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92篇
  免费   2066篇
  国内免费   1397篇
耳鼻咽喉   123篇
儿科学   235篇
妇产科学   194篇
基础医学   1838篇
口腔科学   412篇
临床医学   2407篇
内科学   2375篇
皮肤病学   161篇
神经病学   844篇
特种医学   8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966篇
综合类   3991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453篇
眼科学   600篇
药学   1942篇
  21篇
中国医学   1339篇
肿瘤学   1575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826篇
  2021年   1110篇
  2020年   824篇
  2019年   630篇
  2018年   607篇
  2017年   646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820篇
  2014年   1083篇
  2013年   1114篇
  2012年   1743篇
  2011年   1752篇
  2010年   1221篇
  2009年   1066篇
  2008年   1205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891篇
  2004年   666篇
  2003年   699篇
  2002年   580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8篇
  1973年   6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天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ymMap、PharmMapper、GEO、GeneCards等多个数据库获取天麻活性成分及AD疾病相关靶点。运用STRING、DAVID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天麻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并将其与GEO数据库筛选的关键靶点导入CB-DOCK2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通过BioGPS数据库查询了解交集靶点在人体各组织、部位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得到的27个天麻活性成分与AD疾病共有176个交集靶点,靶点遍及人体肝、心、肺、胰、肾、全血、全脑等组织,靶点基因功能偏向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等。天麻可能通过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叉形头转录因子O(FoxO)、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通路相关的靶标起到治疗AD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天麻治疗AD的关键成分4-(4?-羟基苄氧基)苄基甲基醚、N6-(4?-羟基苄基)腺嘌呤核苷、巴利森苷J等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整合素β3(ITGB3)、纤连蛋白1(FN1)、E3泛素蛋白连接酶(CBL)、酪氨酸蛋白磷酸酶非受体1型(PTPN1)有较好的结合力,N6-(4?-羟基苄基)腺嘌呤核苷表现最好。结论 天麻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参与调控PI3K-Akt通路的相关靶点,同时调节肝、心、肺等器官正常运转,从而实现治疗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糖尿病胃轻瘫(DGP)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这影响糖尿病的治疗。中药治疗DGP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降低现有药物不良反应,辅助控制血糖。现代医家多利用辨证分型组方、经方验方及中成药进行辨病辨证治疗相结合,运用单味药、药对、中药提取物进行个体化治疗。现通过概述中药的多种组方思路,总结其优势,并对中药治疗DGP的现状进行思考与总结,以期中医药治疗DGP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3.
王红洁  王科  余水祥  马云桐 《中草药》2023,54(13):4278-4285
目的 为提高人工种植天麻的质量,基于Group-Lasso变量筛选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天麻品质形成的关键因子。方法 基于Group-Lasso法,对2007—2022年天麻质量研究文献中天麻素含量及产地环境变量等数据进行变量筛选,并在筛选出的变量基础上建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及计算变量重要性得分。结果 最终选择了产区、生长状况、种质类型、产地气候类型、产地土壤类型、最热月均温、产地年降水量、产地年日照时数和无霜期9个变量,基于被选变量与天麻素含量建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模型的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0.103 2和14.08%,特征重要性排序显示天麻素含量的最大影响因素是产地年降水量,其次是产地土壤类型、无霜期和产地年日照时数。结论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有相对较低的误差和较高的预估精度,更适合用于对天麻种植环境的分析和天麻素含量的估算,为人工种植天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病人使用急诊内镜检查及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行急诊内镜检查以及内镜下治疗的28例病人资料。结果28例病人包括直肠癌术后15例、左半结肠癌术后3例及右半结肠癌术后10例。上述病例均完成急诊内镜检查并接受内镜下止血治疗。仅1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出血病人因合并吻合口漏经内镜下止血效果不佳,最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余27例吻合口出血病人均经过内镜止血成功。所有病例住院期间无再发出血,内镜诊疗并未导致术后吻合口漏及穿孔。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急诊内镜检查及止血的方案,不增加吻合口出血、穿孔及漏等风险。术后急诊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明显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再手术率。在病人出血后8 h内行急诊内镜是非常关键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医院-家庭康复模式的优势.方法 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收治的80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互联网+医疗"模式组(观察组)与传统医疗模式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医疗"康复治疗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腰腿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治疗后6个月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腰部及腿部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腰腿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7.50%,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医院-家庭康复模式能缓解临床症状,获得较好的疗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该模式为传统医疗模式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线粒体活性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条件培养基修复受损成骨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培养HUMSCs及制作其条件培养基,建立成骨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组:无血清DMEM培养基组、晚期氧化蛋白(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s)刺激组、常规培养基组、条件培养基组,培养1 h后用流式细胞仪以及Mito Tracker Red分析成骨细胞凋亡率、线粒体活性,并用蛋白-凝胶成像法(western-blot,WB)分析Caspase-3凋亡蛋白表达差异,从而评价HUMSCs条件培养基对遭受氧化损伤的成骨细胞的保护、修复、逆转作用,以及线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HUMSCs条件培养基可以增加氧化应激作用下成骨细胞内线粒体活性;HUMSCs条件培养基可降低成骨细胞凋亡率,减少Caspase-3凋亡蛋白表达。结论HUMSCs条件培养基通过缓解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导致的线粒体功能与结构损伤,并下调Caspase-3凋亡蛋白的表达,抑制OB凋亡。  相似文献   
137.
