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286篇 |
免费 | 7783篇 |
国内免费 | 517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78篇 |
儿科学 | 1404篇 |
妇产科学 | 767篇 |
基础医学 | 7825篇 |
口腔科学 | 1439篇 |
临床医学 | 10447篇 |
内科学 | 10691篇 |
皮肤病学 | 1058篇 |
神经病学 | 3723篇 |
特种医学 | 295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7965篇 |
综合类 | 15692篇 |
现状与发展 | 10篇 |
一般理论 | 10篇 |
预防医学 | 6695篇 |
眼科学 | 1704篇 |
药学 | 9197篇 |
84篇 | |
中国医学 | 5325篇 |
肿瘤学 | 55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0篇 |
2023年 | 1158篇 |
2022年 | 3097篇 |
2021年 | 3960篇 |
2020年 | 3294篇 |
2019年 | 2471篇 |
2018年 | 2595篇 |
2017年 | 2625篇 |
2016年 | 2466篇 |
2015年 | 3799篇 |
2014年 | 4634篇 |
2013年 | 4730篇 |
2012年 | 6971篇 |
2011年 | 7383篇 |
2010年 | 5408篇 |
2009年 | 4443篇 |
2008年 | 5035篇 |
2007年 | 4764篇 |
2006年 | 4417篇 |
2005年 | 3850篇 |
2004年 | 2780篇 |
2003年 | 2541篇 |
2002年 | 2002篇 |
2001年 | 1487篇 |
2000年 | 1225篇 |
1999年 | 1112篇 |
1998年 | 651篇 |
1997年 | 665篇 |
1996年 | 475篇 |
1995年 | 405篇 |
1994年 | 349篇 |
1993年 | 231篇 |
1992年 | 283篇 |
1991年 | 229篇 |
1990年 | 186篇 |
1989年 | 179篇 |
1988年 | 137篇 |
1987年 | 171篇 |
1986年 | 129篇 |
1985年 | 110篇 |
1984年 | 85篇 |
1983年 | 53篇 |
1982年 | 47篇 |
1981年 | 50篇 |
1980年 | 41篇 |
1979年 | 40篇 |
1978年 | 35篇 |
1977年 | 19篇 |
1976年 | 20篇 |
1974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胸腔镜下胸腰段疾病的前路手术及内固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回顾胸腔镜下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结核和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评价胸腔镜技术在脊柱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例接受胸腔镜下前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操作技术、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胸腰椎骨折8例;结核3例;椎间盘突出症l例。平均手术时间210min,平均出血量600ml,平均住院时间12d。1例结核患者因严重骨质疏松而放弃内固定,仅作病灶清除植骨术。所有患者随访3—10个月,神经功能恢复与普通开胸前路手术近似,骨折复位良好,植骨块和内固定未发现移位,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及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为胸腰椎前路手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82.
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胶囊式内镜诊断及肠镜辅助定点切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胶囊式内镜诊断及肠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130例胶囊式内镜检查病例中诊断为血管畸型的11例临床资料。结果胶囊式内镜诊断为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11例病人中,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畸形者10例,均表现为无痛性反复多次解新鲜血便伴中重度贫血。10例病例确诊的患者通过术中辅助肠镜检查,精确定位后,采用点状、楔型和肠段切除。随访1~18个月,再出血1例。结论胶囊式内镜是目前小肠血管畸形较理想的诊断方法。术中辅助肠镜检查,采用点状切除结合楔形和肠段切除是治疗该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3.
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26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经验。方法 对2002-2004年连续收治的2260例胆囊、胆道系统疾病实施微小切口手术的临床观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260例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无一例因手术原因死亡;术后无残留小胆囊;无胆汁漏及腹腔脓肿,亦无伤口全层裂开及切口疝形成。结论 该术式损伤小、局部显露清楚、不易发生副损伤,可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特殊情况下可随时改变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84.
