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1篇
  免费   776篇
  国内免费   495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36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473篇
口腔科学   179篇
临床医学   794篇
内科学   615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91篇
特种医学   333篇
外科学   491篇
综合类   214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94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942篇
  9篇
中国医学   767篇
肿瘤学   34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720篇
  2010年   704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早期模型肺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NS对照组为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12 h后取材,LPS1组、LPS2组为气管内滴注LPS 1.0 ml/kg(浓度为100μg/ml)后分别于12 h,24 h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LPS2组大鼠肺组织TGF-β1的表达(140.081±21.854)较LPS1组(45.157±29.443)明显升高(P<0.05),并且两个损伤组(LPS1组、LPS2组)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7.175±3.686)(P<0.05)。肺组织HE染色显示肺损伤24 h与12 h相比肺泡间隔增厚,间质增生,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浸润等表现明显增强。结论:ALI早期,TGF-β1诱导胶原合成可能在ALI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血骨碱性磷酸酶、尿锌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北京金城高科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和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尿锌半定量快速检测实验盒”。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就诊的178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和170例对照儿童进行了骨碱性磷酸酶和尿锌检测。结果观察组儿童骨碱性磷酸酶(≥250IU/L)比对照组儿童高出38.0%,尿锌(<20ug/d1)高出47.6%。结论社区门诊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学龄儿童要常规检测骨碱性磷酸酶和尿锌,以便及早防治可能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83.
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与早期喂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与婴儿早期喂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40例3~6岁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按性别、年龄1∶1配对的4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血浆瘦素水平检测,并通过查询儿保门诊记录及询问母亲或主要扶养人确定婴儿6个月内喂养方式及断奶月龄。【结果】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2 2.2 6±2.3 0)μg/L]显著高于正常儿童[(3.3 6±0.2 3)μg/L](P<0.001);肥胖组儿童在婴儿早期的母乳及混合喂养率(30.0%)明显低于正常组(80.0%)(P<0.001)。喂养方式与血浆瘦素的关系显示,母乳及混合喂养组血浆瘦素水平[(10.22±1.56)μg/L和(11.30±1.28)μg/L]均较人工喂养组[(15.19±1.15)μg/L]降低(P<0.05),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血浆瘦素水平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婴儿期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期血浆瘦素水平,有助于预防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糖蛋白抗原72-4(CA72-4)、单抗MG7相关抗原(MG7Ag)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PGⅠ、CA72-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MG7Ag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含量并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及正常人做对比,分析三种指标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PGⅠ含量为(35.79±11.16)ng/m l明显低于各对照组,CA72-4含量为(5.91±2.54)U/m l、MG7Ag含量为(7.09±4.56)U/m l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PGⅠ、CA72-4、MG7A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39.39%,51.52%;联合检测阳性率PGⅠ+CA72-4为57.58%,PGⅠ+MG7Ag为69.70%,CA72-4+MG7Ag为72.73%,PGⅠ+CA72-4+MG7Ag为78.79%。结论血清PGⅠ、CA72-4、MG7Ag与胃癌诊断及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转移及预后;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胃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IL-13及总IgE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和Pharmacia UniCAP检测系统检测88例6~14岁的哮喘缓解期和4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IL-13与总IgE水平。结果哮喘缓解期儿童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血清IL-13水平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U=3.93 P<0.01);血清总IgE水平仍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U=10.52 P<0.01)。血清IL-13水平与总Ig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685 P>0.05)。结论哮喘缓解期变态反应性炎症持续存在,血清高质量浓度的IL-13和IgE与哮喘的免疫病理相关。  相似文献   
86.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HLA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HLA-DRB1的相关件。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SSP)对7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82例健康儿章进行HLA-DRB1基因分析,患儿的年龄为1~14岁,平均6.5岁。HLA-DRB。有19个等位基因,包括DR1-DRw18、DRw52和DRw53。计算各个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危险性比值比OR值;并进行卡方检验,筛选有意义基因。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HLA-DRB1^*9的基因频率为10.8%;HLA-DRB1^*10为11.5%;HLA-DRB1^*1为1.92%。以上3个基因型住疾病组与正常组之间进行卡方检验,x^2值分别为4.39、4.44、6.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其余16个位点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与对照组间进行逐个等位基凶比较,计算比值比OR结果HLA-DRB1^*1的OR值为0.25;HLA—DRB1^*9的OR值为2.58;HLA-DRB1^*10的OR值为2.43。结论HLA-DRB1^*9和HLA-DRB1^*10可能是汉族小儿哮喘的易感基因;而HLA-DRB1^*1可能为保护件基因。  相似文献   
87.
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在产科门诊诊断为高危妊娠的孕妇57例作为研究组,并于孕35周以后用远程胎儿监护终端部分(以远程胎儿监护结合胎动计数进行家庭自我监护),随机选择同期高危妊娠孕妇58例,在家中以胎动计数结合门诊常规NST检查作自我监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NST异常和围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研究组57例孕妇中,NST异常21例,检出率为37%,对照组58例,NST异常11例,检出率为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58例中,发生围生儿不良预后27例,发生率为47%,研究组57例中发生围生儿不良预后12例,发生率为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远程胎儿监护对高危妊娠的监测,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等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高危妊娠孕妇的自我监护和管理开辟了一条有效、实用、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88.
目的:构建人源日本血吸虫Fab抗体库,筛选出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3名晚期血吸虫患者切除的脾脏为源,构建人源日本血吸虫Fab抗体库。并以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成虫抗原(SWAP)免疫鼠血清IgG包板进行筛选,经ELISA鉴定后,对阳性克隆进行可溶性表达。结果:构建了人源日本血吸虫Fab抗体库,库容为4.3×106,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插入片段为Fab基因片断。经过5轮筛选后,从富集的次级抗体库中随机挑取60个克隆,用ELISA法鉴定得到4个可与免疫鼠血清(Ab1)特异性结合,而不与SEA及SWAP结合的单克隆抗体(A3、B6、C4、C17),其中B6经SDS-PAGE电泳显示插入片断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人源日本血吸虫Fab抗体库,并从中获得人源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B6,为研制用于人体血吸虫病免疫预防的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目的:克隆MAGE-1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及鉴定。方法: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从原发性肝癌的细胞中扩增MAGE-1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在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重组克隆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的蛋白以His亲和柱层析纯化,并用Dot-blot和Western-blot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经RT-PCR扩增出930bp基因片段,经测序分析后的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报道序列同源程度达98%,构建含重组表达载体PET32-M1的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纯化,MAGE-1蛋白浓度为0.48mg/ml,经Dot-blot和Western-blot检测,纯化蛋白可以与商业化的驴抗MAGE-1的多抗结合。结论:成功扩增了肝细胞肝癌中的MAGE-1基因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了原核表达与鉴定,为进一步研究MAGE-1基因的功能和研制有临床价值的全人抗MAGE-1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对聚醚醚酮/二苯砜、聚醚醚酮/二苯酮所组成聚合物/稀释剂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醚醚酮多孔膜,探讨了制备具有耐高温、耐溶剂的聚醚醚酮多孔膜的可能性,对聚合物/稀释剂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并研究了聚合物的含量对成膜多孔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