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85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343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92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国产与进口盐酸西替利嗪的生物利用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盐酸西替利嗪片剂在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采用2周期随机交叉设计自身对照试验法,口服进口或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各10 mg,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国产西替利嗪与进口西替利嗪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Cmax分别为(429.00±108.80)和(469.82±113.83) ng·mL 1,Tmax分别为(0.90±0.51)和(0.91±0.40) h,以梯形法计算AUC0~36分别为(3 312.72±682.39)和(3 417.11±517.42) ng·h·mL 1.国产西替利嗪相对生物利用度(97.21±13.32)%.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证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西替利嗪与进口西替利嗪在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似,具有生物等效性.[关键词]西替利嗪,盐酸;生物利用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22.
先天性联体畸形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4例联体儿分离术的经验,对联体儿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2~2001年,我院小儿外科共收治的4例先天性联体儿外科分离手术的临床资料,着重在手术时机、产前诊断、合并畸形、分离技术、术后监护、随访等方面。结果 4例联体儿畸形,其中胸部-脐联合畸形3例,坐骨联体1例,男性1例,余均为女性。均不同程度合并先天性心脏缺损,坐骨联体儿合并严重大血管畸形,泄殖腔畸形及Pieer-Robin综合征。2例产前超声检查获得诊断。2例紧急分离术时间为出生后7d内,存活1名。另2例延迟分离手术时间>1个月,均存活。随访存活的5名患儿,1982年分离的剑突-脐联体儿其中1名于术后4年“肺炎”死亡。另1名已20岁,健在。另一对胸部-脐联体儿术后1年发育良好。1例坐骨联体儿1名死亡,1名失随访。结论 手术时机与分离方式必需依据每一对联体儿局部环境及器官结构而定。紧急分离术存活率低,能延迟行分离术则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23.
缬更昔洛韦 (valganciclovir)是抗病毒药更昔洛韦的前体药物 ,用于治疗AIDS病人发生的巨细胞病毒 (CMV)视网膜炎。缬更昔洛韦口服后迅速吸收 ,并水解为更昔洛韦 ,其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60 % )。试验表明 ,口服缬更昔洛韦 (90 0mg)与静脉注射更昔洛韦 (5mg·kg-1) ,bid,3wk后改为 qd ,治疗 1 60例AIDS病人发生的CMV视网膜炎有相同疗效 ,且耐受性相似。缬更昔洛韦维持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胃肠道反应 (腹泻、恶心、呕吐 )、发热、头痛和失眠等  相似文献   
24.
三棱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袁涛  华会明  裴月湖 《中草药》2005,36(11):1607-1610
目的研究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结合化学反应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棕榈酸酯(Ⅰ)、β-谷甾醇棕榈酸酯(Ⅱ)、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Ⅲ)、6,7,10-三羟基-8-十八烯酸(Ⅳ)、香草酸(Ⅴ)、对羟基苯甲醛(Ⅵ)、α-棕榈酸单甘油酯(Ⅶ)、5-羟甲基糠醛(Ⅷ)、β-谷甾醇(Ⅸ)。结论化合物~和~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PE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定位中的辅助作用。方法1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FDG PET和CT检查,利用CT和FDG PET-CT图像融合软件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CT和GTVPET-CT),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13例患者除2例外,其他患者的GTVCT和GTVPET-CT均不同,其中5例GTVPET-CT大于GTVCT,平均增加29.2cm^3;6例GTVPET-CT小于GTVCT,平均减少41.6cm^3。结论与单纯CT图像相比,FDG PET-CT融合图像不仅能更好地分清肿瘤与正常组织,而且对纵隔淋巴结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6.
侧柏总黄酮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侧柏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爪肿胀模型分别探讨侧柏总黄酮对小鼠耳片肿胀及大鼠足爪肿胀的抑制作用。测定大鼠足爪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及前列腺素E2 (PGE2 )的含量。结果侧柏总黄酮在 12 5~ 5 0 0mg·kg-1内呈剂量依赖地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 ,2 5 0mg·kg-1剂量能显著抑制大鼠足爪肿胀 ,其作用强于2 0mg·kg-1的地塞米松。侧柏总黄酮能抑制大鼠炎症足爪组织NO及PGE2 的生物合成。结论侧柏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NO及PGE2 的生物合成或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新生猪海马皮层细胞色素C氧化酶 (COX)活性变化。方法 50只 3d新生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假手术组 )。实验组制成HIBD模型后置空气中 ,根据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分 4组 (0h组 ,2 4h组 ,48h组 ,72h组 ) ,每组 10只。每只新生猪分离左侧海马皮层线粒体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COX活性 ;采用SDS -PAGE分析线粒体蛋白改变。结果  1.0h组COX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再灌注时开始下降 ,2 4h组活性最低 (P <0 .0 5) ,然后逐渐回升 ,但 72h组仍未恢复至对照水平(P <0 .0 5)。 2 .SDS -PAGE示 2 4h组、48h组和 72h组线粒体蛋白成分和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HIBD后再灌注线粒体COX活性下降 ,线粒体蛋白成分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此为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的直接原因 ,也是HIBD中线粒体对神经元凋亡起关键作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丙泊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膜受体反应性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泊酚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作用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综述了丙泊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膜各类受体反应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和微血流的变化。方法 Otsuka-long-evans-tokushima fatty(OLETF)2型糖尿病大鼠33只,对照组long-evanstokushima otsuka(LETO)非糖尿病大鼠7只,全麻状态下,使用带电脑图像处理装置的微循环活体观察电视显微镜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对照组大鼠作活体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检测微血管分支数目、微动脉及微静脉口径、微静脉中沿壁滚动与贴壁黏附的白细胞数、微动脉边流和轴流的宽度、内皮细胞厚度等。实验结果经电视录像记录后用图像处理系统定量测定。结果 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分支数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减少24.5%(P〈0.01),微血管分支数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44,P〈0.05);糖尿病大鼠微动脉边流宽度小于对照组,边流与管径的比值显著减少(P〈0.01),沿壁滚动与贴壁黏附白细胞明显增加(P〈0.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糖尿病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出现明显的微血管与微血流形态、结构和功能障碍,这些变化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和各种并发征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receptor,uPAR)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12例乳腺癌中TF、uPARmRNA表达.[结果]TF、uPARmRNA在Ⅰ、Ⅱ期乳腺癌中不表达或弱表达.TF、uPARmRNA在乳腺癌Ⅲ、Ⅳ期中呈高表达,明显较Ⅰ、Ⅱ期高.TF、uPARmRNA的表达与乳腺肿瘤恶性程度高度相关.『结论]TF、uPAR是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的良好指标,TF、uPAR共同在乳腺癌的表达为阐明TF促进肿瘤转移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