目的锯齿状腺瘤被公认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锯齿状通路被认为是可以独立发展成结直肠癌的重要通路,但目前对于锯齿状腺瘤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还知之甚少。本文旨在分析锯齿状腺瘤在结直肠中的分布特点及潜在恶变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肠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锯齿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病理类型病变的患者。总结锯齿状腺瘤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在28730例行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311例(1.08%)锯齿状腺瘤患者,共发现锯齿状腺瘤372枚。按WHO分类,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22枚(5.9%),传统锯齿状腺瘤84枚(22.6%),未分类锯齿状腺瘤266枚(71.5%)。病理结果显示:无异型增生病变106枚(28.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228枚(61.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38枚(10.2%)。病变长径<10 mm有204枚(54.8%),≥10 mm有168枚(45.2%);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238枚(64.0%),右半结肠134枚(36.0%)。内镜下大体分型:扁平型16枚(4.3%),无蒂型174枚(46.8%),亚蒂型117枚(31.5%),带蒂型59枚(15.9%)。窄带成像国际结直肠内镜(NICE)分型:Ⅰ型85枚(22.8%),Ⅱ型280枚(75.3%),Ⅲ型4枚(1.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大小、病变位置、病变部位及不同WHO分类与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有关(均P<0.05);不同NICE分型的锯齿状腺瘤,其恶变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径≥10 mm(OR=6.699,95%CI:2.843~15.786)以及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OR=2.657,95%CI:1.042~6.775)是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锯齿状腺瘤主要位于左半结直肠,当病变长径≥10 mm或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时,易发生恶变。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经尿道国产1470nm激光汽化术治疗<30g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远期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我院45例<30g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URP组20例,1470 nm激光组25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4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2.6个月(9~16个月)。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和IPSS、RUV、Qmax和QOL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P组和1470 nm激光组患者术后3个月IPSS、RUV、Qmax和QOL均较术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70 nm激光组患者手术时间([48.6±13.6)min vs(56.8±11.7)min,P=0.038]、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0.8±0.5)d vs(1.5±0.9)d,P=0.001]、导尿管留置时间([2.7±0.6)d vs(4.7±0.9)d,P<0.001]和住院时间([4.2±1.2)d vs(5.2±1.9)d,P=0.036]较TURP组患者明显缩短,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变化更小([5.5±2.4)g/L vs(11.6±2.7)g/L,P<0.01]。随访发现TURP组有2例出现尿道狭窄,1470 nm激光组无尿道狭窄病例发生。结论经尿道国产1470 nm激光汽化术治疗<30 g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与传统TURP比较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无尿道狭窄并发症发生,为BPH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9.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 PEEK material‐based external fix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with non‐transarticular external fixation.MethodsThere were 48 patients in this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s used: the PEEK group and the titanium group. Wrist dorsiflexion, palmar flexion, pronation, supination, radial deviation, ulnar deviation, grip strength of the palm on the affected side, kneading force, 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 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 score, operation time, frequency of fluoroscopy procedures, and X‐ray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unctional recovery was evaluated at the last follow‐up according to the wrist joint evaluation criteria.ResultsThe baseline data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age, sex, fracture types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results of DASH, grip strength, and recovery of pinch force and wrist function (dorsiflexion, clavicle, ulnar deviation, deviation, pronation, and supination) (P > 0.05). Normal limb function was achieved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t an average of 6 weeks after surgery,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X‐ray examination radial height (10.60 ± 1.59 vs 11.00 ± 1.53, P = 0.687), radial inclination (1.11 ± 0.24 vs 1.12 ± 0.24, P = 0.798), volar tilt (10.33 ± 2.13 vs 10.00 ± 2.08, P = 0.660), ulnar variance (20.87 ± 3.00 vs 20.38 ± 3.04, P = 0.748), and step‐off persistence (1.73 ± 0.69 vs 1.68 ± 0.72, P = 0.42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However, the operation time (54.80 ± 12.20 vs 85.23 ± 15.14, P = 0.033) and number of fluoroscopy procedures (36.93 ± 6.89 vs 64.77 ± 9.74, P = 0.000) in the PEEK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titanium group.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itanium external fixator, the PEEK composite external fixator has advantages, such as a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fewer fluoroscopy procedures when used to treat different types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相似文献   
140.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Heavy metals pollution and salinization of soil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agricultural soil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