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4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497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424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945篇
内科学   478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55篇
特种医学   321篇
外科学   605篇
综合类   202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834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949篇
  5篇
中国医学   664篇
肿瘤学   33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DNA修复蛋白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 1(XRCC1)蛋白的表达及与DNA片段化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肾双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后 3h、6h、12h、2 4hXRCC1蛋白表达 ,采用TUNEL方法检测DNA片段化损伤。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假手术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出现大量XRCC1表达的阳性细胞 ,再灌注 3h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XRCC1表达阳性细胞减少 ,即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XRCC1灰度值升高 ,并一直持续到缺血再灌注 2 4h。缺血再灌注后 3h、6h、12h和 2 4h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TUNEL染色显示 ,假手术组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未见阳性细胞 ,再灌注 2 4h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可见较多阳性细胞。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XRCC1蛋白免疫活性下降和DNA修复机制的失败与DNA的片段化损伤及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2.
长学制临床药学专业的开设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帅翔  娄红祥  邵伟  李勇 《药学教育》2004,20(2):15-18
就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现状提出了开展临床药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针对该专业的特殊性提出开设长学制临床药学专业的设想 ,并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施方法、须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唾液中亚硝酸根含量。方法选择成人鼻咽癌患者26例为实验组,健康人27例为对照组,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人员唾液中亚硝酸根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唾液中亚硝酸根含量为(37.16±2.55)μmol/L,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唾液中亚硝酸根含量为(61.36±7.2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鼻咽癌患者唾液中亚硝酸根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LRP15基因启动子区及第一外显子区的甲基化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了9例正常人、7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8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血液系统良性病患者骨髓LRP15基因启动子区及第一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状况;硫化修饰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硫化测序验证了一例血液系统良性病患者LRP15基因启动子区及第一外显子区的甲基化。结果:AL患者LRP15基因甲基化阳性率(71.23%)高于正常供者及慢性白血病(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15基因在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甲基化阳性率(55.56%)高于正常供者,硫化修饰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硫化测序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结论:LRP15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不成熟的白血病细胞有关,与血液系统良性疾病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5.
营养状况及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的百分比(IBM%)及血清尿酸 (UA)水平,以探讨其与COP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87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IBM%、血清UA、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FEV1/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EF)、最大呼气峰流速(PEF)、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25)、 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50)]及心电图,根据气流受限程度分为ⅡA、ⅡB、Ⅲ级COPD,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成伴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组和不伴肺心病组。结果ⅡA级COPD组的血清IBM%为1.03±0.15, ⅡB级COPD组为0.95±0.15,Ⅲ级COPD组为0.93±0.14,ⅡA级COPD组与ⅡB级COPD组和Ⅲ级COPD 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1)。ⅡA级COPD组血清UA水平为(380.54±77.62)μmol/L,ⅡB级 COPD组为(356.32±65.33)μmol/L,Ⅲ级COPD组为(335.06±57.97)μ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值均<0.05)。伴肺心病组的血清IBM%为0.92±0.15,不伴肺心病组为1.01±0.1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5)。伴肺心病组的血清UA为(340.36±65.46)μmol/L,不伴肺心病组为(366.28±68.78)μmol/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控制年龄、营养等因素后,UA与FEV1%呈显著正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 0.217,P<0.01)。结论营养不良是COPD独立的预后因子;血清UA降低是COPD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6.
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PTEN基因和PC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的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与意义。方法PCR检测胎盘PTEN的外显子以证明PTEN基因的存在,原位杂交检测胎盘绒毛滋养层中PTEN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胎盘滋养层细胞中PTEN与PCNA的表达。结果在所分析的28例胎盘中,PCR均检测到PTEN基因的3,4,5外显子,93%(26/28)胎盘绒毛滋养层表达PTEN mRNA较强,同样地,86%(24/28)胎盘滋养层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强,而胎盘绒毛内小的间质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PTEN mRNA和PTEN蛋白。PCNA主要在细胞滋养层细胞中表达强,在合体滋养层细胞中呈阴性。结论PTEN的表达与人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细胞滋养层是胎盘绒毛中可增殖的细胞。  相似文献   
97.
孙小林  娄善华 《吉林医学》2006,27(11):1326-1327
目的:总结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例肝硬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均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无出血、肝功能衰竭、胆道损伤病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肝硬化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要认真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G-MPI)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疗效评价、判断再狭窄以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78例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3~12个月内均行G-MPI,其中31例有术前对照。33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随访13~24个月。结果:①31例复查G-MPI24例心肌灌注有改善,改善率为77.4%。②31例术后静息G-MPI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由(42.6±8.6)%上升至(49.7%±6.4)%,P<0.05;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分别由(158.2±55.3)ml、(92.6±44.9)ml明显下降到(133.9±39.9)ml、(71.2±28.7)ml,P均<0.01。③33例复查CAG患者,G-MPI对再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82.3%、85.0%、84.8%。④随访心脏事件发生率术后G-MPI灌注改善组(1.9%)与异常组(28.6%)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G-MPI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疗效评价、判断再狭窄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对硬指叶苔L ep id oz ia v itrea的醇提物和水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生物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分离,通过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植物醇(Ⅰ)、7-羟基去氢白菖烯(Ⅱ)、瑞香内酯(Ⅲ)、胡萝卜苷(Ⅳ);从其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多元醇类化合物,分别是D-g lycero-d-ga lacto-heptito l(Ⅴ)、D-erythro-L-ga lacto-octito l(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上丘脑组织培养方法,并对其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取出生4 d的SD乳鼠上丘脑组织,分别在鼠尾胶原玻片、多聚赖氨酸玻片和Biocoat培养小室上进行组织培养,使用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组织块生长情况.48 h后观察组织块贴壁率,在培养5d时使用图像分析仪观察细胞迁移情况,测量最大迁移距离.使用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测量组织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常规HE染色形态学观察,并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块超微结构.结果与传统的培养载体相比,上丘脑组织在Biocoat培养小室上进行培养可以获得较高的组织贴壁率和细胞迁移距离.上丘脑组织在接种后3~15 d,其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培养早期上丘脑组织块边缘出现细胞突起,胶质细胞迁移,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出现凋亡,组织结构破坏.结论Biocoat培养小室是进行新生大鼠上丘脑组织培养的理想载体,接种3 d后组织生长趋于旺盛,而在2周后多数组织的生长逐渐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