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422篇 |
免费 | 5703篇 |
国内免费 | 45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31篇 |
儿科学 | 828篇 |
妇产科学 | 652篇 |
基础医学 | 6489篇 |
口腔科学 | 1109篇 |
临床医学 | 8408篇 |
内科学 | 8597篇 |
皮肤病学 | 734篇 |
神经病学 | 2751篇 |
特种医学 | 222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5904篇 |
综合类 | 13220篇 |
现状与发展 | 22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5212篇 |
眼科学 | 1392篇 |
药学 | 6812篇 |
62篇 | |
中国医学 | 4038篇 |
肿瘤学 | 46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0篇 |
2023年 | 809篇 |
2022年 | 2057篇 |
2021年 | 2730篇 |
2020年 | 2204篇 |
2019年 | 1698篇 |
2018年 | 1844篇 |
2017年 | 1793篇 |
2016年 | 1679篇 |
2015年 | 2534篇 |
2014年 | 3307篇 |
2013年 | 3254篇 |
2012年 | 4927篇 |
2011年 | 5282篇 |
2010年 | 3908篇 |
2009年 | 3293篇 |
2008年 | 3797篇 |
2007年 | 3815篇 |
2006年 | 3635篇 |
2005年 | 3299篇 |
2004年 | 2575篇 |
2003年 | 2546篇 |
2002年 | 2274篇 |
2001年 | 1762篇 |
2000年 | 1502篇 |
1999年 | 1214篇 |
1998年 | 743篇 |
1997年 | 773篇 |
1996年 | 583篇 |
1995年 | 534篇 |
1994年 | 415篇 |
1993年 | 275篇 |
1992年 | 390篇 |
1991年 | 320篇 |
1990年 | 283篇 |
1989年 | 286篇 |
1988年 | 229篇 |
1987年 | 192篇 |
1986年 | 159篇 |
1985年 | 157篇 |
1984年 | 61篇 |
1983年 | 59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35篇 |
1979年 | 22篇 |
1978年 | 12篇 |
1974年 | 20篇 |
1973年 | 14篇 |
1972年 | 16篇 |
1969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文献分析探讨国内临床针刺减肥的经络腧穴运用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手工检索部分杂志中的针刺减肥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0年7月.设计数据提取表,提取文献中主穴的经络、腧穴、部位、特定穴应用情况,配穴的腧穴应用情况和辨证取穴情况.结果 共纳入文献80篇.主穴经络中应用频次前3位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主穴体穴应用频次前3位为天枢、足三里、中脘,耳穴应用频次前3位为内分泌、脾、胃;主穴主要分布在腹部和下肢;主穴重视特定穴的应用,交会穴运用最多;配穴的高频体穴为足三里、脾俞、三阴交,目前临床常见证型为胃热湿阻型和脾虚湿阻型,高频配穴分别为曲池、内庭和阴陵泉、脾俞.结论 针刺减肥的取穴规律遵循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的原则,重用特定穴.选穴特点体现“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科学合理的制订中药材及饮片的有效期,提高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制订合理的包装、贮藏条件。方法:通过传统中药材及饮片贮藏、保管经验;经典恒温法;留样观察法;加速试验法测定药材及饮片主要成分含量、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结果与结论:研究制订中药材及饮片的有效期是提高中药质量的重要内容,是改善贮藏、保管条件的理论依据。可以借鉴化学药品和国外对植物药有效期的评定方法,结合中药特性及传统的保管、贮藏经验,制订符合中药本身特点的安全有效期。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降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方法:于2011年建立并实施高危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干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申报—住院安全告知讲解签字—每周动态评估的管理流程。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患关系更融洽。结论: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的实施,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4.
济众酊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济众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酊剂中主药大黄、广藿香;气相色谱法测定樟脑、薄荷脑的含量。结果济众酊中的大黄、广藿香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与相应对照品均呈相同的鉴别反应;樟脑在0.040 44~0.505 5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8%,RSD为1.1%(n=6);薄荷脑在0.049 84~0.249 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101.2%,RSD为1.2%(n=6)。结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定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且重复性好,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5.
戊己丸不同配伍对代表成分吸收及肝脏摄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肠道吸收、肝脏摄取的角度解释戊己丸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得到9个戊己丸复方,加上9个单味药,共18个复方为对象。建立单次肠肝灌流模型,于十二指肠给药后0、1、5、10、15、30、60、90、120min在门静脉、肝静脉插管处同时取样,LC-MS检测代表成分浓度,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肝脏摄取率,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极差分析。结果:吴茱萸与黄连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白芍代表成分芍药苷吸收呈负相关,白芍与黄连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吸收呈正相关,而与吴茱萸代表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吸收呈负相关;吴茱萸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与黄连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肝脏摄取呈正相关,黄连与白芍代表成分芍药苷肝脏摄取呈负相关,白芍与黄连代表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肝脏摄取呈负相关。并且得到了针对代表成分吸收、肝脏摄取的最优配伍比例。结论:吴茱萸抑制黄连、白芍代表成分的吸收;白芍促进黄连代表成分、抑制吴茱萸代表成分的吸收。吴茱萸促进黄连代表成分的肝脏摄取;黄连、白芍相互抑制其代表成分的肝脏摄取。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速泌通乳贴局部外敷配合穴位及乳房局部按摩,对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均衡原则分为实验组、对照组A、B和C4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速泌通乳贴及按摩,对照组A给予速泌通乳贴,对照组B给予按摩,对照组C服生乳灵。一个疗程(3天)后观察各组的泌乳量、血清催乳素水平以及子宫复旧情况,随访产后42天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泌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子宫底下降高度: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各对照组(P0.05),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42天纯母乳喂养情况:实验组与各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速泌通乳贴配合按摩能明显改善产后缺乳的泌乳量,且有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97.