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附8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经钬激光腔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5年5月收治的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87例的临床资料。87例均伴有患侧轻~中度肾盂积水,其中46例合并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69例合并有息肉或肉芽组织包裹,21例为ESWL治疗失败后。结果87例中83例单次手术碎石成功,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达95.4%(83/87),2例结石在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移位于肾盏,术后再行ESWL治疗;1例进镜时输尿管穿孔,1例术中退镜时输尿管黏膜撕脱改为开放手术。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不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985.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出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的临床分型,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及其临床症状将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椎管内椎间孔内型(Ⅰ型)、椎间孔内型(Ⅱ型)和椎间孔外型(Ⅲ型).据此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38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并结合临床分型选择(1)经横突间椎间盘切除;(2)经椎管部分关节突切除、潜行椎间盘切除;(3)经椎管椎间盘切除+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等手术方式.38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平均58.4岁.其中L_(3~4) 17例、L_ (4~5) 13例、L_5S_1 8例.单纯椎间盘突出23例,合并椎管狭窄15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突出节段出口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其中Ⅰ型中的7例同时伴有下位神经根受压的表现,15例合并椎管狭窄者存在间歇性跛行,21例有明确的腰痛症状.手术前后行根性疼痛VAS评分,术后采用MacNab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按照新的临床分型,38例患者中Ⅰ型10例、Ⅱ型19例、Ⅲ型9例.经横突间行椎间盘切除5例,经椎管部分关节突切除、潜行椎间盘切除7例,经椎管椎间盘切除+PLIF 26例.随访时间6个月~4年10个月,平均2年11个月.VAS评分术前平均为7.4分,术后2周为2.7分,末次随访为3.1分.末次随访MacNab评定结果:优2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并发症:伤口表浅感染1例、减压不满意者1例、脑脊液漏1例.未见内固定断裂、松动等.结论 新的临床分型,对认识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变化及选择手术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6.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经热休克处理后对低血清培养的耐受性变化及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MSC经热休克处理(42℃、30 min)后,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处理后的MSC进行低血清培养,Annexln试剂盒检测培养不同时间后MSC的凋亡率及死亡率.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并移植经热休克处理后的MSC,用超声心动及血流动力学方法检测大鼠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经热休克处理后的MSC表达CD90、CD44、CD105、CD54,不表达CD34、CD45、CD31等与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相关的抗原,表达水平与未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与未经处理的MSC比较,经热休克处理后的MSC HSP-70表达量明显增高;在低血清培养条件下,48、72和96 h的细胞凋亡率较未处理组相应时间明显降低;培养72和96 h后的细胞死亡率较未处理组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移植经热休克处理后的MSC,8周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max,-dp/dtmax)较移植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下降;短轴缩短率(FS)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经热休克处理后,免疫表型未发生变化,但热休克蛋白表达量增高,能提高对低血清培养条件的耐受性;心肌梗死大鼠移植经热休克处理后的MSC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87.
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颌颈部电烧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应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颌颈部高压电烧伤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1年8月-2007年12月,笔者单位对18例高压电烧伤患者的颌颈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创面,应用岛状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早期扩创后移植皮瓣8例、感染创面移植皮瓣10例,皮瓣面积12 cm×10cm~16 cm×13 cm,供区移植自体大张中厚皮.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4例皮瓣远端创缘表皮出现坏死带(长2~5 cm、宽1~2 cm),创缘局部裂开2例,经换药或再次缝合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3年,患者颌颈部外观和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岛状胸大肌肌皮瓣具有组织量大、肌腹扁平、血供丰富的优点,能够较好修复颌颈部较大面积深部组织裸露创面. 相似文献
988.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近端轴突再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对SD大鼠坐骨神经近端新生轴突进行标记,观察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近端轴突再生过程.方法 64只SPF级SD大鼠于右侧坐骨神经分叉以上5mm处切断坐骨神经,分别采用原位缝合以及生物可溶性甲壳质套管小间隙(2 mm)缝合方法进行修复,分别于术后1、3、7及14 d取材.观察神经缝合处组织大体形态;套管内坐骨神经生长状态;近端新生轴突形态,并应用图像分析方法对新生轴突数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套管小间隙缝合组大鼠神经缝合处粘连情况较轻.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术后14 d,新生纤维神经干形成圆锥形向前生长.形态规则均一.原位缝合组大鼠缝合处粘连较重,新生轴突于7 d左右长过缝合点,坐骨神经远端新生轴突散在分布,形态不规则.免疫荧光染色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术后3 d原位缝合组新生轴突数目较套管缝合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套管小间隙缝合组大鼠坐骨神经开始大量再生;术后14 d左右,套管小间隙缝合组新生轴突数目显著高于原位缝合组(P<0.05).结论 甲壳质套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套管内新生轴突前沿以圆锥形向前生长,新生轴突形态较原位缝合组好,套管小间隙修复7 d后新生轴突数目开始较原位缝合组多.本实验主要观察了两种术式修复后大鼠坐骨神经新生轴突的生长规律,也从组织学角度解释了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方法的再生效果比原位缝合效果好的可能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89.
目的 介绍节段性第二趾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急诊修复拇、手指中段部分或完全缺损的疗效.方法 1996年6月-2008年6月,对2例手指中段完全缺损和10例拇、手指中段部分缺损急诊采用带近趾间关节的节段性第二趾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并桥接再植远节手指.结果 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术后经1~5年的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7例,可1例.结论 节段性第二趾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是急诊修复拇、手指中段部分或完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90.
低能级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鹿角形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低能级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rtripsy,ESWL)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效果. 方法对18例鹿角形结石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碎石能级1~3级,冲击次数1 800~3 000次,脉冲间隔60 ~80次/min,工作电压10~12.75 kV. 若结石直径>3 cm,在碎石前预先插入双J管,防止石街形成.对直径>4 mm的残余结石,再次行ESWL,直至结石完全消失. 结果所有病人耐受良好,治疗结束能自行回家.除1例碎石失败外,余17例经ESWL治疗成功.治疗3~9次,至完全排除结石.66例次(66/77,85.7%)术后有1~2次肉眼血尿.5例出现石街,长1.9~5.2 cm,4例石街经再次碎石成功,1例输尿管镜取石. 结论低能级ESWL治疗肾鹿角形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