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4篇
  1968年   3篇
  1967年   3篇
  1962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用序列超速离心和Sepharose6B凝胶柱层析获得人体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经纤维素二糖酪胺^125碘标记后,从腑下静脉注入刺猬体内,3、6、12、24、48、72和96h后分别处死动物,测量血、肝、肾、脾和胆囊胆汁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2.
陆雨纯  沃眉宏  周晓燕  应长江 《安徽医药》2022,26(12):2425-2429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431例,其中未并发DPN病人183例(对照组),并发DPN病人248例(DPN组)。收集以上两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血常规、血脂、生化、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计算MHR,利用肌电图测定所有对象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潜伏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病人并发DPN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HR对糖尿病病人并发DPN的预测价值。结果DPN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人数所占比例、年龄、病程、尿酸、胱抑素C、右胫神经F波潜伏期、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右腓肠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的MHR水平[3.60(2.61,4.71)]×109/mmol明显高于对照组[0.28(0.21,0.34)]×109...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水平探讨川芎嗪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巨噬细胞RAW264.7分成两组: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川芎嗪用药组)。按照实验确定的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作用巨噬细胞后,以差速离心法和超声裂解细胞法提取蛋白质,然后蛋白质双向电泳、质谱仪测定获得肽指纹图谱,ImageMaster 2D 6.0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差异在2倍上下分数的蛋白质点作为有显著意义的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详细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β-肌动蛋白,核纤层蛋白、甘油三磷酸脱氢酶、蛋白酶(前体,macropain)亚基、丙酮酸激酶、钙网织蛋白、肌球蛋白等表达均降低;细胞色素B5、核仁磷蛋白、抗氧化酶Ⅱ等表达升高。结论:川芎嗪很可能通过相关蛋白的调节影响了巨噬细胞的外部形态和运动功能,对其存在的稳定性和内在功能的发挥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细胞内部氧化、代谢的参与及凋亡的调节,很可能延长了细胞寿命,从而推测川芎嗪由外及内的调节着巨噬细胞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04.
姜黄素是姜黄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临床应用广泛.但姜黄素水溶性差、体内生物利用率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认为深入研究姜黄素的构效关系并尝试改造姜黄素的结构、研究姜黄素类似物的生物活性,可使姜黄素有望成为防治癌症、心血管疾病、关节炎、阿尔兹海默症、甚至艾滋病的新药.  相似文献   
105.
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危险因素.近些年传统与现代医学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了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中药效果显著,在很多方面己取得一致认同,细胞与分子水平的研究成为热点.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对其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客观,更全面的指导.本文就川芎嗪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从血管壁细胞、血液动力学、脂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6.
为了研究脂蛋白脂肪酶的构效关系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病理作用机制,用牛奶纯化的脂蛋白脂肪酸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建立了30余株分泌抗牛脂蛋白脂肪酸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对其中2E5、2G10、6D7、8D2、7F4进行特征分析发现:①其抗体类别均为IgG,亚类分别为IgG1、IgG2b和IgG2b、IgG1、IgG1;②抗体效价为5×10-2~2×10-3;③5种单克隆抗体可认为识别三个不同的抗原表位;④West-ern-blot及Dot-blot结果显示各单克隆抗体均能识别纯化的脂蛋白脂肪酸,与人奶均无交叉反应,与牛奶显示不同的结合特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对象,建立简便而又准确的泡沫细胞诱导及鉴定方法.方法 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浓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细胞孵育组,在以孵育时间为24 h的前提下,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来确定诱导泡沫细胞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合适浓度区间范围,并用总胆固醇试剂盒和游离胆固醇试剂盒测定不同程度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结果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范围为20~30 mg/L时,细胞存活率已受到显著抑制,并随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增高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逐渐增大,起初以细胞凋亡为主,当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大于40 mg/L时凋亡的细胞不断坏死.20 mg/L和3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RAW264.7细胞共孵育24 h,细胞内胆固醇酯比重分别为66.26%和71.19%,而10 mg/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24 h的泡沫细胞不典型,40 mg/L以上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泡沫细胞泡沫化程度严重,贴壁不牢,大部分细胞破裂或凋亡,脂滴散布于细胞外.结论 20~3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RAW264.7巨噬泡沫细胞模型稳定且形态较完整,符合泡沫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应用凝胶内差异显示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进行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组织的蛋白质组研究。方法:提取正常乳腺组织及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组织总蛋白,分别用cy3或Cy5标记。每一对Cy3和Cy5标记样品都与一个Cy2标记的内标等量混合,上样于同一胶中进行电泳分离,经不同光激发下扫描得到不同样品的蛋白质组图谱。所获得的图谱经DeCydcr6.5软件进行分析,筛选表述量有差异的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在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组织中,有8个蛋白质表达水平具显著变化。其中S-腺苷谷胱甘肽水解酶、蛋白体5、超氧化物岐化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过氧化物酶5、肽酰脯氨酰顺反式异构酶表达量增加,而三联组氨酸核酸结合蛋白1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8种差异蛋白质可能与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9.
赵青  沃金善  路长鸿  王晖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2):128-129,131
目的研究植入型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随访中发现的问题,并探求解决的方法.方法对我院6例植入ICD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病人手术均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随访显示病人有28次电击感,其中3次心房颤动误放电,余均为低能量转复.所有病人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1例药物治疗无效,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成功.结论 ICD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可迅速高效地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ICD植入方法较简单,手术成功率高,但术后应定期随访,及时调整参数,解决ICD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必须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双腔ICD可减少误放电,依靠房室顺序起搏可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对病人更有益.  相似文献   
110.
p53和KAI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中p53和KAI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KAI1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胃正常组织(P<0.01),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胃正常组织(P<0.01).KAI1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转移呈负相关(P<0.05).p53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转移呈正相关(P<0.05).p53和KAI1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rc=0.025).结论p53和KAI1蛋白的检测可用于胃癌转移预测、恶性程度评估和预后判断.p53可能并不直接调控KAI1在胃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