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044篇
  免费   39898篇
  国内免费   22658篇
耳鼻咽喉   3917篇
儿科学   6604篇
妇产科学   2375篇
基础医学   23881篇
口腔科学   7054篇
临床医学   48205篇
内科学   32981篇
皮肤病学   4757篇
神经病学   7539篇
特种医学   15523篇
外科学   33761篇
综合类   114269篇
现状与发展   93篇
预防医学   47879篇
眼科学   4859篇
药学   50462篇
  655篇
中国医学   42481篇
肿瘤学   17305篇
  2024年   2120篇
  2023年   5270篇
  2022年   12946篇
  2021年   16360篇
  2020年   14589篇
  2019年   7468篇
  2018年   8049篇
  2017年   11381篇
  2016年   8456篇
  2015年   15918篇
  2014年   20425篇
  2013年   26039篇
  2012年   37530篇
  2011年   40155篇
  2010年   36384篇
  2009年   31772篇
  2008年   32622篇
  2007年   31288篇
  2006年   27434篇
  2005年   21498篇
  2004年   15155篇
  2003年   12207篇
  2002年   9263篇
  2001年   8412篇
  2000年   6294篇
  1999年   2252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322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1篇
  1965年   16篇
  1959年   27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36篇
  1956年   23篇
  1955年   27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常规妇女病普查方法.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五年南京城市普查率在85%以上,而农村普查率出现下降趋势;患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且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年妇科疾病中宫颈糜烂占居首位,宫颈癌、卵巢癌、性病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而乳腺癌呈下降趋势。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应明确规定承担妇女病普查职责的职能机构,规范普查项目及内容,规范妇科疾病的诊治,切实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质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995-2007年37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石蜡组织标本(其中5例为反应性增生性病变,32例为淋巴瘤),依据2001年WHO肿瘤分类标准对32例淋巴瘤标本重新诊断分类.采用IgH、MALT1、bcl-6、c-Mye、bcl-2、CCND1、bcl-10、FOXP1双色分离重排探针、IgH/bcl-2双色融合易位探针和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利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 检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分子遗传学特点.结果 32例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28例(87.5%),滤泡性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60.7%(17/28)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携带分子遗传学异常.其中,IgH基因断裂1例,但未找到与其发生相互易位的伙伴基因;基因3拷贝者16例,其中MALT1基因、bcl-6基因和c-Myc基因3拷贝的发生率分别为25%(7/28)、43%(12/28)和7%(2/28).16例基因3拷贝病例中,两种基因3拷贝合并存在者5例,其中bcl-6基因合并MALT1基因3拷贝者4例,bcl-6基因合并c-Myc基因3拷贝者1例.进一步研究显示,MALT1基因3拷贝者均存在18号染色体三体.2例滤泡性淋巴瘤都携带t(14;18)(q32;q21)/IgH-bcl-2.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均存在遗传学异常,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18号染色体三体,另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IgH和c-Myc基因双断裂.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牛性标本均未见分子遗传学异常.结论 MALT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间期FISH有助于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及淋巴瘤的分类;MALTI基因3拷贝者由18号染色体三体所致;18号染色体三体和bcl-6基因3拷贝(可能为3号染色体三体所致)是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  相似文献   
993.
The monoclonal anti-idiotopic antibodies LCI and 9G4 bind two non-overlapping sets of VH4 encoded antibodies. 9G4 exclusively binds VH4–21 encoded antibodies, while LCI binds antibodies derived from VH4 family gene segments V71-2, V71-4, VH4-18, VH72-I and V2-1. The VH4–21 gene segment is utilized by most cold agglutinin (CA) antibodies with I/i specificity, while antibodies encoded by other VH4 gene segments are associated not with CA disease, but primarily with rheumatoid-factor (RF) activity.
We previously determined that the idiotope to which 9G4 binds in VH4-21-derived antibodies is located in framework region l (FR1). In the present study, by using mutational analysis involving individual framework- and 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 exchanges between VH4-2I- and V71-2-encoded antibodies, we have found that the idiotope to which LCI binds in V71-2-derived antibodies also maps to FR1. The LC1 idiotope is heavy (H)-chain associated, but requires pairing with a light (L) chain for LCI binding. Recombinant antibodies composed of a variety of kappa (k) and lambda L chains paired with either a V71-2 or VH4–21 chain were produced in the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LCI bound all of the k-containing antibodies but did not bind the V71-2-encoded H chain alone nor to the two A-containing antibodies. This experiment demonstrates that not all light chains exert equivalent influence on the conformation of the H-chain idiotop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R1 of VH4-encoded antibodies is immunogenic and suggest a physiological role of FR l during an immune response.  相似文献   
994.
