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32篇
  免费   946篇
  国内免费   1709篇
耳鼻咽喉   309篇
儿科学   408篇
妇产科学   352篇
基础医学   2362篇
口腔科学   629篇
临床医学   5014篇
内科学   4432篇
皮肤病学   194篇
神经病学   617篇
特种医学   23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811篇
综合类   10006篇
预防医学   4217篇
眼科学   769篇
药学   3621篇
中国医学   3706篇
肿瘤学   24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2616篇
  2010年   1684篇
  2009年   968篇
  2008年   952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751篇
  2005年   1708篇
  2004年   5935篇
  2003年   5493篇
  2002年   4346篇
  2001年   3256篇
  2000年   2309篇
  1999年   2576篇
  1998年   1704篇
  1997年   1442篇
  1996年   831篇
  1995年   726篇
  1994年   770篇
  1993年   1315篇
  1992年   900篇
  1991年   701篇
  1990年   464篇
  1989年   296篇
  1988年   190篇
  1987年   181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30年   3篇
  18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①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的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的关系。②方法 选取肺心病病人 63例 ,正常对照组 40例。常规制备外周血白细胞DNA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检测两组人群ACE基因的I D多态性。③结果 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检测到ACE基因的II,ID及DD 3种基因型 ,肺心病组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0 .45 ,0 .41和 0 .1 4 ,正常对照组为 0 .42 ,0 .41和 0 .1 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1 57,P >0 .0 5) ;两组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54 ,0 .46和 0 .61 ,0 .3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 =1 .2 57,P >0 .0 5)。④结论 ACE基因I D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a(TNF a)诱导Graves病甲状腺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表达在Graves病 (GD)发病关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检测 5 0例Graves病患者TNF a,并检测对照组对Fas表达的影响。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液中的sFas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Fas/sFasmRNA检测采用半定量RT PCR法。结果 含有TNF aGD组细胞凋亡率为 92 6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凋亡率 (36 0 % ) (P <0 0 1)。其含有TNF aGD组甲状腺细胞sFas、Fas/sFasmRN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TNF a诱导Graves病甲状腺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sFas、Fas/sFasmRNA有一定水平的表达 ,这些改变可能是TNF a破坏甲状腺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人手术创伤腹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Sp1激活 ,COL1A1和TIMP 1表达变化与腹膜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检测手术创伤后不同时间的腹膜组织核转录因子Sp1的表达水平 ,WesternBlot检测COL1A1和TIMP 1蛋白表达 ,Masson染色观察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变化。结果 Sp1在手术创伤后 0 .5h被活化 ,随着手术时间延长Sp1活性逐渐增强 ,至创伤后 4h时达高峰 ,同时创伤腹膜组织中的COL1A1和TIMP 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 ,存在差异显著性 (P <0 .0 1)。在手术创伤期内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加。结论 核转录因子Sp1活化导致Ⅰ型胶原合成增加 ,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 ,从而启动腹膜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34.
231例毛细支气管炎,危重型38例占16.4%,抢救成功31例占81.6%。本文讨论了危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与预后及平喘药物的合理选用。认为早期应用免疫疗法、迅速平喘、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及合理治疗并存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经腹及经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经腹及经阴道B超对68名不孕症妇女,139个月经周期进行卵泡发育及排卵监测。卵泡检出率TAUS为90.6%,TVUS为98.0%,显著高于前者,P<0.05。成熟卵泡特征影象(卵丘等)在TVUS显象率较高。TVUS监测卵泡发育更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36.
Thetherapeuticeffectofacupuncturefordia betesmellitus(DM)hasbeenconfirmedbyalarge numberofclinicalinvestigations.Itisasubjectfor acupuncturiststoconsiderandsearchforatherapy providingbettertherapeuticeffectsbywayofproper differentiationofsyndromesandcombinationofacu points.Basedonclinicalexperiencegainedformore than30years,theauthorsofthepresentpaperhave graduallyformedaneffectivecombinedtherapyfor treatingtypeⅡDM(noninsulindependentDM)and itsvariouscomplications.Thereportisasfollows.1CLI…  相似文献   
37.
本文将我科1974年至1983年收治的14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就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性质以及所随访的102例口腔领面部恶肿瘤的存活率与肿瘤性质、部位、治疗等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评价了冷冻治疗及颈淋巴结根治术。同时阐明了唇癌、皮肤癌淋巴结根治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清炎颗粒治疗肾盂肾炎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孙氏方法改进造模,治疗组分别按剂量3.12、6.24、12.48g·kg^-1·d^-1予清炎颗粒,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对照组予至灵胶囊灌胃,喂养至3d、7d、15d、30d、60d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其IL-8、IL-10的水平。结果:清炎颗粒能显著降低不同时段血清IL-8的水平、提高不同时段血清IL-10的水平。结论:免疫调控可能是清炎颗粒治疗肾盂肾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9.
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中度蛋白尿IgA肾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47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给予ACEI药物治疗,实验组(26例)在此基础上口服泼尼松0.5mg/kg,隔日给药,治疗12个月,并在治疗的第1、3、5个月初分别给予甲基泼尼松龙0.5g/d,冲击3d。对肾脏病理改变进行WHO分级并对各种病变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间在性别、年龄、临床及病理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14个月后,实验组尿蛋白完全缓解8例(30.8%),部分缓解14例(53.8%),无缓解4例(15.4%);而对照组分别为4例(19.1%),3例(23.8%),12例(57.1%),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后,实验组血肌酐分别为(89.9±30.3)μmol/L及(88.2±32.8)μmol/L;对照组分别为(89.5±37.9)μmol/L及(104.0±49.7)μmol/L,但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疗效与肾小球硬化率及肾小管间质病变呈负相关。结论: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能显著减少蛋白尿,维持肾功能稳定。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为肾小球硬化率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告39例临床上除外右房肥大的P波高电压,此种P波高电压主要见于冠心病及急性颅脑疾患,二者之和占76.9%。其形态64%与肺性P波相同。产生的机制可能与结间束传导阻滞、中枢调节机能受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