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6217篇 |
免费 | 31651篇 |
国内免费 | 177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79篇 |
儿科学 | 4957篇 |
妇产科学 | 1738篇 |
基础医学 | 17963篇 |
口腔科学 | 6199篇 |
临床医学 | 35875篇 |
内科学 | 24887篇 |
皮肤病学 | 3476篇 |
神经病学 | 6394篇 |
特种医学 | 12659篇 |
外科学 | 25366篇 |
综合类 | 87144篇 |
现状与发展 | 71篇 |
预防医学 | 36599篇 |
眼科学 | 3339篇 |
药学 | 37677篇 |
518篇 | |
中国医学 | 34193篇 |
肿瘤学 | 133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67篇 |
2023年 | 4475篇 |
2022年 | 10346篇 |
2021年 | 12674篇 |
2020年 | 11144篇 |
2019年 | 6100篇 |
2018年 | 6509篇 |
2017年 | 8784篇 |
2016年 | 6820篇 |
2015年 | 12195篇 |
2014年 | 15433篇 |
2013年 | 19912篇 |
2012年 | 28299篇 |
2011年 | 29897篇 |
2010年 | 26975篇 |
2009年 | 24313篇 |
2008年 | 24840篇 |
2007年 | 23642篇 |
2006年 | 20761篇 |
2005年 | 16136篇 |
2004年 | 11243篇 |
2003年 | 9072篇 |
2002年 | 6848篇 |
2001年 | 6412篇 |
2000年 | 4594篇 |
1999年 | 1667篇 |
1998年 | 327篇 |
1997年 | 285篇 |
1996年 | 282篇 |
1995年 | 209篇 |
1994年 | 230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103篇 |
1991年 | 103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25篇 |
1964年 | 9篇 |
1959年 | 25篇 |
1958年 | 28篇 |
1957年 | 27篇 |
1956年 | 17篇 |
1955年 | 19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PerioGlas(bioaetive glass,BG)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e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在下颌骨侧嵴扩增的可行性。方法在免磨牙区唇侧骨皮质表面,球钻预备4~6个5mm的骨缺损,一侧骨皮质表面和骨缺损内放置BG/rhGBMP-2,另一侧作为空白对照。术后正常饮食,2、4、8周后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组织学测量。结果观测时间内所有植入体固住良好,没有炎性反应。下颌骨表面明显加厚。材料表面骨组织覆盖;组织学观察皮质骨表面和骨缺损内新骨形成,2周纤维组织分割BG颗粒,4周大量新生骨呈编织骨样结构,新骨与BG颗粒直接结合。8周部分BG颗粒已降解被新骨取代,并与植骨床骨皮质表面直接结合,极少量残留颗粒被新骨包围。rhBMP-2/BG的表面成骨作用比单一BG、rhBMP-2好,具有明显的骨诱导性和骨引导性。新骨形成百分比明显高于BG(P〈0.05)。临床操作性能佳,易于放置,有止血作用。结论rhBMP-2/13G可以用于下颌骨侧嵴扩增。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小钛板用于犬下颌骨线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用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于犬左侧下颌骨中段造成线性骨折,实验组应用钛接骨板(MNS104),长4孔钛板和ψ2.0mm×7mm钛钉加以固定;对照组不用任何材料固定。2组均分别于实验的第20天和第40天各取半数动物处死,应用四环素荧光标记方法及组织学观察,评价骨折愈合情况。测算四环素荧光染色切片上荧光带的宽窄,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比较骨折愈合的速度。结果:小钛板的固定效果显著优于空白对照,四环素荧光染色可见,实验组的成骨速度显著优于空白组,其荧光宽度均值(0.1967mm)显著大于空白组均值(0.0891mm),P<0.05。结论:小钛板可以保证下颌骨骨折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下颌后退手术对舌骨位置和后气道间隙 (PAS)变化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下颌前突畸形患者 18例 ,均接受经口内下颌骨升支垂直截骨术 ,术前和术后 1个月拍摄标准颅颌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 ,测量项目 6项 ,测量数值配对t检验 ,并将下颌骨后退距离与各测量项目变化作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下颌骨后退的平均值是 (10 .2 0± 1.31)mm。各测量项目显著差异的有 :舌骨垂直方向变化 ,舌根后缘至咽后壁的距离 ,后气道间隙面积。下颌骨后退距离与PAS面积的减小值和舌骨垂直方向变化密切相关 ,与PAS宽度减小值和舌骨水平方向变化没有密切相关。结论 双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后退术后近期 ,舌骨向下移位 ,舌根后移 ,咽腔气道缩小 ,如果患者同时具有超重、短颈、舌体大等其他危险因素 ,下颌骨后退手术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下颌骨后退距离与后气道间隙面积的减小值和舌骨垂直方向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4.
