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452篇 |
免费 | 7494篇 |
国内免费 | 44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43篇 |
儿科学 | 1210篇 |
妇产科学 | 405篇 |
基础医学 | 4432篇 |
口腔科学 | 1585篇 |
临床医学 | 9324篇 |
内科学 | 6319篇 |
皮肤病学 | 678篇 |
神经病学 | 1419篇 |
特种医学 | 2846篇 |
外科学 | 6859篇 |
综合类 | 20820篇 |
现状与发展 | 22篇 |
预防医学 | 9866篇 |
眼科学 | 910篇 |
药学 | 9581篇 |
89篇 | |
中国医学 | 7210篇 |
肿瘤学 | 32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0篇 |
2023年 | 1032篇 |
2022年 | 2399篇 |
2021年 | 3054篇 |
2020年 | 2664篇 |
2019年 | 1464篇 |
2018年 | 1524篇 |
2017年 | 2063篇 |
2016年 | 1576篇 |
2015年 | 2962篇 |
2014年 | 3856篇 |
2013年 | 4902篇 |
2012年 | 6779篇 |
2011年 | 7197篇 |
2010年 | 6855篇 |
2009年 | 6113篇 |
2008年 | 6250篇 |
2007年 | 5985篇 |
2006年 | 5162篇 |
2005年 | 4088篇 |
2004年 | 2889篇 |
2003年 | 2374篇 |
2002年 | 1817篇 |
2001年 | 1580篇 |
2000年 | 1238篇 |
1999年 | 437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8篇 |
1963年 | 7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12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5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髋关节牵伸器在重度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10月对6例(9髋)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及1例(2髋)髋内翻继发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关节成形术,男2例,女5例;年龄12~5岁,平均30岁.术前用自行研制的髋关节牵伸器牵伸髋关节,首次牵开1.0~2.0 cm,次日开始以1 mm/d速度缓慢牵伸,直至股骨头降至真臼旋转中心水平.更换为皮牵引,重量3kg,牵引针眼愈合后行关节置换术6例(10髋)、臼盖成形术1例(1髋).结果 6例(9髋)的股骨头或大转子顶端牵伸至真臼旋转中心水平.牵伸距离4.0~5.5 cm,平均4.45 cm;牵伸时间30~60 d,平均43 d.无坐骨神经损伤及针眼严重感染发生.关节成形术中未行软组织松解及股骨短缩截骨.1例(2髋)在一侧髋关节牵伸至6.0 cm时加快牵伸速度为1.25 mm/d,12 h后出现腓深神经不全损伤.行分期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短缩截骨3 cm,腓深神经不全损伤半年后恢复.全部患者随访1.5~3.0年,平均2.5年.均获得双下肢等长,臀中肌肌力增加1~2级.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56.2分提高至术后1年92.2分.结论 髋关节牵伸器可将股骨头牵伸至真臼旋转中心水平,行关节成形术时无须软组织松解及股骨短缩截骨,可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外展肌功能.应严格按照1mm/d速度牵伸,以免引起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92.