无菌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加入不同终浓度的淫羊藿甙孵育4 h后,加入细菌脂多糖LPS(终浓度20 mg/L)48 h后以MTT法检测其增殖;加药孵育4 h后,分别加入直径1μm和2μm的微球(终浓度1×1010/L),5 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吞噬情况;加入LPS(终浓度20 mg/L)24 h后Griess试剂盒检测巨噬细胞NO的量。结果显示ICA在终浓度1.5、3.0μmol/L时能明显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增殖(P<0.01)和NO的产生,并促进其吞噬微球的功能。提示ICA可能抑制LPS信号转导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增殖,并且通过抑制其活化,下调iNOS有关的炎症因子,使NO减少;对于未活化的巨噬细胞,ICA可能通过上调其吞噬功能,增强固有免疫系统来抵御病原体侵入。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肺组织显微结构及其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为模拟失重时肺组织的适应机制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大鼠-30°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常规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悬吊7 d组(TS7)、14 d组(TS14)及对照组(Con)肺组织显微结构和结构型NOS(cNOS)、诱导型NOS(iNOS)表达.结果 TS7组大鼠出现肺实变、肺水肿、支气管黏膜内淋巴细胞浸润、肺泡内有红细胞及肺泡融合.TS14组大鼠肺病变较TS7组大鼠明显加重,表现为肺泡融合增多、肺泡内更多红细胞和肺泡壁增厚.各组大鼠肺组织cNOS表达区域主要为支气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各组间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iNOS表达在TS7、TS14组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表达显著增多,其中TS14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量高于TS7组.结论 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可能与肺循环iNOS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全脑全脊髓照射仰卧位CT模拟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全脑全脊髓照射仰卧位CT模拟定位技术。方法:7名患者分别躺在真空负压袋固定器上,进行CT模拟定位,打印正侧位数字重建射线彩像(DRR)图,放射治疗前拍摄正侧位定位验证片,测量解剖参考点和射野边界之间的距离。结果:患者左右方向及背腹方向误差在2mm以内。人体上下方向误差在4mm以内;放疗后,患者受照射的皮肤部位均出现色素沉着。结论:仰卧位全脑全脊髓照射CT模拟定位技术可用于俯卧位不合作的患者。  相似文献   
997.
许多重要的细胞过程如信号转导、转运、细胞运动以及多数调节机制均由蛋白-蛋白之间的相可作用介导,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物理上是通过在两个相互作用蛋白之间形成接触面的短残基序列来实现。识别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位点,以及检测相互作用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特异性与强度特异性,是一个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课题,它的应用范围从理性的药物设计到代谢和信号转导网络的分析。虽然有不少准确度不断提高的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来检测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很少有方法能够精确地指出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定残基及其位置,而这些信息是将相互作用数据直接应用于药物开发所必需的。随着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发展,通过研究已知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位点的这些不同特征.出现了一些利用序列与结构信息顶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位点的计算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顶测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位点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的计算方法,包括基于基因组信息的计算方法、基于蛋白质初级序列的计算方法以及基于蛋白复合物结构信息的计算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在过去儿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大多数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现在数据库的不足和实验技术的缺陷对计算预测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公平性评价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要提高蛋白-蛋白相巨作用位点预测的鲁棒性与可靠性,仍要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发表在这里的是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998.
改变在体兔左心室后负荷对其电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改变在体兔左心室后负荷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左心室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改变左心室后负荷,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测定左心室舒张阈值(VDT),相对不应期(RRP),有效不应期(ERP)及其不应期离散和心室纤颤阈(VFT)。结果:逐级增加左心室后负荷(AB级)可使左室空间RRP,ERP离散增加(B级,P<005),VFT降低(B级,P<001);各实验动物均出现室性心律失常(B级);而逐级减小左室后负荷(CD级),心室电生理参数无变化(P>005),各实验动物亦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增加左心室后负荷诱发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室空间不应期离散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在整体水平研究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小鼠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和Foxp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MCMV播散型感染模型,依据主要脏器内病毒滴度,确定感染后28天为本模型急、慢性期界定点。42只模型鼠分别于接种MCMV Smith株后第1、3、7、14、28、45天和60天各处死6只,分离脾细胞;另设42只正常小鼠作为模拟感染对照。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细胞中特异转录因子T-bet、GATA-3和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CMV感染后第3天T-bet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达峰值,与模拟感染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随后下降,第28天后降至模拟感染对照组相当水平;而GATA-3蛋白表达在感染后第3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峰值(P〈0.01),第14天开始缓慢下降,但至第60天仍显著高于模拟感染对照组(P〈0.05);Foxp3蛋白表达在感染后7天明显低于模拟感染对照组,第28天降至最低(P〈0.01),第45天和60天表达明显上调,并显著高于模拟感染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感染急性期,MCMV上调Th1/Th2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蛋白表达;感染慢性期,MCMV诱导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蛋白表达上调,同时显著抑制T-bet和GATA-3蛋白表达,提示CMV诱导Foxp3表达增加可能是其抑制宿主抗病毒免疫,导致慢性持续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我国汉族正常人群凝血因子Vll基因MspI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560名河南汉族正常人群凝血因子VII(FVII)基因R353Q突变的分布情况.结果 我国河南汉族正常人群FVII基因R353Q的RR,RQ,QQ,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864,0.132,0.004;R,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930,0.070;与国外其他种族相比,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日本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5,P>0.05χ2=0.000,P>0.05);RQ及QQ基因型明显低于意大利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6,P<0.01;χ2=16.311,P<0.01);Q等位基因明显低于意大利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28,P<0.01).结论 我国河南汉族正常人群FVII基因R353Q突变的基因型分布不同于国外其它种族,具有种族或地域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