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428篇 |
免费 | 4388篇 |
国内免费 | 272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96篇 |
儿科学 | 726篇 |
妇产科学 | 264篇 |
基础医学 | 2722篇 |
口腔科学 | 995篇 |
临床医学 | 5174篇 |
内科学 | 3591篇 |
皮肤病学 | 459篇 |
神经病学 | 955篇 |
特种医学 | 2113篇 |
外科学 | 3719篇 |
综合类 | 12308篇 |
现状与发展 | 9篇 |
预防医学 | 4701篇 |
眼科学 | 455篇 |
药学 | 5175篇 |
64篇 | |
中国医学 | 4777篇 |
肿瘤学 | 23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4篇 |
2023年 | 597篇 |
2022年 | 1466篇 |
2021年 | 1823篇 |
2020年 | 1564篇 |
2019年 | 878篇 |
2018年 | 875篇 |
2017年 | 1289篇 |
2016年 | 901篇 |
2015年 | 1726篇 |
2014年 | 2252篇 |
2013年 | 2871篇 |
2012年 | 4260篇 |
2011年 | 4619篇 |
2010年 | 3985篇 |
2009年 | 3563篇 |
2008年 | 3784篇 |
2007年 | 3462篇 |
2006年 | 2970篇 |
2005年 | 2232篇 |
2004年 | 1651篇 |
2003年 | 1309篇 |
2002年 | 976篇 |
2001年 | 874篇 |
2000年 | 641篇 |
1999年 | 255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体外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技术,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探讨喉鳞癌组织原代培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建立人喉鳞癌组织的细胞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技术,对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原代培养中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供体的年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不同培养方法的关系,分析在人喉鳞癌细胞的培养中成纤维细胞、微生物污染的影响。结果 24例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年龄小于60岁组的细胞生长率为31.25%(5/16例),年龄大于60岁组为37.5%(3/8例);高分化组为100%(2/2例),中分化组为30.8%(4/13例),低分化组25%(2/8例);组织块培养法为43.75%(7/16例),酶消化法培养为10%(1/10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在培养的第5~7天,在贴壁组织块周围可见到有上皮样细胞爬出。全部标本中,成纤维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结论培养组织的细胞生长率与供体的年龄关系不大;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较高者,细胞的生长率较高;与酶消化分离培养法相比,贴壁组织块培养法的细胞生长率较高;成纤维细胞及微生物的污染是阻碍人喉鳞癌细胞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Nucleus24M型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以便确定术后进行映射调图的时间表。方法:对16例植入Nucleus CI24M型人工耳蜗患者,于术中及术后1、1.5、2、4、6个月进行电极阻抗测试,统计分析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结果:患者电极阻抗在术中检测时最低,开机时最高,以后若干次随访时,阻抗逐渐下降,并在2~4个月左右趋于稳定。结论:电极阻抗的稳定提示耳蜗内生物组织的病理过程渐趋稳定;对心理物理测试配合良好的患者,术后只进行2~4个月左右的映射调图即可。 相似文献
53.
嗅觉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刺激家兔嗅区黏膜记录的诱发电位的波形及其稳定性,探讨一种可以客观评价嗅觉功能的方法。方法:将双极刺激电极经家兔前鼻孔置于嗅区黏膜,给予电刺激,在颅顶记录嗅觉诱发电位(OEPs);改变刺激参数和部位,观察对电位潜伏期、阈值和波形的影响。结果:在颅顶前方近嗅球处记录到一组波形稳定的N1-P1-N23相复合波。潜伏期为:N1波20.6ms,P1波33.5ms,N2波58.3ms;改变刺激强度对各波无明显影响;改变刺激频率对各波影响较大,频率过高.波形分化较差。结论:正常OEPs是一组波形稳定的负-正-负3相复合波,波形稳定、重复性好,各参量可作为评价嗅觉功能变化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应用神经反应遥测 (neuralresponsetelemetry ,NRT)技术 ,测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electrically evokedcompound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以指导小儿人工耳蜗映射调图的策略与时机。方法 应用NRT3 0软件对幅值增长函数进行线性拟合 ,确定ECAP阈值。比较 6例儿童植入者在术后 1、2、3个月ECAP阈值的变化 ,同时比较 7例儿童术中、术后ECAP阈值的差异。结果ECAP幅值增长函数在接近阈值或进入饱和时不再呈线性。术后ECAP阈值保持稳定。各导电极的术中ECAP阈值比术后阈值平均高约 15CL ,二者有显著性相关 (R2 =0 915 4)。结论 应选取幅值增长函数的直线段部分进行拟合以确定ECAP阈值。术后应用ECAP阈值指导小儿映射调图时 ,测试一次ECAP阈值即可。术中ECAP阈值可用作开机时映射图的C值 相似文献
55.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 ,OSAHS)围手术期病情变化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的影响 ,探讨围手术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45例重度OSAHS患者均接受了完整保留悬雍垂的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其中 2 4例不做围手术期CPAP治疗的作对照组 ,2 1例行围手术期CPAP治疗 :术前CPAP治疗 7d以上 ,于术后 1~ 3d夜应用自动调节治疗压力的CPAP(autotitratedCPAP ,AutoSet)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第二夜在AutoSet治疗下同时做多导睡眠监测 (polysomnography,PSG)。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hyponeaindex ,AHI)、最低血氧饱和度 (lowestSaO2 ,LSaO2 )、血压以及睡眠结构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 2 4例患者中有 6例于术后第二夜LSaO2 比术前下降 ,AHI升高 ,另外 1 8例患者LSaO2 升高 ,AHI下降。