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58篇 |
免费 | 3560篇 |
国内免费 | 210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46篇 |
儿科学 | 460篇 |
妇产科学 | 203篇 |
基础医学 | 2181篇 |
口腔科学 | 811篇 |
临床医学 | 4280篇 |
内科学 | 3058篇 |
皮肤病学 | 537篇 |
神经病学 | 741篇 |
特种医学 | 1499篇 |
外科学 | 3024篇 |
综合类 | 9578篇 |
现状与发展 | 8篇 |
预防医学 | 3916篇 |
眼科学 | 483篇 |
药学 | 4042篇 |
50篇 | |
中国医学 | 3940篇 |
肿瘤学 | 16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4篇 |
2023年 | 521篇 |
2022年 | 1266篇 |
2021年 | 1424篇 |
2020年 | 1302篇 |
2019年 | 687篇 |
2018年 | 763篇 |
2017年 | 982篇 |
2016年 | 734篇 |
2015年 | 1287篇 |
2014年 | 1795篇 |
2013年 | 2145篇 |
2012年 | 3291篇 |
2011年 | 3401篇 |
2010年 | 3082篇 |
2009年 | 2826篇 |
2008年 | 2847篇 |
2007年 | 2779篇 |
2006年 | 2420篇 |
2005年 | 1808篇 |
2004年 | 1356篇 |
2003年 | 1086篇 |
2002年 | 892篇 |
2001年 | 775篇 |
2000年 | 607篇 |
1999年 | 232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5篇 |
1962年 | 2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40年 | 2篇 |
1936年 | 2篇 |
193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Screening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on 1q31.1-32.1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OU Chong-zhi QIU Guo-qiang WANG Xiao-liang FAN Jun-wei TANG Hua-mei SUN Yu-hao WANG Quan HUANG Fei YAN Dong-wang LI Da-wei PENG Zhi-hai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8,121(24):2479-2486
Background As a model for both multistep and multipathway carcinogenesis, colorectal neoplastic progression provides paradigms for researching both oncogenes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s (TSGs).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colorectal cancer (CRC) is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 and many gene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creen for the potential TSGs on chromosome 1q31.1-32.1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 to explore whether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has unique genetic alterations and determine whether other putative TSGs exist and contribute to colon carcinogenesis. Methods Six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t a density of approximately one marker in every 1.6 cM, were chosen for refined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mapping of 1q31.1-32.1. Eighty-thre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umor and normal DNA were analyzed vi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for these microsatellite markers. PCR products were eletrophoresed on an ABI 377 DNA sequencer. Genescan 3.1 and Genotype 2.1 software were used for LOH scanning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refined LOH mapping results, we undertook a microarray-based expression screening to identify tumor association genes in 19 of the CRC cases. Results The average LOH frequency of 1q31.1-32.1 was 24.41%,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36.73% (18/49) at D1S2622, and the lowest of 16.42% (11/67) at D1S412. A minimal region of frequent deletion was located within a 2 cM genomic segment at D1S413-D1S262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LOH of any marker in the studied regions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patient sex, age, tumor size, growth pattern, or Dukes stage). On the basis of refined mapping results, we chose 25 genes located in the D1S413-D1S2622 (1q31.3-32.1) region and presented a microarray-based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approach in 19 sporadic CRC cases to identify candidate CRC related tumor suppressor genes. This study found 4 相似文献
102.
