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3篇
  免费   1281篇
  国内免费   736篇
耳鼻咽喉   176篇
儿科学   205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748篇
口腔科学   236篇
临床医学   1570篇
内科学   1088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神经病学   331篇
特种医学   580篇
外科学   1174篇
综合类   379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81篇
眼科学   181篇
药学   1561篇
  14篇
中国医学   1421篇
肿瘤学   50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654篇
  2013年   902篇
  2012年   1287篇
  2011年   1285篇
  2010年   1243篇
  2009年   1054篇
  2008年   1169篇
  2007年   1085篇
  2006年   857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459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8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确定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17的mum基因突变位点,研究藻酸盐合成相关基因在其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并观察PAl7生物被膜形成过程和形态。方法 PCR方法扩增铜绿假单胞菌PA17的mueA基因全长并测序;改良平板培养法建立PA17的生物被膜模型,半定量RT-PCR测定生物被膜形成24h、3d.6d时藻酸盐合成相关基因,algD、algU和algR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时间点的生物被膜形态。结果 PA17的mucA基因第166~333位核苷酸片段缺失,第342位A→G;其藻酸盐相关基因algD和algU均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的第6天表达水平最高,algR在24h表达最高,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上述基因在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17于第6天形成成熟生物被膜,形态为薄膜状。结论 PA17是一株含新型mucA突变基因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其藻酸盐相关基因在生物被膜形成的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生物被膜形态为薄膜状。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究miR-30a-3p与NOD1的靶向关系,及其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和机制。 方法 将细胞分为Ctrl组、H/R组、miR-30a-3p mimic组和miR-30a-3p inhibitor组,经过缺氧复氧处理后,转染相应的miRNA处理细胞,RT-PCR检测miR-30a-3p和NOD1基因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检测miR-30a-3p和NOD1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LDH、CK、MDA、T-SOD水平。 结果 miR-30a-3p表达水平随缺氧复氧处理时间增长而下降,NOD1基因表达水平随缺氧复氧处理时间增长而升高。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中,NOD1 WT+miR-30a-3p mimic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NOD1 WT+NC组。与Ctrl组比较,H/R组miR-30a-3p基因表达水平、细胞活性、T-SOD水平降低,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DH、CK、MDA水平、细胞凋亡率升高;与H/R组比较,miR-30a-3p mimic组miR-30a-3p基因表达水平、细胞活性、T-SOD水平升高,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DH、CK、MDA水平、细胞凋亡率降低,miR-30a-3p inhibitor组miR-30a-3p基因表达水平、细胞活性、T-SOD水平降低,NOD1、p-RPI2、p38 MAPK、NF-κB(p65)、cl-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LDH、CK、MDA水平、细胞凋亡率升高。 结论 miR-30a-3p可靶向作用于NOD1,缓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造成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考察初中生自我认同对即时通讯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即时通讯服务偏好问卷、自我认同问卷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即时通讯服务偏好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自我认同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自我认同对即时通讯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对于高自我认同者,即时通讯不能够显著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而对于低自我认同者,即时通讯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结论:自我认同完成能够减缓即时通讯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正向关系,对个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分析和探讨放射卫生机构在核辐射卫生应急体系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比发现,核辐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多由取得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甲级)资质或放射性疾病诊断机构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任务。放射卫生机构在平时工作中积累的辐射监测、污染检测、剂量估算、健康效应评价等技术能力可在核辐射卫生应急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能力建设的“平急结合”。建议各级放射卫生机构继续发挥自身所长,通过参加放射卫生监测项目的机会提高自身能力,并积极参与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检测能力考核,为核辐射卫生应急工作做好人才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运用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ICD-PU(V2.0)的条目进行分析与评价,为量表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QLICD-PU(V2.0)对1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测评,采用经典测量理论中的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同时应用项目反应理论中的Samejima等级反应模型计算每个条目的难度、区分度系数和信息量,来评价QLICD-PU(V2.0)量表条目的质量。结果 经典测量理论结果提示QLICD-PU(V2.0)共性模块中变异法计算在总的41个条目中条目标准差小于0.90的有7个; 在总的41个条目中有9个条目与其所在领域的相关性比较低; 项目反应理论结果显示所有条目的区分度较好,取值范围均在1.01~1.69; 在总的41个条目中33个条目的难度系数取值范围在-3.94~3.70,且随着难度等级(B1→B4)的增加呈现出单调递增的趋势; 共性模块条目的平均信息量均较好,特异模块的平均信息量不太理想。结论 QLICD-PU(V2.0)量表所有条目区分度,大部分条目的难度以及共性模块平均信息量比较好,量表具较好的信度,但仍然有部分条目有待进一步修订并验证效果。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成都市非EV - A71手足口病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病案管理系统,收集2018—2021年手足口病住院病人信息。