经关节突入路治疗前方骨性压迫型胸椎退行性疾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关节突入路治疗前方骨性致压型胸椎退行性疾患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前方骨性致压型胸椎退行性疾患患者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36~72岁,平均54.2岁;胸椎后纵韧带骨化11例,胸椎间盘突出并钙化8例,胸椎后缘骨赘2例,强直性脊柱炎并胸椎假关节形成1例.患者均存在脊髓压迫症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平均5.2分;均经CT和MRI扫描明确胸椎退变的性质和致压物的类型.手术以揭盖法切除相应节段的棘突和全椎板,咬除双侧关节突关节,经侧后方人路切除脊髓前方的骨性致压物,椎间植骨、双侧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17.4个月.根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修订后的Epstein标准评定,优7例,良9例,改善4例,差2例;有效率90.9%(20/22),优良率72.7%(16/22).术后JOA评分为2~11分,平均8.7分.术中发生硬膜撕裂1例,胸膜损伤1例;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压迫2例.无脊柱不稳和切口感染病例.结论 经关节突入路可彻底切除胸椎退行性疾患患者椎管前方骨性致压物,有效解除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拟构建双顺反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真核表达载体,为其在真核细胞体内外示踪定位打下基础.方法 以重组质粒pcDNA3.1/CT-hBMP2为模板,结合已设计好的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获得BMP2片段,将其分别与克隆载体pTA2-T-easy和真核表达载体pSELECT-GFPzeo-MCS连接,转化入感受态DH5α细胞中,通过筛选得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pSELECT-GFPzeo-hBMP2,并进行测序鉴定.将质粒转染CHO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BMP2蛋白表达,用RT-PCR检测BMP2mRNA表达.结果 琼脂糖电泳显示PCR产物为一条长约1216 bp的带,重组表达载体pSELECT-GFP zeo-hBMP2经双酶切可得到约1216 bp的片段,测序证实与Genebank中hBMP2序列完全相符,重组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48~72 h后荧光显微镜下证实转染成功,经RT-PCR证实CHO细胞中存在BMP2基因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证实载体中CHO细胞表达BMP2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为分泌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在17×103左右.结论 成功构建可体内外示踪增强含双顺反子绿色荧光蛋白人BMP2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评价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转移性肾癌患者31例.男23例,女8例.中位年龄55(25~75)岁.31例中行原发肿瘤切除30例,仅行活检术1例,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并至少有1处可测量的转移病灶.初始患者均口服舒尼替尼50 mg/d,用药4周、间歇2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行CT扫描以评价疗效. 结果全组可评价疗效24例,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15例、疾病进展4例,其中死亡1例.中断治疗4例,其中因高龄、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服药1例,因经济困难停药2例,因肝功能损害停药1例.3例因治疗时间短而未评价.全组客观反应率21%(5/24),疾病控制率83%(20/24),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11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80%.常见不良反应是手足皮肤反应、腹泻、食欲差、口腔炎、出血倾向和血液学毒性,分别通过外敷、口服药物和补液治疗得到及制. 结论舒尼替尼对转移性肾癌的病情控制有显著效果,也存在一定不良反应,通过及时干预和处理,患者大多可以耐受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特点及意义.方法 女性BOO患者42例,根据梗阻部位分为膀胱颈梗阻(7例)、中段尿道梗阻(13例)、远端尿道梗阻(15例)、尿道外口梗阻(3例)、盆腔器官重度脱垂(4例)5组.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比较5组病例Qmax、最大膀胱容量、Pdet atQmax、残余尿、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双侧肾积水等指标.结果 42例患者中以尿频、尿急等储尿症状为主者17例(40.5%),以排尿困难等为主者4例(9.5%),混合症状者21例(50.0%).42例Qmax(10.9±5.6)ml/s、最大膀胱容量(253±140.7)ml、Pdet atQmax(53.3±25.7)cm H2O、残余尿量(76.2±70.3)ml,逼尿肌无抑制收缩者21例(50.0%);5组患者比较:最大膀胱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颈梗阻组Pdet atQmax最高、残余尿量最多、Qmax最低、肾积水比例最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在外括约肌部梗阻患者中10例(76.9%),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能有效评估女性BOO下尿路功能,提示梗阻部位并指导临床治疗.女性BOO患者中膀胱颈梗阻程度是影响上尿路损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和CT对判断食管癌能否根治性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74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所行检查分为CT组(480例)、EUS组(151例)和EUS加CT组(115例),采用双盲法,对EUS和CT影像进行回顾性阅片,并将各组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T组、EUS组和EUS加CT组患者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1.0%、93.4%和93.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51,P=0.484)。