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514篇 |
免费 | 8020篇 |
国内免费 | 489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01篇 |
儿科学 | 1462篇 |
妇产科学 | 370篇 |
基础医学 | 4701篇 |
口腔科学 | 1469篇 |
临床医学 | 10171篇 |
内科学 | 6698篇 |
皮肤病学 | 855篇 |
神经病学 | 1967篇 |
特种医学 | 3172篇 |
外科学 | 7446篇 |
综合类 | 22786篇 |
现状与发展 | 26篇 |
预防医学 | 10305篇 |
眼科学 | 883篇 |
药学 | 9499篇 |
138篇 | |
中国医学 | 8197篇 |
肿瘤学 | 33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103篇 |
2023年 | 1197篇 |
2022年 | 2595篇 |
2021年 | 3095篇 |
2020年 | 2761篇 |
2019年 | 1485篇 |
2018年 | 1739篇 |
2017年 | 2208篇 |
2016年 | 1669篇 |
2015年 | 3016篇 |
2014年 | 3968篇 |
2013年 | 5226篇 |
2012年 | 7400篇 |
2011年 | 7768篇 |
2010年 | 7323篇 |
2009年 | 6485篇 |
2008年 | 6682篇 |
2007年 | 6458篇 |
2006年 | 5825篇 |
2005年 | 4669篇 |
2004年 | 3176篇 |
2003年 | 2530篇 |
2002年 | 1864篇 |
2001年 | 1752篇 |
2000年 | 1390篇 |
1999年 | 454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0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肋间神经压榨止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压榨肋间神经对开胸术后切口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建立家兔肋间神经压榨损伤模型,观察病理改变及修复过程,寻找出可供临床应用的最佳压榨程度。按此过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1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压榨组(A组),压榨+药物浸润组(B组)和对照组。A组在关胸前常规钳夹切口及其上下各一肋间以及放置引流管的肋间神经根部,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术后切口疼痛及度冷丁使用情况;B组在A组的基础上将布吡卡因5ml浸润引流管处的肋间神经干;对照组未行钳夹或药物浸润止痛。B组和对照组的其他处理同A组。三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3,7,15和30d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随着钳夹程度的加大神经轴索髓鞘的病理损害逐渐加重,但4~6周后均恢复正常;将血管钳锁至第3牙,维持60s能够有效止痛。临床应用中A组、B组止痛效果极为满意,术后3d内镇痛优良率分别为97.1%和98.6%,对照组为0%,A组、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0.001);A组和B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97)。度冷丁用量A组为40.20±4.12mg,B组为35.42±3.31mg,对照组为135.10±8.17mg,A组、B组度冷丁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75)。结论钳夹肋间神经操作方法简单,止痛迅速而持久,可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总结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不同的途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和结果。方法采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经耻骨固定(In—Fast)技术治疗3例,用经腹壁固定(TVT和IVS)技术治疗13例。结果绝大多数病人均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复发。但TVT组有1例排尿不畅,3个月后剪断吊带后变为轻度尿失禁。In-fast组有1例性交不适伴阴道分泌物增加。结论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吊带进行悬吊技术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手术方式。经耻骨固定技术和用经腹壁固定技术这两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去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993.
超声观察绝经后长期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对子宫、卵巢和乳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HRT)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卵巢和乳腺的影响。方法52例绝经后妇女,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为利维爱组和雌孕激素组,分别给予小剂量激素利维爱或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替代治疗,用药时间5~31年,采用经阴道超声及高频超声观察子宫、卵巢和乳腺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利维爱组和雌孕激素组妇女的子宫体积、内膜厚度、双侧卵巢面积、双侧乳腺厚度及导管宽度均大于对照组,其中利维爱组和雌孕激素组内膜厚度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雌孕激素组的子宫体积和乳腺腺体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种用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乳腺结构改变方面,小叶增生型中利维爱组和雌孕激素组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5);导管增生型中仅雌孕激素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HRT能够延缓子宫、卵巢和乳腺的萎缩进程,子宫体积、内膜厚度、双侧卵巢面积及乳腺腺体层厚度均大于对照组;不同的用药方案对上述靶器官的影响有所不同;小剂量HRT对发生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危险性无明显影响;在应用HRT过程中,运用超声检查监测子宫、卵巢和乳腺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在135例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病人中,61例(45.2%)采用了肝切除术(研究组),74例术中未采用肝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8.4%)高于对照组(85.1%)(P<0.05),残石率(9.8%)低于对照组(29.7%)(P<0.01),而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年和5年随访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4.2%和89.1%)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3.3%和68.6%)(P<0.01和P<0.05)。结论:应用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好于对照组病例。 相似文献
995.