治疗组 2 1例患者CPAP治疗前AHI为 (61 1± 9 9)次 /h( x±s,以下同 ) ,LSaO2 为 65 0 %± 9 6 % ,手术前CPAP治疗后AHI为 (2 2± 1 4)次 /h ,LSaO2 为 94 5 %± 2 9% ,t检验P <0 0 0 1 ;手术前经CPAP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术后患者均能良好耐受AutoSet治疗 ,术后第二夜应用AutoSet治疗时AHI为 (3 6± 1 8)次 /h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确定老年性痴呆患者 (seniledementiaoftheAlzheimer′sdisease ,AD)有无周围性听功能障碍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利用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声导抗、听觉脑干反应检测AD患者 43例 ,健康老年人 50例 ,评定受试者测听可信度 ,统计测试结果 ,并将上述结果同受试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ini mentalscaleofequastionnaire ,MMSE)得分进行对照分析 ,寻找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受试者两耳间周围听力差异无显著性 ,以右耳听力结果 ( x±s)进行统计。AD组纯音听阈为 (2 6 3± 8 5)dBHL和 (2 9 1± 8 7)dBHL ,言语识别率为 (85 5± 5 5) % ;对照组纯音听阈为 (2 3 2± 1 0 6)dBHL和 (2 6 2± 1 1 8)dBHL ,言语识别率为 (87 6± 6 8) %。虽然AD组周围听功能检查结果低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测听可信度、声导抗和ABR阈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老年性痴呆患者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与老年聋相似 ,其周围听功能障碍与MMSE认知量表得分无关。 相似文献
57.
听觉器官线粒体DNA缺失在老年聋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听觉器官中线粒体DNA缺失在老年聋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饲养不同年龄组的大鼠,测试ABR阈值,PCR检测其耳蜗、蜗核、大脑、颞肌和外周血中是否存在mtDNA~(4834)缺失,对存在的缺失进行定量分析;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老年组大鼠的ABR平均阈值为92.22±10.60dBSPL(n=20),中年组为42.75±5.73dBSPL(n=24),青年组为30.50±1.54dBSPL(n:24),老年组大鼠的ABR阈值明显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其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方差分析,P<0.01);(2)所有老年大鼠的听觉器官和颞肌中均存在mtD-NA~(4834)缺失,其缺失发生率高于中年组,青年组mtDNA~(4834)缺失发生率最低;(3)定量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大鼠听觉器官中mtDNA~(4834)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不同,老年组mtDNA~(4834)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高于中年组。结论:老年大鼠的ABR阈值明显升高,其包括耳蜗、蜗核在内的多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mtDNA~(4834)缺失,提示mtDNA缺失在老化和老年聋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Caspase 3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期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方法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 ,在损伤后不同时间 (2、3和 4周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每个时间点各 5只鼠。用半定量RT PCR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期Caspase 3mRNA表达及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aspase 3蛋白表达情况 ;用TUNEL方法检测不同时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缺氧缺血后 3周时Caspase 3mRNA水平为 (0 .771± 0 .0 74 ) ,仍高于对照组的(0 .6 2 0± 0 .0 38,P <0 .0 1) ,Caspase 3蛋白表达 (平均吸光度A值 0 .375± 0 .0 38) ,亦强于对照组(0 .35 6± 0 .0 2 0 ) (P <0 .0 5 )。缺氧缺血后 4周时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 ,Caspase 3mR NA表达及其蛋白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HI后 3周时左脑凋亡细胞数为 (8.0 0± 1.0 0 )个 ,与正常组 (4 .2 0± 1.30 )个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t=5 .17,P <0 .0 1) ;在HI后 4周时左脑凋亡细胞数 (4 .0 0± 1.0 0 )个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0 .2 7,P >0 .0 5 )。HI后 3周时脑组织DNA断裂百分率为 (8.19± 2 .4 9) % ,与正常组 (3.0 4± 0 .12 ) %比较 ,DNA断裂百分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t =4 .6 2 ,P <0 .0 5 ) ,而HI后 4周时则差异无显 相似文献
59.
60.
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iscalledasLoujianfeng (漏肩风omalgia)orJianning (肩凝frozenshoulder)inTCMandoftenseeninpeopleatageofabout 50 years (thusthereisasayingofWushijianinChinese people) .Itchieflymanifestspainanddysfunctionoftheshoulderjointandisaverycommondiseaseinclinic.Contralateralinsertionoftheacupunctureneedle (contralateralneedling)isanancienttechniqueofacupointassociationandtreatment,whichmeanspuncturingacupointscontralateraltothesideofthebodywiththedisorder.Thisisbecauseofthatw…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