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34篇
  免费   11976篇
  国内免费   6660篇
耳鼻咽喉   1393篇
儿科学   2402篇
妇产科学   717篇
基础医学   7119篇
口腔科学   2115篇
临床医学   15567篇
内科学   10209篇
皮肤病学   1191篇
神经病学   2232篇
特种医学   4067篇
外科学   10653篇
综合类   35663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预防医学   15557篇
眼科学   1178篇
药学   16367篇
  168篇
中国医学   12338篇
肿瘤学   4709篇
  2024年   575篇
  2023年   1454篇
  2022年   3766篇
  2021年   4727篇
  2020年   4257篇
  2019年   2196篇
  2018年   2377篇
  2017年   3544篇
  2016年   2472篇
  2015年   4783篇
  2014年   6374篇
  2013年   8183篇
  2012年   11546篇
  2011年   11965篇
  2010年   11298篇
  2009年   10151篇
  2008年   10166篇
  2007年   9860篇
  2006年   8931篇
  2005年   6968篇
  2004年   4926篇
  2003年   3801篇
  2002年   2963篇
  2001年   2605篇
  2000年   1893篇
  1999年   716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65年   21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30篇
  195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地塞米松和奥硝唑糊剂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奥硝唑糊剂对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下颌第三磨牙发生冠周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进行常规盲袋冲洗后以地塞米松和奥硝唑粉末与碘仿和丁香油制成糊剂置入盲袋内,观察临床效果;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冲洗和置入碘仿和丁香油糊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冠周疼痛和肿胀的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应用地塞米松和奥硝唑糊剂治疗急性冠周炎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82.
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了解自行设计开发的三维骨牵张器的成骨效果。方法:成年山羊6只,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术后第8天开始用自行设计的牵张器,以0.6mm/次、2次/d的速度牵张,牵张期为17~18d,牵张高度20mm左右。牵张完毕后1、2及3个月各处死2只动物,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形态学和骨密度观察。结果:成功建立山羊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大体标本观察表明,在牵张间隙形成了很好的骨痂组织,牵张间隙达到了预期的长度。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牵引后1个月,牵张区充满平行排列的骨小梁;牵张后2个月,牵张区可见排列成网状粗大的骨小梁及成熟的哈佛氏系统。结论:我们自行设计的三维牵张器,制作简便,易于控制,可以稳定成骨,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83.
唇腭裂病因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先天性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已成热点,国外许多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回顾近年来在唇腭裂病因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易感基因定位、相关信号分子流行病学及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喉癌细胞系Hep-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在显微镜下计算细胞密度,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利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在倒置纤维镜下观察白藜芦醇处理Hep-2细胞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计算集落形成率。结果:各浓度的白藜芦醇均可使细胞生长曲线降低,细胞倍增时间延长。白藜芦醇也可以明显抑制Hep-2细胞形成集落,并发现白藜芦醇对细胞形态的影响与药物的剂量有明显的关系。结论:白藜芦醇对喉癌细胞系Hep-2细胞生长的抑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探讨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皮肌炎的疗效。方法1例3岁皮肌炎患儿接受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磷酰胺(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后,通过CliniMACS细胞分选仪分选CD34+细胞,预处理选用CTX、兔抗人T淋巴免疫球蛋白(ATG)和马法兰(MeL)。0天回输CD34^+细胞数9.45×10^6/kg。观察症状体征变化、造血重建及免疫恢复情况。结果动员获得单核细胞数为1.04×10^7/kg,经纯化获得CD34^+细胞占94%,CD34^+细胞回收率达67%,去除3个对数级CD3^+。+9d粒系植入,+14d巨核系植入。+19d皮损恢复正常,四肢肌力由移植前Ⅱ级或Ⅲ级转为Ⅳ级。+180d免疫恢复,+210d肌力恢复Ⅴ级。结论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小儿皮肌炎,可选择CD34^+纯化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986.
永生化骨骺软骨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永生化骨骺软骨细胞与原代骨骺软骨细胞的生物学性状,为细胞替代疗法治疗小儿身材矮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V40LTag诱导骨骺软骨细胞永生化,经G418稳定筛选后,观察细胞形态,应用MTT、血清依赖性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裸鼠致瘤试验分析其生物学性状。结果原代软骨细胞体外传代至第6代左右即出现衰老现象,而转化软骨细胞可连续传代,未出现衰老迹象。转化软骨细胞更趋向于长梭形。两者的生长曲线比较相似,但转化软骨细胞的饱和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软骨细胞。两者都对血清有依赖性,都为二倍体核型,均不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经8周观察两者都不能使裸鼠致瘤。结论永生化骨骺软骨细胞为良性转化,为转基因细胞移植治疗身材矮小等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安全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87.
肿瘤通过葡萄糖代谢重组为自身提供物质与能量,满足其快速增长所需.研究表明参与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多种代谢酶及信号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的重要靶点.基于肿瘤葡萄糖代谢的检测技术在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中应用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总结了肿瘤葡萄糖代谢的特点、驱动因素及关键调控靶点,同...  相似文献   
988.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全阳性模式一例分析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揭示临床实验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少(罕)见模式客观存在的规律,探讨和分析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全阳性模式病例的临床转归情况以及血清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对象,用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步检测不同时段血清HBVDNA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并进行血清肝功能酶学指标的动态跟踪.结果 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段内,HBVM持续稳定在全阳性模式不变,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福隆)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早期应答虽不明显,但治疗至5个月后,随着病毒的阴转,HBeAg和HBeAb也逐步阴转,肝功能酶学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但HBsAg与HBsAb仍同时保留阳性.结论 HBVM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程中可呈现不同模式的组合,而不能简单的用"大三阳"、"小三阳"或15阳性等模式进行解释,应动态观察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以及编码的变化,有利于对乙型肝炎的诊治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989.
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持续一年对同一目标人群社区管理前与进入社区管理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比确,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将目标人群在纳入社康中心管理前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作为对照组.将同一目标人群纳入社康中心管理后每月血糖测定结果及每三个月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作为治疗组.结果 通过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无论在血糖控制水平,24 h血糖波动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与管理前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对该类疾病的跟踪管理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效,而社康中心是管理这类慢性疾病的合适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990.
利用网络防治精神分裂症复发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对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71例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数字化网络组(数字化网络配合社区防治网)35例,社区防治组36例(由社区防治网随访)。最后完成62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数字化网络组患者进行网上心理咨询,社区防治组进行一般康复干预。随访1年。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同时监测其复发率和药物依从性。结果:随访结束时PANSS各量表的评分数字化网络组均显著优于社区防治组(P〈0.01)。数字化网络组1年复发恶化率低于社区防治组(P〈0.05)。药物依从性和社会功能数字化网络组均显著优于社区防治组(P均〈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化网络配合社区防治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防复发,改善社会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