31例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分析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CGCG)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病变生物学行为问的关系,探讨颌骨CGCG的性质及诊断。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结合临床随访对比分析31例颌骨CGCG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31例颌骨CGCG以30岁以下的女性多见,病变多见于下颌,X线表现无特异性。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MGC)分布较不均匀,核数较少,以10~19个核多见,病变出血明显,纤维成分丰富,常有含铁血黄素沉积,骨及类骨质多见。比较病变复发组与非复发组问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临床和X线特点病变分为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侵袭组与复发关系密切。结论 颌骨CGCG是一种非瘤性病变,在病变性质上有别于骨巨细胞瘤,其病理学特点在两者的鉴别上缺乏客观标准并且与其生物学行为无关,结合临床分析对治疗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同期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上前牙缺失、牙槽骨厚度为3mm-4mm的患者,联合采用骨挤压、骨引导再生技术,植入Frialit-2种植体17颗,于植入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同时测量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结果:本组共17颗种植体,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平均为2.8mm±0.6 mm,修复完成后观察12-20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一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结论:对于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吸收的患者,采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后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量,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观察牙根发育中上皮根鞘细胞(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HERS)断裂后结局和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上皮根鞘在牙根发育特别是牙骨质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TUNEL( TdT- mediated - dUTP nick end labeling , TUNEL) 法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牙根发育中上皮根鞘细胞凋亡的情况.以细胞角蛋白14(cytokeratin 14)标记上皮根鞘细胞,追踪其断裂后结局.SP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上皮根鞘细胞的表达.结果:牙冠形成后,内外釉上皮结合增殖形成HERS,此时呈PCNA表达阳性;牙根发育开始后,HERS呈Bcl-2阴性表达,在少量牙本质基质形成处,上皮根鞘细胞开始呈TUNEL阳性表达,之后HERS断裂,在其外侧可见成牙骨质细胞的形成,断裂的HERS细胞部分转入牙周膜形成上皮剩余(the epithelial rest of Malassez),而细胞牙骨质形成中可见部分埋入细胞呈CK14阳性表达.结论: HERS细胞的凋亡可能会为成牙骨质细胞分化提供信号,部分HERS细胞可能参与牙骨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8.
单侧加载对髁突表面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法探讨下颌单侧加载时对髁突表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利用所建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约束模型颞骨区上表面全部节点的自由度,限制下颌运动;约束后牙咬合面节点和垂直方向的自由度。分别观察单侧(右)第二磨牙区和双侧第二磨牙区加载时,两侧髁状突表面22个区域应力分布变化情况。结果:双侧加载时在髁突表面产生的负荷,左右侧分布对称;单侧加载时,两侧髁状突表面应力分布不对称:工作侧髁突承受的最大拉应力大于非工作侧,而非工作侧髁突表面的最大压应力大于工作侧,非工作侧所有区域的Von Mises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大于工作侧。结论:单侧加载可造成双侧髁突表面应力不对称改变,非工作侧髁突表面产生的负荷大于工作侧,提示临床下颌单侧受力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牙周鲁菲尼小体的形态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周鲁菲尼小体作为哺乳动物牙周膜中最主要的机械感受器,可以将咀嚼中牙齿所受到的机械感受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并参与形成牙周-嚼肌反射。在结构和形态上,牙周鲁菲尼小体以扩张的轴突终末和与之相结合的特殊雪旺细胞为特征。在生长过程中,牙周鲁菲尼小体的发育又与咀嚼形成密切相关。这些结构上的特征和变化,与其特定的功能相适应,所以,了解牙周鲁菲尼小体的结构,将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其功能,为进一步了解咀嚼相关的神经反射的形成和脑功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由于外伤原因摘除眼球后造成眶窝凹陷,采用义眼台植入和义眼修复是常规矫治方法[1].但对于合并大范围眶壁骨折者,即使眶内植入义眼台,配戴义眼后仍会出现上睑沟加深、眼窝凹陷、上睑退缩等畸形,即使加厚义眼也难以改善外观,被称为眶内容物缺失综合征[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通过一例眼球缺失伴眶壁骨折患者的病情分析、手术设计及疗效观察,对眼球缺失伴眶壁骨折患者眶壁重建的必要性、手术时机、手术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