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67篇
  免费   4356篇
  国内免费   2587篇
耳鼻咽喉   986篇
儿科学   699篇
妇产科学   263篇
基础医学   2568篇
口腔科学   844篇
临床医学   4936篇
内科学   3469篇
皮肤病学   435篇
神经病学   839篇
特种医学   2000篇
外科学   3447篇
综合类   11802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440篇
眼科学   431篇
药学   4914篇
  59篇
中国医学   4595篇
肿瘤学   2274篇
  2024年   245篇
  2023年   590篇
  2022年   1443篇
  2021年   1778篇
  2020年   1528篇
  2019年   827篇
  2018年   849篇
  2017年   1256篇
  2016年   874篇
  2015年   1672篇
  2014年   2152篇
  2013年   2743篇
  2012年   4057篇
  2011年   4309篇
  2010年   3751篇
  2009年   3347篇
  2008年   3534篇
  2007年   3261篇
  2006年   2758篇
  2005年   2079篇
  2004年   1544篇
  2003年   1258篇
  2002年   948篇
  2001年   858篇
  2000年   614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脾动脉头端真性动脉瘤的切除方法以及血管重建方法,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2013年6月作者收治的11例资料,均经彩色超声、CT和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脾动脉头端真性动脉瘤。肝动脉脾脏动脉远端自体静脉移植1例;肾下主动脉—脾动脉人工血管转流7例;动脉瘤、脾脏切除2例,多发动脉瘤切除、脾动脉结扎、脾切除1例。结果手术后10~14天治愈出院,随访1~14年,9例存活,2例死亡,其中1例主脾转流后2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动脉瘤切除、脾切除后5年死于急性脑出血。7例主脾转流中,1例术后2年吻合口逐渐狭窄,术后6年完全闭塞,但一直无脾脏梗死,脾脏供血由胃短血管及其侧枝提供;余6例主脾转流和1例自体血管移植者未见吻合口狭窄或假性动脉瘤。结论脾动脉头端真性动脉瘤切除、脾动脉血管重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2.
<正>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作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定位于13q14.3,由于铜代谢障碍沉积于肝脏、肾脏和大脑,导致急慢性肝病、肾病和(或)神经系统疾病[1]。目前,现代医学主要是运用金属络合剂及阻止肠道对铜的吸收与促进排铜的药物,虽可以改善神经系统体征或使其他临床症状缓解,但此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左心室整体和节段容积以及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50例、同期健康志愿者44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进行RT-3DE检查,通过相关的分析软件得到节段及整体容积-时间曲线,节段和整体收缩末期容积。结果急性前壁心梗组及陈旧性前壁心梗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十六节段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节段收缩末期容积均大于对照组,梗死节段以及邻近梗死区域的大多数整体收缩末期容积均大于对照组。结论急性以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整体及节段舒缩功能能够运用RT-3DE准确评价,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降低会对室壁运动的同步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3种STR基因座分型系统在石蜡包埋组织基因座分型的差异。方法采用Qiagen法对保存1个月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DNA提取,用Identifiler系统、PowerPlex 21系统及Investigator HDplex系统对STR基因座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及片段分析,比较3种系统的STR基因座检出率,并且采集组织同一个体的血液、毛发、口腔拭子等样本进行STR基因座分型,比较同一个体不同器官组织STR基因座分型的差异。结果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石蜡包埋组织的DNA浓度为6~85ng/μL,纯度1.7~2.2,Identifiler系统能够在DNA浓度大于15ng/μL时得到完整的基因座分型,PowerPlex 21系统在DNA浓度为85ng/μL时得到完整的基因座分型,而HDplex系统在石蜡组织检测中均未获得完整的基因座分型。石蜡包埋组织与其他器官组织分型结果存在差异,其中D6S474、D4S2366和D21S2055基因座存在等位基因不平衡或基因座丢失现象。结论石蜡包埋组织中DNA的浓度和纯度是STR基因座分型的重要影响因素,遗传信息丢失现象与检验对象的性状有关,也与所采用的检测系统有关,Identifiler系统对石蜡包埋组织的STR基因座分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应用伊班磷酸钠对骨折愈后的影响,以期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进行科学、合理化治疗。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共135 例。选取符合股骨颈骨密度(T值< -2.5)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人,行PFNA手术,分别是不用药物组(A组)、术后1周用药组(B组)、1个月(C组)、3个月(D组)行伊班磷酸钠注射液2mg静点,连续两天,每3个月静点1 次。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以及骨密度值变化。收集的数据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个组间骨折愈合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共有18位病人因固定失败或死亡而失去随访,组间并发症的发生没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在4个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C、D 3组骨密度较术前明显升高,而A组骨密度较术前降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后,不同时间段应用伊班磷酸钠可提高其骨密度,但对其愈后没有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利用DXA(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双能X线吸收法)测得的单位面积骨密度值(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减少的同时通常存在骨微结构的退化,表现为骨小梁数量减少、间距增加以及骨小梁间连接性下降,而BMD仅能显示骨量的变化,不能提供关于骨结构的信息。