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01篇 |
免费 | 944篇 |
国内免费 | 50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4篇 |
儿科学 | 107篇 |
妇产科学 | 81篇 |
基础医学 | 550篇 |
口腔科学 | 128篇 |
临床医学 | 1145篇 |
内科学 | 707篇 |
皮肤病学 | 104篇 |
神经病学 | 219篇 |
特种医学 | 423篇 |
外科学 | 783篇 |
综合类 | 2827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1154篇 |
眼科学 | 94篇 |
药学 | 1190篇 |
16篇 | |
中国医学 | 866篇 |
肿瘤学 | 3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316篇 |
2021年 | 328篇 |
2020年 | 340篇 |
2019年 | 170篇 |
2018年 | 173篇 |
2017年 | 245篇 |
2016年 | 181篇 |
2015年 | 381篇 |
2014年 | 474篇 |
2013年 | 606篇 |
2012年 | 872篇 |
2011年 | 976篇 |
2010年 | 884篇 |
2009年 | 782篇 |
2008年 | 733篇 |
2007年 | 673篇 |
2006年 | 620篇 |
2005年 | 505篇 |
2004年 | 362篇 |
2003年 | 256篇 |
2002年 | 156篇 |
2001年 | 153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5篇 |
1971年 | 3篇 |
1959年 | 26篇 |
1958年 | 31篇 |
1957年 | 26篇 |
1956年 | 24篇 |
1955年 | 19篇 |
1954年 | 28篇 |
1951年 | 3篇 |
1949年 | 16篇 |
1948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B* 2705分子结构对其在原核细胞可溶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将HLA-B* 2705基因的全长、胞外区和α1、α2功能区分别进行克隆并连接到pET-32a(+)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并经超声破碎、层析和透析纯化蛋白,再经体外微量细胞淋巴毒反应检测蛋白质活性。结果成功构建3种pET-32a(+)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后,HLA-B* 2705基因全长和胞外区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可溶性蛋白的量较低;而α1和α2功能区则以高效可溶性形式表达,通过体外微量细胞淋巴毒实验证实,HLA-B* 2705的α1和α2功能区可溶性蛋白可与HLA-B27抗体特异性结合,并成功阻断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结论α1和α2功能区能够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可溶性蛋白,并具有蛋白功能,而HLA-B* 2705基因全长和胞外区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明蛋白质的大小和空间结构对于其可溶性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预防和治疗中晚期前置胎盘引产术中大出血.方法 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32例妊娠中晚期合并前置胎盘需终止妊娠者,按引产方式分为对照组14例(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和介入组18例(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术后24 h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促进子宫侧支循环建立.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率和输血率.结果 对照组产后大出血7例,输血7例,其中有3例采用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1例行子宫切除术,平均出血量为(930±163)ml;介入组均未发生大出血,平均出血量为(228±20)ml,无输血及子宫切除病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中晚期妊娠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而引起的产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I表现,提高对SNN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N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0例行螺旋CT平扫和3期动态增强检查,20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CT发现11个病灶,MRI发现23个病灶。CT平扫示病灶均呈低或稍低密度,6例中央可见星芒状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无明显强化,延迟期4个病灶有边缘强化。MRT1WI示23个病灶均为低或稍低信号,10个病灶中心见点状、星状更低信号;T2WI示5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8个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未见明显强化,8个病灶门脉期及延迟期边缘强化。16个病灶中心更低密度/信号区均未见强化。结论:CT平扫和动态增强及MRI能较好地反映SNN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对SNN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I的影像学表现,提高FNH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个FNH.螺旋CT检查32例,MRI检查30例,其中2例同时做了CT和MRI.结果:CT发现33个病灶,MRI发现35个病灶,其中平扫中CT31个为均匀的低或稍低密度,2个为等密度,T1WI30个为低或稍低信号,5个为等信号,T2WI均呈高或稍高信号.病灶中心见点状,星状,裂隙状更低密度/信号:CT11个,T1WI16个,T2WI19个为更高信号.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病灶中心更低密度/信号区均未强化,病灶周围有增粗,扭曲血管影:CT7个,MRI10个.门脉期呈高或稍高密度/信号:CT21个,MRI33个.呈等密度/信号:CT10个,MRI2个.呈稍低密度:CT2个.病灶中心更低密度/信号强化:CT1个,MRI6个.延迟期呈高或稍高密度/信号:CT4个,MRI30个.呈等密度/信号:CT24个,MRI5个.呈稍低密度:CT5个.病灶中心更低密度/信号强化:CT10个,MRI15个.结论: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及高场强MRI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提高了和其它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5.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DSA特点及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支扩)大咯血病变动脉DSA表现特点及栓塞治疗疗效。方法35例支扩大咯血患者,参考胸片、CT等影像资料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其他目标血管DSA检查,根据造影表现行病变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PVA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条),术后随访疗效。结果①DSA表现:病变血管单独为支气管动脉占74.3%,合并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22.9%,单独为非支气管动脉2.9%,异常动脉数量为1~5(平均1.8)支/例。显示出血直接征象25.7%,间接征象100%。②栓塞情况及疗效:栓塞34例共61支病变血管;应用微导管16例。1例3d内栓塞2次无效,3个月内复发4例,3个月后复发2例,栓塞治疗总有效率为85.3%,复发率为20.6%,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扩大咯血DSA检查阳性率高,参考造影特点行选择性病变动脉栓塞治疗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6.
