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3953篇 |
免费 | 29784篇 |
国内免费 | 1797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72篇 |
儿科学 | 4987篇 |
妇产科学 | 1760篇 |
基础医学 | 17596篇 |
口腔科学 | 6160篇 |
临床医学 | 35695篇 |
内科学 | 24766篇 |
皮肤病学 | 3418篇 |
神经病学 | 6376篇 |
特种医学 | 12602篇 |
外科学 | 25274篇 |
综合类 | 86172篇 |
现状与发展 | 71篇 |
预防医学 | 36454篇 |
眼科学 | 3354篇 |
药学 | 37627篇 |
519篇 | |
中国医学 | 32479篇 |
肿瘤学 | 132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33篇 |
2023年 | 4023篇 |
2022年 | 10068篇 |
2021年 | 12461篇 |
2020年 | 10833篇 |
2019年 | 5872篇 |
2018年 | 6336篇 |
2017年 | 8652篇 |
2016年 | 6677篇 |
2015年 | 12133篇 |
2014年 | 15389篇 |
2013年 | 19871篇 |
2012年 | 28403篇 |
2011年 | 29996篇 |
2010年 | 27086篇 |
2009年 | 24405篇 |
2008年 | 24941篇 |
2007年 | 23735篇 |
2006年 | 20824篇 |
2005年 | 16198篇 |
2004年 | 11280篇 |
2003年 | 9096篇 |
2002年 | 6861篇 |
2001年 | 6420篇 |
2000年 | 4602篇 |
1999年 | 1668篇 |
1998年 | 327篇 |
1997年 | 285篇 |
1996年 | 283篇 |
1995年 | 210篇 |
1994年 | 231篇 |
1993年 | 124篇 |
1992年 | 103篇 |
1991年 | 103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25篇 |
1964年 | 9篇 |
1959年 | 25篇 |
1958年 | 28篇 |
1957年 | 27篇 |
1956年 | 17篇 |
1955年 | 19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在骨肉瘤发病中的表达及与骨肉瘤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0例骨肉瘤和10例骨瘤(对照组)中PDGFR-a的表达情况,分析PDGFR-a的表达与骨肉瘤病理分型、临床分型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①PDGFR-a表达与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②PDGFR-a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1.7%(37/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PDGFR-a高表达组的术后生存时间显著低于PDGFR-a低表达组;④PDGFR-a表达高的易局部复发。结论:PDGFR-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对评价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腭扁桃体、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表达及腭扁桃体切除后外周血记忆B细胞表达的变化,了解腭扁桃体在IgA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IgAN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8例经临床和肾脏病理检查确诊为IgAN的患者腭扁桃体及外周血作为观察组,将27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腭扁桃体及10例正常健康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记忆B细胞在腭扁桃体及外周血B细胞的表达,并分析IgAN患者腭扁桃体切除前、后外周血记忆B细胞的变化。结果:记忆B细胞在IgAN患者腭扁桃体及外周血高表达,分别为5.72%±5.26%和4.92%±5.10%;腭扁桃体切除前、后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表达百分率分别为4.92%±5.10%和1.10%±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腭扁桃体切除后外周血记忆B细胞表达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记忆B细胞表达的高低为IgAN的临床进展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高盐负荷后血压显著升高;高盐饮食后,SS组血浆vWF水平显著升高,血、尿NO含量显著减少,而SR组在盐负荷前后变化不著;血浆ET-1在盐负荷前后SS组与SR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部分血压正常个体表现为血压盐敏感性且存在显著的血压昼夜节律性改变;血压正常盐敏感者在高盐负荷时血浆vWF显著升高而血、尿NO含量显著减少,提示血压正常盐敏感者存在高盐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94.
融合基因GM-CSF-BZLF1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EB病毒即刻早期基因(BZLF1)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获得GM-CSF和BZLF1编码序列的cDNA,应用剪接式重叠延伸(SOE)技术将两段基因通过多肽接头(Gly4Ser)3的DNA序列进行连接,构建融合基因GM-CSF-BZLF1。将融合基因GM-CSF-BZLF1定向亚克隆至pAdTrack-CMV质粒,在原核细胞E.coliBJ5183中完成穿梭质粒与骨架质粒pAdEasy-1的同源重组,构建融合基因GM-CSF-BZLF1真核表达载体pAd-GM-CSF-BZLF1。将真核表达载体pAd-GM-CSF-BZLF1转染293细胞,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vAd-GM-CSF-BZLF1。RT-PCR鉴定感染重组腺病毒的293细胞中GM-CSF-BZLF1基因的表达。结果 GM-CSF-BZLF1基因插入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预期位置,且插入序列完全正确;感染重组腺病毒vAd-GM-CSF-BZLF1的293细胞中检测到融合基因GM-CSF-BZLF1的转录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融合基因GM-CSF-BZLF1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讨GM-CSF-BZLF1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术前X线片及MRI示均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颈髓受压.分析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6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变.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所有患者的颈椎畸形矫正后曲度明显恢复,有些恢复正常.按照Odom's临床效果分级进行评价,优18例,良3例.无植骨块延期融合、内置物下沉或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3)和顺铂(DDP)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MCF-7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s2O3组、DDP组、As2O3 DDP组(联合组).分别测量裸鼠体质量、瘤质量及瘤体积,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的超微结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 在瘤质量及瘤体积方面,联合组与As:O,组、DDP组比较显著减小.电镜下联合组肿瘤细胞内可见典型的凋亡表现:核碎裂,染色质浓缩、边集.RT-PCR结果显示:联合组与As2O3,组、DDP组比较Survivin mRNA条带强度显著减小.结论 As2O3与DDP联合应用对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防晕帽各组成部分对前庭自主神经反应的作用。方法将90名年轻健康飞行人员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戴空白帽,将防晕帽中磁片、风扇及负离子发生器去掉者;B组为戴去掉风扇及负离子发生器帽子组;C组为戴防晕帽组。三组均在戴帽15min后进行科里奥利加速度试验,受试者出现I。前庭自主神经反应时停止转椅并观察20min,依照前庭自主神经反应程度进行分度,对受试时间和前庭自主神经反应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科里奥利加速度试验持续时间分别为(349.43±31.60)s、(366.23±32.62)s、(385.17±35.5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自主神经反应程度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晕帽中穴位磁片、风扇和负离子发生器的综合作用可有效降低前庭自主神经的反应程度,为运动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结果概要表(Summary of findings table,SoF table)以简单清晰的表格形式呈现系统综述的主要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或医疗卫生决策者从系统综述中迅速理解和获取重要的发现,通过权衡利弊,作出合理的医疗决策。利用结果概要表有助于对证据的理解和使用,促进循证的临床实践。就《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中结果概要表的内容、特点、制作方法进行介绍,并通过一个实例进行解读,便于临床医生的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转醛醇酶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其亚型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醛醇酶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并分离鉴定其亚型,方法:应用SDS-聚丙烯酰胺胶电泳(SDS-PAGE)、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ing)对转醛醇酶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中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利用双向电泳免疫印变技术分离,鉴定转醛醇酶的亚型。结果:(1)转醛醇酶在生后1周小鼠睾丸中表达量平均比成年高47.8%(P<0.005)。(2)双向电泳Wester blotting示小鼠睾丸转醛醇酶共有10余个亚型,生后1周小鼠睾丸中a8亚型表达量极低,而在成年小鼠睾丸中a8亚型高表达。结论:(1)生后1周小鼠生长发育快,合成代谢旺盛,转醛醇酶基因绝对表达量高。(2)a8亚型可能与生殖功能(精子发生、睾酮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