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57篇 |
免费 | 1698篇 |
国内免费 | 125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9篇 |
儿科学 | 207篇 |
妇产科学 | 104篇 |
基础医学 | 1096篇 |
口腔科学 | 430篇 |
临床医学 | 2385篇 |
内科学 | 1772篇 |
皮肤病学 | 176篇 |
神经病学 | 517篇 |
特种医学 | 792篇 |
外科学 | 1995篇 |
综合类 | 5449篇 |
现状与发展 | 3篇 |
预防医学 | 2231篇 |
眼科学 | 267篇 |
药学 | 2258篇 |
32篇 | |
中国医学 | 1845篇 |
肿瘤学 | 8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196篇 |
2022年 | 499篇 |
2021年 | 640篇 |
2020年 | 605篇 |
2019年 | 329篇 |
2018年 | 343篇 |
2017年 | 487篇 |
2016年 | 382篇 |
2015年 | 751篇 |
2014年 | 944篇 |
2013年 | 1278篇 |
2012年 | 1915篇 |
2011年 | 2160篇 |
2010年 | 1906篇 |
2009年 | 1630篇 |
2008年 | 1706篇 |
2007年 | 1592篇 |
2006年 | 1409篇 |
2005年 | 1103篇 |
2004年 | 762篇 |
2003年 | 599篇 |
2002年 | 382篇 |
2001年 | 390篇 |
2000年 | 303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颈椎病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 分别对 36例颈椎病病人和 2 0名正常成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对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Vp)、舒张期末峰值流速 (Vd)以及双侧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例颈椎病病人其中血流速度减慢的 2 9例 ,双椎动脉 Vp、Vd的均值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 ;血流速度增高的 7例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仅 Vp相差显著 (P<0 .0 1) ,而 Vd无显著差异(P>0 .0 5 ) ;36例颈椎病患者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值与正常对照组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值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 1)。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颈椎病辅助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RNA干扰畸胎瘤源性生长因子(PCDGF)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介导PCDGF-shRNA的表达载体转染Eca-109细胞,应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PCD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和Boyden小室法检测转染后Eca-109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 转染组PCD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其他组下调.转染24、48和72 h转染组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0.4%、21.1%和20.9%,其细胞增殖活性较未转染组、阴性质粒组和脂质体组均明显降低(均 P<0.05).未转染组、阴性质粒组、脂质体组和转染组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118.8±12.0、100.8±9.0、114.3±4.7和 53.5±16.3,转染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P=0.002).结论 RNA干扰PCDGF基因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及侵袭能力,PCDGF基因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评估骨水泥椎间渗漏与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行PVP手术治疗的15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椎体再发骨折情况分为再发骨折组与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骨密度、骨水泥注射量与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情况.结果共124例患者(148个椎体)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24例患者(32个椎体)再发椎体压缩骨折.再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水泥椎间渗透率为25.0%(6/24)与对照组的21.0%(2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椎间渗漏并不增加PVP术后再发椎体压缩骨折风险,低骨密度是再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检测精浆游离DNA(cfsDN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甲基化DNA免疫沉淀-荧光实时定量PCR(MeDIP-qPCR)方法。方法:提取精液参数正常(6例)和输精管结扎(6例)男性的cfsDNA,将两组不同个体的cfsDNA分别进行混合,超声处理后形成DNA片段,通过MeDIP分离甲基化DNA片段,然后用qPCR方法检测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精液参数正常组的PRAME、PEG10、MORC1、GML、HOXA5、DNMT3L、SNURF、MSH4、DAZ1和CLPB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4.93%、2.64%、0.69%、2.66%、17.50%、21.10%、5.98%、2.28%、13.50%和3.86%,明显低于输精管结扎组的121.25%、73.62%、16.25%、42.90%、76.74%、112.40%、59.79%、25.85%、91.90%和64.53%。其中,PRAME、MORC1、GML、HOXA5、DNMT3L、SNURF、MSH4和DAZ1等8个启动子MeDIP-qPCR的检测结果与启动子甲基化芯片结果一致。结论:通过MeDIP-qPCR方法可以定量检测到cfsDNA中的特异性启动子甲基化,为确定cfsDNA中睾丸和附睾特异性甲基化启动子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分析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FD治疗的59例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位置将患者分为椎动脉组(n=33)和基底动脉组(n=26),根据应用FD数分为单FD和多FD治疗。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DSA影像,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临床预后。结果59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75枚FD(椎动脉组42枚,基底动脉组33枚)。围手术期发生缺血性并发症7例(11.9%),出血性并发症2例(3.4%),术后病死3例(5.1%)。43例患者随访6(2~19)个月,完全愈合率为69.8%(30例),预后良好率为97.7%(42例)。椎动脉组、基底动脉组分别随访6.5(2~17)个月、6(3~19)个月,完全愈合率分别为70.8%、68.4%(均P>0.05),预后良好率分别为100%、94.7%(均P>0.05)。结论FD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相对安全有效,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多FD应用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能增加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近端动脉严重损伤的拇指离断再植术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3月,采用前臂掌侧静脉移植,桥接鼻咽窝处桡动脉腕背支与尺侧指固有动脉的远侧断端,治疗13例近端动脉严重损伤的拇指离断。男11例,女2例;年龄16~50岁,平均34.5岁。左侧7例,右侧6例。完全离断8例,不全离断5例。急诊再植10例,按常规步骤再植术后动脉危象探查修复3例。结果:13例拇指全部成活。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7个月,平均11个月。再植拇指外形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9指,良3指,差1指。指腹两点辨别觉58mm,平均6.5mm。结论:静脉移植桥接鼻咽窝桡动脉腕背支与尺侧指固有动脉远端的方法修复拇指动脉,行复杂拇指离断再植,手术体位舒适,不影响手部血供,扩大了再植适应证,提高了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8.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诊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已成为诊断乳腺癌的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乳腺黏液癌为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临床较少见,目前对其超声声像图表现的认识相对不足。本文围绕常规超声、CEUS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黏液癌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振荡电场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和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90只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置入刺激电极。实验组施加振荡电场干预,对照组只置入振荡电场刺激器而不给予干预。电场强度600μV/mm,振荡周期为每15min极性交替变换,供电方式为感应式供电,工作方式为大鼠清醒状态下持续刺激至实验结束。建模成功后2周、6周、12周进行BBB评分、运动诱发电位评价脊髓神经传导情况(MEP潜伏期差和波幅差);HE染色行组织学观察,神经丝蛋白(NF2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轴突再生情况、行轴突计数、胶质瘢痕形成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夹角测量,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2周时,BBB评分、MEP波幅差和轴突计数无差异(P>0.05),但右下肢MEP潜伏期差缩短(P<0.05)。6周和12周时,BBB评分、MEP潜伏期差和波幅差、轴突计数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夹角测定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12周时HE染色观察两组可见损伤部位脊髓空洞及瘢痕形成;NF染色实验组可见较多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区;GFAP染色发现两组间IOD值测定无显著差异。结论:振荡电场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脊髓传导功能改善和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电场作用时间需达6周以上。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与振荡电场促进轴突再生、诱导其定向生长,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线性排列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