名老中医的传承内容应包含临床、教学、科学研究及成果几个方面的传承,其中临床传承内容不仅包括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还应包括名老中医的人文文化信息。而如何对名老中医的技术、经验、思想、人文、文化等元素进行传承,建立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文章介绍了目前名老中医传承方法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名老中医诊疗为复杂干预,多要素与效果相关,并分析了传承效果构成要素,进而为名老中医传承相关要素匹配适合的研究方法,并推荐评价名老中医传承要素的方法。以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孔光一教授名医传承为例,尝试应用多元方法探索孔光一教授临床诊疗过程可能发生的疗效相关要素,以创建名老中医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通过某地母乳喂养现状的调查,了解其母乳喂养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有效建议。方法 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234名产妇进行调查。定量资料用SPSS 22.0进行χ2检验和数据的处理分析;定性资料采用转录后逻辑纠错、编码分析并归纳要点的方式进行信息整合。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该市的纯母乳喂养率为63.25%,比国家提倡标准有所偏低。该市产妇母乳情况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分娩方式、不同母乳喂养认知、不同母乳喂养信心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地应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阻碍因素,树立产妇信心、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9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β-cell dysfunction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Desheng Diabetic Eye Study 下载免费PDF全文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IR)/β-cell dysfunction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to explore further whether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igher and lower body mass index (BMI).
METHODS: Cross-sectional study. A total of 1466 subjects with T2DM were recruited in a local Desheng Community of urban Beijing from November 2009 to June 2012 for the cohort of Beijing Desheng Diabetic Eye Study. Standardized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each participant, including questionnaire, ocular and anthropometric examinations, and laboratory tests. Seven fields 30° color fundus photographs were used for DR grading according to the 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protocols. Homeostatis Model Assessment (HOMA) method was employed for IR and β-cell function assessment.
RESULTS: After excluding those participa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insulin (n=352) or had missing data of fasting insulin (n=96), and further excluding those with poor quality of retinal photographs (n=10), a total of 1008 subjects were included for the final analysis, 406 (40.3%) were men and 602 (59.7%) were women, age ranging from 34 to 86 (64.87±8.28)y. Any DR (levels 14 and above) was present in 278 (27.6%) subjects. After adjusting for possible covariates, the presence of any DR did not correlate with HOMA IR [odds ratio (OR) 1.5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87-2.61, P=0.14] or HOMA β-cell (OR 0.71, 95%CI 0.40-1.26, P=0.25). After stratification by BMI, the presence of any DR was associated positively with HOMA IR (OR 2.46, 95%CI: 1.18-5.12, P=0.016), and negatively with HOMA β-cell (OR 0.40, 95%CI: 0.19-0.87, P=0.021)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higher BMI (≥25 kg/m2).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lower BMI (<25 kg/m2), the presence of any DR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HOMA IR (OR 1.00, 95%CI: 0.43-2.33, P=1.00) or HOMA β-cell (OR 1.41, 95%CI: 0.60-3.32, P=0.43).
CONCLUSION: The data suggest that higher IR and lower β-cell func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DR in the subgroup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igher BMI. However, this association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lower BMI.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鼻咽癌患者综合治疗后随访的诊断效能及其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鼻咽癌综合治疗后患者89例,回顾18F-FDG PET/CT和常规影像学诊断结果,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和(或)长期临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计算18F-FDG PET/CT与常规影像学在鼻咽癌综合治疗后对残留、复发或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结合18F-FDG PET/CT图像及患者临床表现做定性诊断,勾画鼻咽部局部病灶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以ROC曲线确定18F-FDG PET/CT诊断最佳SUVmax,以定性诊断结果和ROC曲线最佳SUVmax为界点行生存分析,以性别、年龄、鼻咽部SUVmax、治疗方法、病灶数目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观察影响整体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的因素.结果 89例患者平均生存(69.22±4.46)个月,5年OS为73.00%.18F-FDG PET/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PPV及NPV分别为100%(59/59)、90.20% (46/51)、95.45%(105/110)、92.19%(59/64)和100% (46/46);传统影像学分别为75.86% (44/58)、78.85% (41/52)、77.27% (85/110)、80.00%(44/55)和72.73%(40/55),18F-FDG PET/CT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传统影像学(P均<0.01).鼻咽部SUVmax=2.5时18F-FDG PET/CT诊断效能最佳,SUVmax<2.5患者5年OS为81.90%,高于SUVmax≥2.5者为62.00% (P=0.036).18F-FDG PET/CT阴性患者5年OS为100%,阳性者59.90% (P=0.00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根据SUVmax[相对危险度(RR) =1.205;P=0.014]和病灶数目(RR=2.734;P=0.005)可预测OS,病灶数目是影响DFS(RR=2.105;P=0.008)的主要因素.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鼻咽癌患者综合治疗后复发和(或)转移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率;鼻咽部SUVmax=2.5可能是18F-FDG PET/CT诊断的最佳界值点;18F-FDG PET/CT定性诊断为阳性以及鼻咽部SUVmax≥2.5患者的远期生存预后不佳.根据鼻咽部SUVmax和病灶数目可以预测OS,病灶数目同时是影响DFS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