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270篇 |
免费 | 14467篇 |
国内免费 | 77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82篇 |
儿科学 | 2270篇 |
妇产科学 | 961篇 |
基础医学 | 10643篇 |
口腔科学 | 2421篇 |
临床医学 | 18253篇 |
内科学 | 14288篇 |
皮肤病学 | 1440篇 |
神经病学 | 3963篇 |
特种医学 | 480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2144篇 |
综合类 | 35194篇 |
现状与发展 | 32篇 |
一般理论 | 6篇 |
预防医学 | 14981篇 |
眼科学 | 2185篇 |
药学 | 17250篇 |
196篇 | |
中国医学 | 12759篇 |
肿瘤学 | 73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2032篇 |
2023年 | 2418篇 |
2022年 | 4959篇 |
2021年 | 6093篇 |
2020年 | 5175篇 |
2019年 | 3355篇 |
2018年 | 3386篇 |
2017年 | 4067篇 |
2016年 | 3196篇 |
2015年 | 5534篇 |
2014年 | 7230篇 |
2013年 | 8429篇 |
2012年 | 11952篇 |
2011年 | 12737篇 |
2010年 | 10943篇 |
2009年 | 9594篇 |
2008年 | 10079篇 |
2007年 | 9831篇 |
2006年 | 9143篇 |
2005年 | 7582篇 |
2004年 | 5135篇 |
2003年 | 4074篇 |
2002年 | 3277篇 |
2001年 | 2956篇 |
2000年 | 2400篇 |
1999年 | 1548篇 |
1998年 | 746篇 |
1997年 | 727篇 |
1996年 | 588篇 |
1995年 | 516篇 |
1994年 | 485篇 |
1993年 | 294篇 |
1992年 | 343篇 |
1991年 | 288篇 |
1990年 | 247篇 |
1989年 | 198篇 |
1988年 | 206篇 |
1987年 | 196篇 |
1986年 | 143篇 |
1985年 | 107篇 |
1984年 | 56篇 |
1983年 | 42篇 |
1982年 | 27篇 |
1980年 | 13篇 |
1965年 | 18篇 |
1962年 | 15篇 |
1959年 | 12篇 |
1958年 | 21篇 |
1957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为构建骨组织工程血管化提供优质种子细胞。方法采用血管内膜外翻和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并传代;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结果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在第3~5天为对数生长期,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内皮细胞呈紧密排列、短梭多角形的"鹅卵石"形态;透射电镜可见内皮细胞特征性Weible-Palade小体;经免疫荧光法鉴定证明该细胞CD31抗原阳性。结论采用血管内膜外翻等方法制备的兔血管内皮细胞的成活率高,且纯度高、数量多、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该法可为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90(HSP90)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SP90和STAT3在早期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4例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织标本中HSP90和STAT3的表达差异,同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24例手术标本中HSP90和STAT3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两者联合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效用。结果:HSP90和STAT3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83.33%,在良性嗜铬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37%和26.32%,在正常肾上腺髓质组织中无表达,恶性嗜铬细胞瘤组与良性嗜铬细胞瘤组之间HSP90和STAT3的表达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P0.001);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HSP90和STAT3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蛋白表达水平远高于良性嗜铬细胞瘤。联合HSP90和STAT3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时阳性预测值为0.70。结论:HSP90和STAT3在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高于良性嗜铬细胞瘤组织,且联合HSP90和STAT3可有效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83.
高志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2):1934-1935
目的规范住院葡萄膜炎病人健康教育程序,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方法将154例初次住院的葡萄膜炎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病人掌握葡萄膜炎相关知识和技能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葡萄膜炎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适合本地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4.
生物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而在生物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氨酯的设计自由度很大,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嵌段和调节软硬段间的比例,从而合成出具有不同化学结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的聚氨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生物可降解聚氨酯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药物缓释载体材料、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伤口敷料、医用粘合剂、组织工程修复及细胞培养支架等.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探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蹰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躅趾皮肤缺损患者9例,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皮肤相近。1例皮瓣少许皮肤坏死,经换药3周后Ⅱ期愈合。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两点辨别觉为6~13mm,患者行走正常,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患者对外观、功能满意。结论相较于传统第一跖背动脉皮瓣,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血管蒂长,转移覆盖范围增大,皮瓣血供更有保障,供区影响小,术后外形良好,是修复躅趾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采用无创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探讨腹腔镜宫外孕手术中针麻复合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对心脏泵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行腹腔镜宫外孕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行单纯TCI;观察组行TCI联合针刺合谷、内关。在维持相同麻醉深度的条件下,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患者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前、插管时、气腹时、气腹毕以及苏醒时、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体循环血管阻力(SVR)、胸腔液体量(TFC)。记录患者术中所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1组内比较:对照组与基础值相比,插管前的HR、MAP、CO、SVR明显降低;插管时的MAP明显升高;气腹时HR、MAP、SVR明显升高;气腹毕的HR、CO明显降低;苏醒时HR、MAP、CO明显升高;拔管时的HR、MAP、CO明显升高。观察组与基础值相比,插管前的HR、MAP明显降低;气腹毕的HR明显降低。2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插管前的HR、SVR高于对照组,气腹时的HR、MAP低于对照组,苏醒及拔管时的HR、MAP、CO低于对照组。3观察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小于对照组。结论在控制麻醉深度相同的条件下,针麻复合TCI能明显减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使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并且能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我国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巨大儿、开展分娩镇痛及导乐陪伴分娩服务、提高助产技术等措施,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9.
90.
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门诊量每日约200人次,流动性强,病种复杂,且大部分病人来自农村,就医环境陌生。医院虽设有感染科门诊,但由于位置不醒目等原因,其中,相当数量的传染病人仍分布在内科、儿科等门诊科室,不利于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门诊科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任务。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