CT组、EUS组和EUS加CT组术前判断手术根治切除率分别为81.7%、94.7%和96.5%(Xz=15.131,P=0.000;x2=15.662,P=0.000:X2=0.502.P=0.346);诊断主动脉受侵率分别为91.3%、98.7%和98.3%(X2=9.764,P=0.000;x2=6.659,P=0.004;x2=0.076,P=0.581);诊断气管支气管受侵率分别为91.3%、96.0%和98.3%(X2=3.729,P=0.034;X2=6.659,P=0.004;X2=1.117,P=0.248)。结论EUS诊断食管癌根治切除和主动脉受侵的临床价值高于CT:EUS和CT诊断气管支气管受侵的价值均较低:与单独应用EUS相比.CT和EUS的联合应用未能显著提高诊断食管癌的根治切除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18例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寰枢椎部分撑开后提拉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其中单纯固定融合14例,加行颈椎管成压术者4例。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2.8(1.8~3.6)h,平均出血量380(150~680)ml,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无脊髓损伤症状加重。18例患者获得6月~3年随访,获得良好寰枢椎骨性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牢固,无松动;寰枢椎保持复位位置;术后脊髓功能(JOA17分法)改善率82.3%,其中优12例,良4例,有效2例。结论经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对寰枢椎进行部分撑开后提拉复位,一次完成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固定和融合,是治疗难复型寰枢椎脱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胸腺转移减轻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提取、扩增供体小鼠(Balb/c)的H-2Kd基因(小鼠MHC-Ⅰ类基因),构建表达型载体质粒pCI-H-2Kd。受体选用2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和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实验组受体胸腺注射pCI-H-2Kd;对照组受体胸腺注射空pCI-neo载体质粒。两组随即均行小鼠→大鼠耳后心肌移植,观察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结果实验组异种移植心肌的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1±2.98dvs.6.40±1.58d,t=-7.619,P0.05);移植心肌病理切片显示:对照组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移植心肌大部分坏死;实验组无淋巴细胞浸润,尚有较多心肌存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组对供体小鼠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t=4.758,P=0.000);流式细胞学检测:大鼠胸腺细胞表面表达异种MHC分子,转染效率达60.7%。结论 MHC基因胸腺转移可以减轻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为异种移植免疫耐受的实现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2006年9月至2007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临床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6~76岁(62.4±10.0岁);腺癌26例,鳞癌23例,大细胞癌1例;另选取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男11例,女9例;年龄18~67岁(43.8±14.2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清中的HGF和TGF-β水平,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术前血清中HGF和TGF-β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组织学类型无关。T2和T3期中H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373.90±234.00 pg/ml vs.211.30±154.60 pg/ml,t=2.759,P=0.008;563.80±316.10 pg/ml vs.211.30±154.60 pg/ml,t=4.076,P=0.000)。肺癌T3期患者TGF-β水平高于正常对照(3.34±2.80 ng/ml vs.1.82±0.90 ng/ml,t=2.190,P=0.037)。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TGF-β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60±2.00 ng/ml vs.1.53±0.74 ng/ml,t=-2.387,P=0.021)。有远处转移的患者(Ⅳ期)TGF-β水平(5.97±2.65 ng/ml)显著高于其他分期。结论 HGF和TGF-β水平与肺癌的分期有关,联合术前相关检查能更准确地对疾病进行术前分期,从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价简体中文版King健康问卷(KHQ)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WHO-QOL跨文化生活质量研究问卷翻译法"将英文版KHQ翻译成简体中文,随机抽取就诊于泌尿外科门诊的OAB患者,在第0周和第2周对其进行2次简体中文版KHQ问卷调查.通过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重测信度;计算各问题得分与所属领域得分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评价内容效度;用因子分析评价结构效度.结果 4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AB患者参与本研究,40例完成2次调查,男7例,女33例,年龄(49.6±14.3)岁.KHQ各亚量表和各领域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7l8~0.924)、中到高的重测信度(ICC:0.567~0.995,P<0.01)以及中到高的内容效度(r:0.462~0.964,P<0.01).因子分析法显示简体中文版KHQ具有可接受的结构效度.结论简体中文版KHQ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估OAB患者生活质量的专用量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