采用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血清型患者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 310例手足口病患者,直接医疗费用中位数为4 187元。秩和检验结果显示,CV - A10患者的住院天数、重症的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 4.40, - 3.59; P<0.05);CV - A16患者的住院天数、高热的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 4.90, - 2.51; P<0.05);CV - A6患者的性别、住院天数、并发症、重症、支付方式的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 2.81, - 13.54, - 4.00, - 4.28;H = 13.65; P<0.05);其他肠道病毒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重症、支付方式的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 7.46, - 3.25, - 2.45;H = 13.14;P<0.05);混合感染患者高热的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 2.40, 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除混合感染外,住院天数是所有患者费用的影响因素。在CV - A10、CV - A6和其他肠道病毒中重症患者的费用更高;在CV - A6和其他肠道病毒中有并发症的患者费用更高。高热是混合感染患者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成都市非EV - A71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的病毒血清型不同,费用的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中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为防控中学生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大连市城市和农村中学生共3 470名,使用学生健康行为调查表及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中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 结果 中学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4.12%,肯定有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6.22%。遭受校园欺凌(OR = 2.748,95%CI:2.257~3.346)、被家长打骂(OR = 2.025,95%CI:1.679~2.433)、学段(职高:OR = 1.883,95%CI:1.286~2.758;高中:OR = 1.242,95%CI:1.001~1.541)、上网时间越长(≥3 h:OR = 1.773,95%CI:1.366~2.302;2~<3 h:OR = 1.525,95%CI:1.190~1.954)、女生(OR = 1.352,95%CI:1.141~1.603)、农村地区(OR = 1.351,95%CI:1.126~1.622)均是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的危险因素;体育课时数多(2 节:OR = 0.685,95%CI:0.504~0.931;≥3 节:OR = 0.583,95%CI:0.425~0.799)、睡眠时间充足(OR = 0.676,95%CI:0.562~0.812)都是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的保护因素;基于以上影响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C - index = 0.700,95%CI:0.680~0.721)和准确度(Hosmer - Lemeshow检验χ2 = 2.885,P = 0.941)。 结论 遭受校园欺凌、被家长打骂、职高或高中、上网时间越长、女生、来自农村地区、体育课时数少、睡眠时间不足的中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可以利用列线图直观、有效地预测中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高危群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坤宁颗粒发挥抗凝血活性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HPLC-Q-TOF-MS/MS)对坤宁颗粒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检测条件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乙腈(A)-2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22%A;5~10 min,22%~30%A;10~15 min,30%~95%A;15~20 min,95%~5%A;20~30 min,5%A),流速0.2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1μL;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检测模式。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化学成分的靶点与异常子宫出血(AUB)的靶点进行交互分析,利用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10批坤宁颗粒的指纹图谱,采用血液凝固法及纤维蛋白原平板法测定坤宁颗粒的抗凝血活性,建立其谱效关系;选择拓扑分析与谱效关系中共有的成分作为Q-Marker,并对其...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建昌帮砂仁陈皮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差异代谢物和苷类分解产物还原糖的相对含量变化,为揭示该特色品种的炮制原理奠定基础。方法:以建昌帮砂仁陈皮制熟地黄的0~54 h炮制过程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检测其次级代谢产物,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 min,1%~3%B;1~10 min,3%~9%B;10~15 min,9%~12%B;15~22 min,12%~18%B;22~31 min,18%~24%B;31~35 min,24%~100%B;35~36 min,100%~5%B;36~40 min,5%~1%B;40~45 min,1%B),柱温40℃,进样量3μL,流速0.3 mL·min-1;运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扫描并采集MS数据,扫描范围m/z 50~1 250,利用PeakView 1.2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文献信息及化学成分数据库对砂仁陈皮制熟地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MS数据通过MarkerView 1.2归一化处理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找出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造模特点,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制备的规范化提供参考,为该病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基础。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及PubMed数据库获取近十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实验文献,归纳实验动物种类、造模方式、给药剂量、给药方案、成模标准及检测指标,应用Excel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应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运用Cytoscape 3.6.1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升级。结果:共纳入文献281篇,建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多选用SD大鼠或BALB/c小鼠,造模方式多选用医源性诱导,造模药物以环磷酰胺为主,成模标准多选用动情周期紊乱,检测指标多选用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及动情周期以从多方面综合评价模型。结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动物实验多选用SD大鼠,以环磷酰胺首次腹腔注射给药50 mg·kg-1,第2天起以8 mg·kg-1·d-1维持14 d诱导造模,具有简便易行、成模率高且符合疾病发生过程等优点,可为该病基础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