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631篇 |
免费 | 42102篇 |
国内免费 | 233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051篇 |
儿科学 | 6835篇 |
妇产科学 | 2485篇 |
基础医学 | 25400篇 |
口腔科学 | 7347篇 |
临床医学 | 50066篇 |
内科学 | 35065篇 |
皮肤病学 | 5002篇 |
神经病学 | 8322篇 |
特种医学 | 1590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5254篇 |
综合类 | 116749篇 |
现状与发展 | 101篇 |
一般理论 | 5篇 |
预防医学 | 48961篇 |
眼科学 | 5301篇 |
药学 | 52308篇 |
690篇 | |
中国医学 | 43763篇 |
肿瘤学 | 185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42篇 |
2023年 | 5702篇 |
2022年 | 13975篇 |
2021年 | 17603篇 |
2020年 | 15617篇 |
2019年 | 8518篇 |
2018年 | 8838篇 |
2017年 | 12179篇 |
2016年 | 9093篇 |
2015年 | 16770篇 |
2014年 | 21341篇 |
2013年 | 26958篇 |
2012年 | 38640篇 |
2011年 | 41175篇 |
2010年 | 37091篇 |
2009年 | 32381篇 |
2008年 | 33296篇 |
2007年 | 31895篇 |
2006年 | 27948篇 |
2005年 | 21906篇 |
2004年 | 15481篇 |
2003年 | 12495篇 |
2002年 | 9559篇 |
2001年 | 8640篇 |
2000年 | 6471篇 |
1999年 | 2384篇 |
1998年 | 551篇 |
1997年 | 435篇 |
1996年 | 415篇 |
1995年 | 357篇 |
1994年 | 340篇 |
1993年 | 200篇 |
1992年 | 206篇 |
1991年 | 151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100篇 |
1988年 | 84篇 |
1987年 | 116篇 |
1986年 | 122篇 |
1985年 | 84篇 |
1984年 | 69篇 |
1983年 | 67篇 |
1982年 | 62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22篇 |
1959年 | 27篇 |
1958年 | 37篇 |
1957年 | 36篇 |
1956年 | 23篇 |
1955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板股韧带的MRI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板股韧带正常MRI表现 ,建立由它所致假撕裂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真撕裂的鉴别方法。资料与方法 采用 6 0侧正常膝进行矢状和冠状位MR扫描 ,观察板股韧带的MRI表现。结果 板股韧带显示率为88.3% (5 3侧 ) ,其中板股前韧带为 2 6 .7% (16侧 )、板股后韧带为 86 .7% (5 2侧 )和两条韧带同时存在为 2 3.3% (14侧 )。板股韧带在矢状像上表现为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或后方的类圆形或短棒状低信号结构 ,而在冠状像上表现为自外侧半月板后角至股骨内侧髁外侧面的条带样低信号结构。在矢状像上 ,5 2 .8% (2 8/5 3)板股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之间显示出一线样高信号 ,被称为假撕裂 ,易与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混淆。但假撕裂仅有两种走行方向即后下斜行 (2 1/2 8)或垂直方向 (7/2 8)。结论 根据假撕裂位置、方向以及冠状像和连续矢状面的观察 ,可正确区分外侧半月板后角真假撕裂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脊髓发育不良的临床病理解剖学。方法依据112例术前病史、体检、影像学、尿流和肛肠动力学、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EMG检查评价并行脊髓手术治疗。术中观察脊髓形态学改变并留取组织学标本。结果按照椎管内病变及其脊髓病理解剖改变将其分为终丝拴系、脊髓粘连、脊髓脂肪瘤、囊性占位、脊髓纵裂、静态病变六型及若干亚型。结论脊髓发育不良主要为一进行性加重的动态病理过程,其脊髓神经损害的病理解剖学基础是椎管内病变及其脊髓、神经根的形态学改变,应尽早诊断和椎管内手术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克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arkin,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获得高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方法 从胎脑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获得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全长cDNA,插入pCR2.1—TA克隆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PC1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细胞克隆,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人野生型parkin基因在PC12细胞中的过表达。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RT—PCR和Western Blot证明经G418筛选得到的转基因PC12细胞克隆中存在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人野生型parkin基因的PC12细胞克隆,为进一步研究parkin的生物学功能以及park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MMN患者及16名健康对照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记录刺激引出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波宽、面积、位相和时限,进行对比分析,判定是否有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或暂时性离散(TD),并有选择性地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结果16例患者均可见有一根以上运动神经或至少一根运动神经的一个以上部位出现CB或CD。其中13例双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出现CB,3例以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远端出现CB首发,随病情进展出现下肢腓深神经CB。仅有2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稍有减慢,波幅略有降低。16例患者神经受累区域以下所支配肌肉肌电图检查见有神经源性损害。结论MMN是一种以远端神经受累为主的不对称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MMN起重要作用,CB是MMN的主要神经电生理表现。 相似文献
85.