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在逐年增多,评价病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领域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正在开展。就磁共振扩散加权及相位对比法成像在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中的应用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7.
细胞凋亡与增殖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 (囊状、梭状型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壁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关系 ,了解细胞凋亡 /增殖在胆总管囊肿中的作用。方法 以胆总管囊状扩张组 32例、梭状扩张组 35例及胆总管结石致胆管扩张组 (对照组 ) 2 5例为研究对象。术中取部分胆总管壁送检 ,观察胆总管壁损伤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的相关指标bcl 2、bax及细胞增殖指标PCNA的表达 ;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囊状扩张组胆总管壁粘膜上皮细胞破坏严重 ,梭状扩张组镜下所见与囊状扩张组相似 ,但程度较轻。对照组胆总管粘膜上皮细胞破坏最轻 ,其凋亡细胞呈散在分布 ,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凋亡阳性率较低 ,分别为 (2 .74± 1 .0 0 ) %和 (2 .95± 0 .87) % ;bcl 2、bax表达率较低 ,水平相似 (P>0 .0 5) ;PCNA表达率较高 ,分别为 (3 .74± 1 .0 0 ) %和 (3 .71± 1 .77) %。囊状扩张组与梭状扩张组囊壁残留上皮中的bcl 2和PCNA表达率低 ,分别为 (0 .99± 0 .51 ) %和 (0 .90± 0 .38) % ;bax呈高表达 ,bcl 2呈低表达 ,凋亡细胞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1 3 .94± 4 .77) %和 (7.51± 3 .46) % ;成纤维细胞中的PCNA表达率较高 ,分别为 (9.91± 2 .91 ) %和(9.70± 3 .1 8) % ,bax呈低表达 ,bcl 2呈高表达 ,凋亡细胞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了解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mKATP)开放在不同预处理过程中对幼兔心脏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幼兔 (小于 2 8d) 34只随机分成 5组 ,对照组 (n =8) :平衡 30min后缺血再灌注 ;二氮嗪预处理组 (n =8) :缺血前二氮嗪 ( 10 0 μmol/L)灌注 5min后重碳酸盐缓冲液 (KH液 )冲洗 10min ,St.ThomasⅡ (STH)停跳 ;二氮嗪 + 5 羟葵酸 ( 5 HD)预处理组 (n =5 ) :二氮嗪 ( 10 0 μmol/L)和 5 HD( 10 0 μmol/L)一起灌注 5min ;缺血预处理 (IPC)组 ( n =8) :平衡 15min后全心缺血 5min ,复灌 10min行IPC ,STH停跳 ;IPC + 5 HD组 (n =5 ) :IPC前用 5 HD ( 10 0μmol/L)灌注 5min。采用LangendOrff模型 ,常温 ( 38℃ )缺血 30min ,复灌 45min。 结果 缺血 /再灌注 (I/R)后二氮嗪组的线粒体评分较IPC组 (P <0 .0 5 )和对照组 (P <0 .0 1)低 ,IPC前给予 5 HD后线粒体评分仍较对照组低 (P <0 .0 5 )。二氮嗪组和IPC组左室发展压力 (LVD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 (±dp/dtmax)恢复在多个时间点上均优于对照组 ,心肌组织ATP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心肌酶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1)。结论 二氮嗪预处理能产生与IPC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 ,并且对线粒体的保护效果较IPC好。mKATP通道和细胞膜KATP 相似文献
9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基因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后对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形态、分裂增殖及代谢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bFGF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Hβ。AP 1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Hβ bFGF ,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 ,检测阳性细胞bFGF基因的表达水平。测定培养软骨细胞的DNA含量、糖醛酸含量、软骨细胞增殖情况及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bFGF基因转染软骨细胞表型未见显著变化 ;bFGF基因转染组、载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DNA含量分别为 ( 77.37± 6 .2 1)、( 40 .39± 4.33)、( 33 .77± 4.2 5 ) μg/瓶 (P <0 .0 1) ,糖醛酸含量分别为 ( 30 8.8± 10 .2 )、( 77.9± 8.7)、( 80 .2± 10 .5 ) μg/瓶 ( P <0 .0 1) ,软骨细胞G1期分别为 5 9.3± 2 .1、6 9.5± 4.0、73 .1± 3 .9(P <0 .0 5 )。结论 bFGF转染关节软骨细胞后 ,可显著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并缩短细胞周期 ,为软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氨力农预处理大鼠离体缺血 /再灌注心肌或心肌经历缺血 /再灌注后灌注液加用氨力农 ,观察其有无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 3 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对照组 (A组 )、停跳前灌注液加氨力农组 (B组 )和复跳后灌注液加氨力农组 (C组 ) ,应用离体灌注心模型 ,全心 2 5℃停跳3 0min ,再灌注复跳 12 0min ,测定复跳后 10、3 0、60、12 0min左室发展压 (LVDP)恢复率、冠脉流量(CF)恢复率、心肌含水量、心肌细胞ATP含量、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复跳后C组LVDP恢复率、CF恢复率、心肌含水量、ATP含量、心肌显微结构明显优于A组 (P <0 .0 5 ) ,其CF恢复率优于B组 (P <0 .0 1) ;复跳后 60、12 0minLVDP恢复率B组优于A组 (P <0 .0 5 )。结论 离体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后加用氨力农有明显心肌保护作用 ,氨力农预处理对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