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80篇 |
免费 | 1077篇 |
国内免费 | 7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8篇 |
儿科学 | 196篇 |
妇产科学 | 168篇 |
基础医学 | 1758篇 |
口腔科学 | 123篇 |
临床医学 | 1652篇 |
内科学 | 2208篇 |
皮肤病学 | 170篇 |
神经病学 | 685篇 |
特种医学 | 51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343篇 |
综合类 | 1594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607篇 |
眼科学 | 325篇 |
药学 | 1235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563篇 |
肿瘤学 | 14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3篇 |
2023年 | 272篇 |
2022年 | 478篇 |
2021年 | 588篇 |
2020年 | 474篇 |
2019年 | 469篇 |
2018年 | 443篇 |
2017年 | 366篇 |
2016年 | 379篇 |
2015年 | 586篇 |
2014年 | 702篇 |
2013年 | 678篇 |
2012年 | 910篇 |
2011年 | 931篇 |
2010年 | 602篇 |
2009年 | 501篇 |
2008年 | 598篇 |
2007年 | 654篇 |
2006年 | 633篇 |
2005年 | 587篇 |
2004年 | 406篇 |
2003年 | 384篇 |
2002年 | 340篇 |
2001年 | 261篇 |
2000年 | 306篇 |
1999年 | 331篇 |
1998年 | 199篇 |
1997年 | 220篇 |
1996年 | 200篇 |
1995年 | 158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104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60篇 |
1986年 | 53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17篇 |
1976年 | 15篇 |
1975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Purpose
Observe 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location of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es (ICL) following their use to correct high myopia.Methods
A total of 127 patients (242 eyes); 64 females (50.3%) and 63 males (49.7%)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ICL V4 implantation and mean spherical equivalent −9.08±2.04 diopters (D). Panoramic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was utilized to observe anterior segment morphology and ICL location at various follow-up periods (1 week preoperative, followed by 1, 3, 6, and yearly postoperative).Results
Twenty-eight ICL eyes (11.2%) were noted to have abnormal postoperative positioning. The central vault of 12 eyes was too high with ICL decentration, mean central vault 1.14±0.39 mm; 10 eyes were too low but without ICL decentration, mean central vault 0.13±0.11 mm. The remaining subjects were only ICL decentration without abnormal central vault, mean central vault was 0.54±0.28 mm.Conclusions
This study shows the abnormal characteristics regarding ICL locations. The ICL dislocation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the central vault. The ICL dislocation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severa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anoramic UBM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imaging means to observe the ICL positioning and its stability after implantable surgery. 相似文献992.
为克服逆转录病毒中内部启动子对插入外源基因表达的干扰,将人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插入双拷贝载体N2A的3'LTRU3区上的多克隆位点,酶切鉴定后将重组质粒用电击转导法转入Psi-2嗜单性包装细胞系,经G-418选择压力,两周后挑出阳性克隆,测定感染滴度后转染NIH3T3细胞,选择挑出抗性克隆,测定G-CSF表达量,最高达53.3U/106细胞。Southern印迹和Northern印迹分析证明嵌合的目的基因在感染细胞中通过基因复制而转染到5'LTR的转录单位之外并且在染色体DNA中稳定整合,复制产生两个拷贝,在3'LTR和5'LTR中各有一个基因。 相似文献
993.
994.
用人食管癌Eca109、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和艾氏腹水癌(EAC)小鼠检测了马氏钳蝎 蝎毒(SVC)体外、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SVC的浓度为0. 017 mg/L,处理Eca 109细胞24、 48、72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35. 6%、39. 5%、36, 9%;MTT显色法表明,SVC浓度为0. 017、 0.034、0.085 mg/L时,对Eca109细胞的毒性作用分别达 63%、56%、59%。 SVC对体外培养的 HeLa细胞作用不明显。 SVC腹腔注射于EAC小鼠,其剂量为每kg体重 0. 1、0. 3 mg,连续给药 10 d,EAC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 52.0%、54.4%,差异显著(P<0. 05);在停药第 10 d时,EAC小 鼠的体重抑制率亦有明显差异。结果证明:SVC对Eca 109细胞和EAC小鼠有抑制作用,对HeLa 细胞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14例HBV-DNA阳性患儿的家庭成员23人进行血清学检测,并收集22例正常人血清为对照组。23例家庭成员中HBV-DNA阳性率为34.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4.5%(1/22),P<0.01。HBV-DNA阳性率在患儿的双亲为40%(4/10),而在其祖父母辈为33.33%(3/9),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存在双亲或祖父母辈与患儿间的易感性相似。 相似文献
996.
以内毒素休克狗作为急性心肌损害的动物模型,从心肌中提纯肌球蛋白轻链(MLC)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根据酶动力学分析法研究急性损害对MLCK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此种状态下狗心肌MLCK活性显著降低,推测MLCK活性降低导致可磷酸化轻链(PLC)磷酸化的磷酸酶相对占优势,磷酸化型P-LC向去磷酸化型转变。 相似文献
997.
低分子生物抗癌物质结合中药有效成分抗白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615可移植性白血病细胞经冻融,离心处理后,其上清液注入小鼠体内可诱导产生低分子生物抗癌活性物质。当其作用于L615白血病小鼠后,可使33%的小鼠平均生存期由6d延长到150d,平均生命延长率达到2527.8%。用IL─2/LAK细胞作用后的白血病小鼠,其平均生存期仅延长到11d。在上述基础上,分别将中药有效成份小蘖胺、黄芪多糖和当归多糖同低分子抗癌物质有机地配合作用于白血病小鼠后,有75%的小鼠生存期达到了275d,生命延长率提高了2061%。外周血及脏器组织未发现典型的白血病细胞侵润,骨髓细胞中19号染色体上Bj白血病携带频率由对照组的47.5%下降到0。此外,小蘖胺,黄芪多糖和当归多糖皆在不同程度上诱导小鼠脾脏细胞活化产生LAK细胞。在体外实验中,其LAK细胞对 ̄(125)I标记的白血病细胞的最大杀伤活性与IL-2在体外诱导产生的LAK细胞活性相比较,可达到IL─2剂量提高20倍时产生的杀伤效应。同时上述中药有效成分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小鼠肝胆组织SOD活性显著增强,阻遏了环磷酰胺对SOD的抑制作用,逆转了环磷酰胺对正常脾脏免疫细胞的抑制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人源性抗HBsAg单克隆抗体Fab片段的制备及其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人源性重组HBsAg抗体Fab片段。方法:采用固相HBsAg,从已建立的性抗体组成文库中筛选针对HBsAg的抗体子文库,并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反复冻融细菌获得可溶性Fab片段。制备羊抗人IgGFab抗体亲和层析柱,纯化Fab片段,。SDS-PAGE及点印迹法分析纯化后Fab片段的纯度及HBsAg的能力。结果:蛋白印迹显示转化的细菌内有可溶性Fab片段的表达。纯化后的Fab片段达免疫纯,并 相似文献
999.
合成了14个N-酰化苄基四氢异喹啉化合物,并选择其中10个化合物做了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体外试验,结果发现多数均具有一定的活性,为今后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00.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回收覆盖脆性X位点的酵母人工染色体YAC209G4中475kb片段,经MboⅠ完全酶解为平均长度400bp的片段,与pBSⅡKS质粒载体重组,共得到3500个重组作,筛选出60个含单拷贝序列插入片段的克隆。经序列测定,并与基因数据库分析比较,其中28个序列被基因数据库接受为新的序列标签位点,GenBank收录号为U26560-U26587。根据其中3个新序列标签的核普酸顺序设计PCR引物,在人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相应的特异片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