乳腺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中肌上皮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肌上皮细胞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及乳腺癌中的变化。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正常乳腺组织、Ⅰ级一般性增生和Ⅱ级、Ⅲ级不典型增生乳腺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肌动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电镜观察肌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和Ⅰ级一般性增生乳腺组织中肌动蛋白只在肌上皮细胞中表达,在上皮细胞中未见表达; 而Ⅲ级不典型增生及乳腺癌组织上皮细胞中肌动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7/10)和90%(9/10),明显高于Ⅱ级不典型增生的10%(1/10),P<0.01。乳腺不典型增生时肌上皮细胞数目增多,排列紊乱,电镜下可见: ①细胞表面的棒状突起消失; ②Ⅱ、Ⅲ级不典型增生时胞浆内的肌微丝和吞饮小泡减少; ③细胞核增大,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多。结论 乳腺不典型增生时肌动蛋白表达的变化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肌上皮细胞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ͷ��Һ�Լ����е�Ӧ��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蒋宏传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2):74-75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症状之一,是乳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通过对病变乳管的检查,可以发现极早期乳腺癌。乳管镜的临床应用,创立了乳头溢液而无肿块的乳管内微小病变的内镜诊断法,为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 乳管镜的发展及分类1988年,Teboul首先用外径为17mm的硬性内镜,在超声探头的引导下成功地观察到了乳腺导管腔,开创了乳腺导管内镜检查的先河[1]。1989年Makita对Teboul的硬管内镜进行改良,使其外径缩小为125mm,并首先成功的对16例乳管内的病灶进行了非直视下的活检[2]。同年8月纤维乳管内镜问世,使其外径缩小到… 相似文献
997.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4年间7例腹部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体胖,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腹痛和呕吐,腹部体征相比较轻;有2例甚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部X线检查均提示肠梗阻;4例腹部CT检查,其中3例提示本病;6例术前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7例患者均予以手术探查,分别切除长度不一的坏死小肠段。2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其中1例因严重营养不良,衰竭死亡。4例术后反复出现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髂静脉血栓,需出院后长期服用肠溶阿斯匹林或华法令钠。结论 术后早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无何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极易误诊。治疗方面应强调及时地剖腹探查并配合使用全身性的抗凝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998.
食管癌切除术后不同重建途径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了解食管癌切除术后经不同径路重建,发生吻合口瘘的情况;探讨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后,经胸骨后胃代食管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1105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229例经左胸行胸内吻合(A组),716例经右胸食管床胃代食管行颈部吻合(B组),160例予以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经胸骨后行颈部吻合(C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径路的3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情况。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A组5/229(2.2%)、B组85/716(11.9%)、C组31/160(19.4%),C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P<0.01和P<0.05)。比较C组不同重建方式吻合口瘘发生率显示,手工吻合与器械吻合(22.2%与11.6%,P=0.133)、全胃重建与管状胃重建(25%与15.6%,P=0.146)间吻合口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延长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至术后7d,吻合口瘘发生率由23.3%降至9.1%(P<0.05)。结论胸骨后胃代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前纵隔内的胃体受压、冲击吻合口所致;通过延长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能有效减少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异体和自体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周围神经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异体和自体骨髓源性神经十细胞移植于周围神经后神经修复情况,以及所移植神经干细胞能否以分化神经元的形式存活。[方法]取新西兰人白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采用Brdu标记细胞和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观察培养细胞:随机选择同种异体BMSCS移植、自体BMSCS移植和未移植组。[结果]异体和处自体移植区生K的神经纤维均显波纹状排列,神经纤维密度比正常神经低但形态近似,可见有髓神经纤维的郎飞氏结,可见到神经纤维间隙的黏液基质及少量成纤维细胞,但均未见分化神经元样的细胞存在;未移植侧生K的神经纤维稀疏,可见到比较多的断裂和不连续,基质黏液变明显;异体移植组神经纤维生K的走行序列比自体移植组神经纤维紊乱,可见到反应性增生。[结论]异体和白体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周围神经缺损区移植均有利于神经纤维的修复,异体比自体移植后神经纤生长较差但差别较小;本方法神经干细胞朱见以分化神经元的形式存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实验组(NT-3组),假手术组。用改良Allen's WD法以30gcm致伤SD大鼠制作大鼠全瘫模型,经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即刻、4、8、12、24h、3、7d注入NT-320μl(含NT-3200n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打开椎板后蛛网膜下腔置管,不致伤,不给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蛋白在脊髓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假手术组中Fas蛋白弱阳性表达,对照组中Fas蛋白4h即出现强阳性表达,24h达高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Fas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NT-3能通过抑制Fas蛋白的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T-3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