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行颞下锁孔入路解剖学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外科技术进行颞下锁孔手术解剖学研究.并采用该入路手术切除8例颅内肿瘤.结果颞下锁孔入路可以充分暴露鞍上区、脚间窝、岩斜区及脑干腹外侧区的神经、血管结构;岩骨尖最大磨除面积为306mm2.肿瘤全切除7例(87.5%).结论经颞下锁孔入路能很好地处理鞍上、岩斜区、脚间窝以及脑干腹外侧区的病变. 相似文献
86.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9-2002年间收治的3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肉眼血尿22例(71.0%),腰痛11例(35,5%)。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CT和逆行造影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输尿管腔内占位4例(13.0%)、输尿管腔内占位3例(11.5%)、膀胱或合并膀胱占位8例(36.4%),输尿管充盈缺损6例(40.0%)。2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患侧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结论:老年患者反复发作的腰痛及血尿应考虑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可能,造影诊断对本病有较高价值,应作CT及MRU无创检查。 相似文献
87.
隐性脊柱裂排尿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伴有排尿功能障碍的隐性脊柱裂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总结41例有明显排尿功能障碍的隐性脊柱裂患者临床资料。以18岁为界,将患者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除4例儿童外,均接受普通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儿童组发病高峰年龄在1~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原发性遗尿,部分伴有尿频、尿急及轻度急迫性尿失禁现象;成人组发病高峰年龄在18~2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前踌躇、排尿困难、遗尿等。结论:隐性脊柱裂患者常有排尿功能异常表现,出现症状的高峰时间为出生后及青春发育期后。X线、CT、MRI和尿流动力学等检查在隐性脊柱裂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8.
The significance of a rapid cold hemagglutination test for detecting mycoplasma infections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exacerba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a Ting Chang Yao Hsu Yang Bor Luen Chiang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2006,39(1):28-32
BACKGROUND AND PURPOSE: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s a frequent cause of community-acquired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However, standardized, rapid, specific methods for its diagnosis are lac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 pneumoniae infection and asthma exacerbation has been recently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We investigated the accuracy of rapid detection of mycoplasma infection by cold hemagglutination tes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enzyme immunoassay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ycoplasma infection seen during emergent visits in asthmatic children were reviewed.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exacerbation visiting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Emergenc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over a 12-month period. Subjects 2-18 years of age diagnosed with asthma at our outpatient clinic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Patients with immunodeficiency, congenital anomalies, neurological diseases and irregular follow-up were excluded. RESULTS: A total of 269 children (174 males and 95 females) with a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age of 6.15 +/- 3.08 years were included. The prevalence of asthma exacerbation in regular follow-up patients was 13.4%, and as many as 19.6% of cases (74/378 person-times) required hospitalization. Asthma attacks were most prevalent during December. 126 patients had both rapid cold hemagglutination testing and mycoplasma immunoglobulin M titers determined using acute blood samples drawn in the emergency room; 46 (36.5%) of these patients demonstrated mycoplasma infection.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rapid cold hemagglutination test was 78.3% and 41.3%,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43.4%. Comparison of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mycoplasma infection revealed no differences in gender, age, chest X-ray findings, and most symptoms/signs and laboratory data, except that more signs of fever and auscultatory rales were seen in the non-mycoplasma infection group. CONCLUSIONS: Mycoplasma infections could be an exacerbating factor for asthma, and the rapid cold hemagglutination test should not be a guideline for prescribing macrolides in the emergency room. 相似文献
89.
90.
米非司酮对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ER、PR及亚型体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ER、PR及亚型的影响及其与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处理细胞4 8小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半定量法检测PR- A m RNA,PR- B m 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HU A细胞ER、PR受体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米非司酮(5 μmol/ L)显著地降低HHU A细胞PR- B m RNA和PR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P<0 .0 5 ) ,但增加米非司酮剂量并不能增强其降调作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对HHU A细胞PR- Am RNA和ER受体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 .0 5 )。结论 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可明显降调子宫内膜癌HHU A细胞PR- B m RNA水平和PR蛋白的表达,并与抑制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