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80篇
  免费   4428篇
  国内免费   2327篇
耳鼻咽喉   541篇
儿科学   588篇
妇产科学   259篇
基础医学   2482篇
口腔科学   726篇
临床医学   5499篇
内科学   3365篇
皮肤病学   405篇
神经病学   850篇
特种医学   1659篇
外科学   3617篇
综合类   12762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5592篇
眼科学   541篇
药学   6021篇
  58篇
中国医学   4894篇
肿瘤学   1968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598篇
  2022年   1449篇
  2021年   1702篇
  2020年   1605篇
  2019年   814篇
  2018年   816篇
  2017年   1219篇
  2016年   883篇
  2015年   1741篇
  2014年   2303篇
  2013年   3078篇
  2012年   4367篇
  2011年   4388篇
  2010年   4124篇
  2009年   3665篇
  2008年   3642篇
  2007年   3528篇
  2006年   3057篇
  2005年   2413篇
  2004年   1868篇
  2003年   1281篇
  2002年   917篇
  2001年   923篇
  2000年   601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7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18氟-胸腺嘧啶核苷(^18F-FLT)正电子发射体层(PET)-CT显像对胸部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做了^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但定性诊断困难的患者,在第2~3天进行了^18F-FLITPET-CT显像。分析病变在两种不同显像剂PET-CT上的表现,分别测量二者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SUV)。结果:8例恶性病变(5例肺癌、1例纵隔淋巴瘤、1例胸椎恶性肿瘤、1例胸椎转移瘤),其中7例见FLT异常摄取,5例肺癌平均maxSUV为4.2(鳞癌2例、腺癌2例、肺泡癌1例);9例良性病变(5例肺结核、1例肺炎、3例纵隔淋巴结结核)无或轻度摄取FLT,其中6例肺内良性病变平均maxSUV为1.6;9例良性病变中8例见FDG异常浓聚,其中6例肺内良性病灶平均maxSUV为3.9,3例纵隔淋巴结结核也见FDG明显摄取,平均maxSUV为11.0。11例肺内病灶FDG和FL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5/5)、16.7%(1/6)、54.5%(6/11)和80.0%(4/5)、66.7%(4/6)、72.7%(8/11)。结论:胸部肿瘤^18F-FLT显像的特异性较高,在^18F-FDG显像阳性,难以确定病变性质时,FLIT可以作为FDG的有益补充,二者联合显像有助于提高胸部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2.
急进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进程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描述急进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的临床进程及特征,评价视网膜光凝及冷凝对急进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非对比性、连续性病例.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经检查确诊为急进性后极部ROP的患儿8例16只眼.确诊后24h内行间接眼底镜下行视网膜光凝治疗联合或不联合直视下冷凝治疗.结果 急进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以病变大部分位于后极部1区,所有象限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病程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迅速发生视网膜漏斗状全脱离为临床特征.本组8例16只眼视网膜光凝和(或)冷凝治疗后,9只眼病变完全退化或控制,占56.2%.7只眼病情未能控制,最终发展为4b至5期视网膜病变.结论 AP-ROP进展快,预后不良,部分患儿虽经严密观察和治疗,病情仍进展.视网膜光凝和(或)冷凝治疗能控制大部分AP-ROP患儿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挽救患儿视功能.临床上需要加强观察和随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低该病致盲率的惟一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温家宝总理关于“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药学”的题词,表达了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的决心,并对中西医结合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再次确认了中西医结合是发展传统医药学的重要途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都蕴藏着诊疗疾病  相似文献   
104.
以刺五加嫩叶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杀茵后接种乳酸茵进行乳酸发酵,在此基础上添加各种辅料制成发酵乳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原料的配比、发酵条件及产品的配方,所得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要求,色泽淡绿乳色,酸甜适中,口感细腻,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105.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MR对比剂对肝脏病变的增强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对比离子型钆喷酸葡胺 (Gd -DTPA)和非离子型钆双胺MR对比剂 (Gd -DTPA -BMA)在肝脏病变手推团注多时相增强扫描中的增强效果。方法  5 8例肝脏疾病患者 (男 3 1例 ,女 2 7例 ,年龄 3 0~ 77岁 )分 2组 ,第 1组 :3 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 ,采用Gd -DTPA -BMA。第 2组 :2 8例 (男 17例 ,女 11例 ) ,采用Gd -DTPA。行MR手推团注多时相增强扫描。结果 Gd -DTPA -BMA组 :增强效果满意者 2 3例 (77% ) ,增强效果一般者 6例 (2 0 % ) ,增强效果差者 1例 (3 % )。Gd -DTPA组 :增强效果满意者 2 2例(79% ) ,增强效果一般者 6例 (2 1% )。结论 在肝脏疾病MR手推团注多时相增强扫描中 ,Gd -DTPA -BMA和Gd -DTPA均可达到满意的增强效果 ,安全及有效性两者无显著性差异。Gd -DTPA -BMA粘滞度小 ,利于快速推注。  相似文献   
106.
中国贫困医疗救助模式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现行国内医疗救助模式的基本经验与存在的缺陷。现行国内医疗救助模式无论在制度设计还是具体实施中部存在许多缺陷,如在制度设计方面,救助标准与水平总体上都比较低,大病痛种的规定大大限制和缩小了贫困医疗救助的范围,而定点医院限制了救助对象选择的空间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方法 .方法 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结合出院指导.结果 在精心护理下患者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护理配合,可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 方法自2002年5月~2003年8月行单个人工髓核假体(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0.5(3~18)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18例,良4例,尚可2例.1例发生椎间隙感染,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2月出现假体移位、症状复发,行再次手术更换假体后治愈. 结论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恢复椎间隙高度,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9.
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慢性增强型体外反博(EECP)能否在体修复高胆同醇血症引起的猪动脉内皮细胞(ECs)损伤。方法 高胆固醇血症猪反搏36h后,取前降支进行扫捕电镜检查,收集胸主动脉ECs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查。结果 高脂组冠脉ECs排列不规则、大量脱落、斑块形成,反搏组ECs呈流线型排列、脱落程度显著减轻:与高脂组相比,在反搏组的ECs检测到6种高表达的蛋白。结论 慢性EECP可能通过调节ECs蛋白表达,改善ECs粘附性和代谢及减轻ECs内皮凋亡,从而修复高胆固醇血症对动脉内皮形态和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0.
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后应用PCEA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老年人上腹部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疗效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6 3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 ,ASAⅠ -Ⅱ级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1例 ) :A组术后行硬膜外镇痛 (PCEA) ;B组术后行静脉镇痛 (PCIA) ;C组术后按需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 ;对比术后镇痛效果并分别于麻醉前 ,切皮后 90分钟 ,术后 6 0及 1、2、3天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皮质醇、肾上腺素浓度。结果 A、B组镇痛效果均满意 ,C组镇痛效果欠佳 ,综合镇痛质量A组优于B组优于C组 ;3组于切皮后 90分钟血皮质醇、血糖浓度均升高 ,但A组低于C、B两组 (P <0 .0 5 ) ,术后 6 0分钟均达高峰 (P <0 0 1) ,术后 2 4至 4 8小时虽有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麻醉前水平 (P <0 0 5 ) ;血胰岛素水平 ,A、B组术后 3天无明显变化 ,C组术后第 1、2天升高显著 (P <0 .0 1及P <0 .0 5 ) ;肾上腺素A、B组术后无明显升高 ,C组术后 6 0分钟明显升高 ,于术后 3天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老年病人上腹部术后PCIA及PCEA均能达到优良的镇痛效果 ,PCEA能有效地抑制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 ,有利于术后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