规律。方法:采用灌服甲状腺片加烟熏制备肺阴虚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南沙参、玉竹、麦冬水提物,连续给药40天。末次给药后,取血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UR)、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结果:南沙参(1.2g/kg)、玉竹(0.9g/kg)、麦冬(0.9g/kg)均能降低肺阴虚动物血清TC、TG、CAMP、T3、T4水平,升高血清TP、ALB水平;玉竹(0.9g/kg)、麦冬(0.9g/kg)能降低血清UR水平。结论:南沙参、玉竹、麦冬因性味归经相同(同属甘凉归肺经),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药理作用,通过甘凉入肺从而改善物质代谢异常(降低TC、TG、UR,升高ALB、TP),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肺阴虚模型动物体内过高的甲状腺激素(T3、T4)、环核苷酸(CAMP)的水平,改善肺阴虚证的相关证侯。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目的探讨慢性激怒应激对大鼠胃窦平滑肌动力及下丘脑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瘦素、胃动素的影响,以及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给任何刺激;模型组、柴胡舒肝散组、生理盐水组均给予夹尾刺激,每次30min,每天2次,连续刺激14天。柴胡舒肝散组、生理盐水组每次应激后分别立即灌胃2ml柴胡散[27.5g/(kg.d)]及生理盐水,每天2次。14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胃窦肌条收缩活动,下丘脑及血浆CRH、ACTH、瘦素和胃动素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离体胃窦肌条收缩频率和振幅明显减少(P<0.01),下丘脑CRH、瘦素及血浆CRH、ACTH、瘦素浓度均明显增高(P<0.01),而下丘脑与血浆胃动素浓度则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舒肝散组胃窦肌条收缩频率和振幅显著增加(P<0.01),下丘脑和血浆CRH、ACTH及瘦素浓度显著降低(P<0.01),而下丘脑和血浆胃动素浓度则明显上升(P<0.01)。结论柴胡舒肝散可增加慢性激怒应激大鼠胃窦平滑肌动力,改善脑肠肽水平。 相似文献
106.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的根皮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单体。该单体系由柱层析分离出的一种粗结晶,经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mp 304~308℃ (分解)。根据其化学反应、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等数据,确定其分子量为472,分子式为C_(30)H_(48)O_4,并推定其化学结构为3β,15β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要求及关注点。方法:简要介绍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指导原则、目的、GLP要求、GLP符合性要求、种类、地点、病理工作组、同行评议病理学家和专题病理学家的职责、动物数量的选择、建议归档文件、同行评议声明以及使用数字扫描全切片图像进行同行评议等内容。结果: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可核实并提高病理诊断和病理解释的准确性、一致性及完整性,提高病理报告的质量;同时,可作为毒性病理学家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本文探讨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的GLP要求及关注点,以期为我国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更好地开展符合GLP的组织病理学同行评议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定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QCA)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预测临界病变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行性,以期建立有效预警模型筛选高危临界病变患者.方法 选择18~80岁男性或未怀孕妇女、冠脉造影发现狭窄程度为20%~70%、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临界病变患者.由专业医师接诊,询问相关病史和体格检查,由专业心血管介入医师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冠脉造影.采用思创科技(Create Life)医学影像工作站V3.1版进行QCA分析.终点事件的定义为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痛.结果 共纳入1137例患者,在12个月随访期内,出现终点事件者为124例,其中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心绞痛98例,无心源性死亡病例.事件发生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稍高于无事件发生组(P=0.03),事件发生组与对照组Framingham Risk Score分层构成比有明显差异.Cox回归分析发现Framingham Risk Score、钙化及斑块面积与终点事件发生相关.将QCA积分和Framingham Risk Score采用logistic回归产生的变量进行ROC曲线分析,并以最佳截切点分组进行生存分析,经Log Rank分析发现,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74% vs. 81.32%,P=0.0385).结论 Framingham Risk Score和QCA表现(钙化及斑块面积)与临界病变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筛选高危临界病变患者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胆瘘的类型、方法选择及不同方式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9年3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4例肝移植术后胆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狭窄将胆瘘分为4型。患者均接受内镜或介入治疗,包括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或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ercute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观察指标为胆瘘发现时间、胆瘘位置、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PTCD并发症、腹腔或胆道引流管拔出时间、新发胆道狭窄等。结果24例胆瘘于肝移植术后(46.5±36.6) d(6~122 d)发现。Ⅰ~Ⅳ型胆瘘分别有6例、14例、2例和2例。22例胆瘘治愈,总体治愈率91.7%。24例均首先接受ERCP,技术成功率及治愈率分别为87.5%(21/24)和85.7%(18/21)。Ⅰ~Ⅳ型胆瘘ERCP的治愈率分别为6/6、84.6%(11/13)、1/2和0,ENBD与ERBD的胆瘘治愈比列分别为8/10和6/8。5例ERCP未成功者接受PTCD治疗,成功及临床治愈比例分别为4/5和3/4。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为33.3%(8/24),Ⅱ型胆瘘胆管炎发生率高于Ⅰ型 [35.7%(5/14)比16.7%(1/6)],合并非吻合口狭窄者比合并吻合口狭窄者更易发生胆管炎[83.3%(5/6)比16.7%(3/18)]。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瘘首选ERCP,次选PTCD。Ⅰ~Ⅳ型胆瘘分别优选ENBD、ENBD联合ERBD、ENBD及PTCD治疗。 相似文献
110.
坏死性胰腺炎是胰管断裂最常见的病因,可引起胰腺液体积聚反复发作、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胰管断裂是否需要早期常规诊断、首选的干预方式、最佳的干预时机等问题仍无定论。本文就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胰管断裂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