因此,仅靠BMD来诊断或排除骨质疏松是不全面的。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是一种可由DXA图像获得的反映图像上灰阶变化的结构参数,能有效评估骨的微结构、描述骨的质量。本文将从TBS的检测方法、与其他检测骨折风险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TBS的有效性和不足等方面来介绍TBS在监测及诊断骨质疏松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入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比较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资料,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137例(CHD+DM组),单纯冠心病283例(CHD组)。使用SPSS软件的PSM功能对两组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匹配后的样本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匹配成功各120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吸烟史(HR=2.50,95%CI:1.34~4.64,P=0.004)、高血压史(HR=2.24,95%CI:1.08~4.63,P=0.030)、肌酐清除率110ml/min(HR=3.12,95%CI:1.22~5.03,P=0.024)、冠状动脉多支病变(HR=2.15,95%CI:1.14~4.07,P=0.018)和伴糖尿病(HR=2.22,95%CI:1.14~4.33,P=0.020)是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SM后,CHD+DM组1、3、5年的累计狭窄率分别为10.70%,40.30%和43.80%,CHD组为4.70%,23.70%和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应用PSM可以有效地均衡非随机研究组间的协变量,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评估对老年颈椎病患者(≥60岁)行双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6月行双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并获>3年随访的63例老年患者资料,其中男43例,女20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67.78岁。评估所有患者手术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之后每半年的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并根据患者年龄段(低龄,≥60且<70岁,n=49;高龄,≥70岁,n=14)和术前病程时间(>1年,n=21;≤1年,n=42)对部分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JOA评分和NDI均有不同程度恢复,JOA评分由术前(9.45±3.87)分恢复到术后(13.85±3.73)分,NDI由术前(25.52±4.13)%恢复到术后(13.14±3.24)%。术后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脑脊液漏和术后轴性症状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5%。低龄老年患者和高龄老年患者的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龄老年患者恢复时间(10.21±2.46)个月高于低龄老年患者(7.92±2.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病程<1年的患者JOA评分改善率为(52.13±9.45)%,优于病程≥1年患者的(43.17±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病程患者的N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老年颈椎病患者行双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的中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前体A(NPPA)rs2270915基因多态性与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延边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及非高血压患者156例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利用PCR技术对含有目的等位基因的DNA片段进行扩增.采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对rs2270915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酶切反应,检测样本的基因型.[结果]rs2270915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67例朝鲜族高血压组位点AA,AG,GG基因频率分别为67%,24%,9%,而67例朝鲜族正常组分别为64%,34%,1%;两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汉族高血压组AA、AG、GG基因频率分别为62%,21%,18%;89例汉族正常组分别为54%,43%,3%,两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显性遗传模块,朝鲜族AA+AG型与GG型比较,基因频率分布、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AA+AG型与GG型比较,基因频率分布、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PA rs2270915基因多态性与延边地区汉族高血压发生可能有相关性,但与朝鲜族高血压发生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0.
中药山慈菇始载于《本草拾遗》.唐宋时期本草文献对其形态描述过于简单,导致药用品种来源不明确,可能为杜鹃兰和老鸦瓣等;明清至民国时期中药山慈菇品种来源为老鸦瓣;民国时期山慈菇药材加工方式改变,进而出现光慈姑之名;近代中药山慈菇品种来源变为杜鹃兰、独蒜兰、云南独蒜兰,而老鸦瓣则成为中药光慈姑的基原植物.梳理山慈菇品种来源发现,惟有老鸦瓣药用基原明确,药用历史最长,建议恢复老鸦瓣作为中药山慈菇的品种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