人胃癌SGC7901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的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人胃癌细胞系 SGC790 1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 .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系 SGC790 1为研究对象 ,采用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 .结果 人的胃癌 SGC790 1细胞系的静息膜电位为 (- 32 .2± 2 .2 ) m V,在钳制电压 - 40 m V,阶跃电压在 - 80~ +80 m V,记录到一种跨膜电流 ,该跨膜电流具有电压依赖、外向整流特性 ,该电流在延迟 2 5 ms后最大激活 ,80 0 m s内不失活 ,翻转电位在 - 6 0~ - 40 m V,能被已知的钾通道的阻断剂 4- AP或 TEA阻断 .结论 在人胃癌SGC790 1细胞系细胞膜上存在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 .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研究不同牙合力状态下Ⅲ型胶原在大鼠磨牙牙周膜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鼠牙合力丧失牙、合创伤的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在12 h、3 d、7 d、14 d及30 d时牙周膜细胞中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牙合力相比,牙合力丧失后牙周膜中Ⅲ型胶原mRNA表达迅速减弱,随后逐渐增强,7 d时最强(P<0.05),其中最大信号平均强度值154.39±17.6,14 d后恢复到正常牙合力时的表达水平;牙合创伤后牙周膜中表达Ⅲ型胶原mRNA的阳性细胞数量和密度逐渐增加,7 d时达到最大,其表达的平均强度为124.03±14.82(P<0.05),14 d后显著减弱,其信号平均强度值为63.07±5.69。结论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与牙合力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回顾性分析治疗P ilon骨折的适宜手术方法、最佳手术时机及其手术疗效。方法对2001年至2004年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单侧P 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平均年龄36.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6.8 d。骨折类型:Ⅰ型4例、Ⅱ型36例、Ⅲ型12例。40例行切开复位三叶型(或T型)钢板内固定;12例行有限切开内固定并辅以外固定,其中应用外固定支架者2例,辅以石膏托者10例。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52例患者中,优43例,良6例,可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创面不愈合4例,感染2例,延迟愈合1例和关节退行性变7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根据骨折类型和条件灵活选择固定方式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开放拉长塑料细管法(OPS)对HBV转基因小鼠(P21^HBxPHBx)和白内障小鼠(cataract mice,cM)胚胎冷冻效果。方法采用乙二醇作为冷冻保护剂,以昆明小鼠为对照,用OPS法对CM及P21^HBxPHBx两种小鼠3.5d的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并比较KM、CM及P21^HBxPHBx获得胚胎数,解冻后胚胎的复苏率及发育率。结果KM、CM及P21^HBxPHBx小鼠平均获得胚胎数分别为31.12、19.32、9.14枚;解冻后的复苏率分别为95.6%、79-3%、80.3%;发育率分别为94.7%、73.8%、56.6%。表明HBV转基因小鼠的获得胚胎数明显低于昆明小鼠,解冻后三种小鼠的胚胎复苏率之间无显著差别,而解冻后发育率,P21^HBxPHBx小鼠要明显低于KM小鼠。结论转基因小鼠超排数及解冻后发育率低于昆明小鼠,而白内障模型小鼠和昆明小鼠比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8.
芒果苷是一种天然存在的C-葡萄糖基黄酮,是有效的药用化合物,可以从多种植物中分离提取得到。研究表明,芒果苷具有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治疗眼部疾病、神经系统保护、肾脏保护、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由于其具有众多的生物活性,对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有巨大潜力。本文对近年来芒果苷的药效学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芒果苷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荆防颗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及轻症治疗的推荐用药,本文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及活性检测,阐明其潜在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酶学方法测定荆防颗粒提取物对新型冠状病毒3-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 (3CLpro)、papain like protease (PLpro)、spike protein receptor-binding domain (S-RBD)及人cyclooxygenase-2 (COX-2)的抑制活性,利用氨水引咳小鼠模型测试其止咳作用;基于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对荆防颗粒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阐明其化学组成;采用酶学实验、分子对接、定点突变等方法测定荆防颗粒中抑制3CLpro、PLpro的主要活性成分并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荆防颗粒提取物对新型冠状病毒3CLpro、PLpro蛋白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COX-2抑制活性及止...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神经激肽-1受体(NK-1R)拮抗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肺损伤的作用,了解ANP时阻断该受体对肺损害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P组和拮抗剂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开腹后只翻动胰腺,ANP组和拮抗剂组胆胰管恒速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成ANP大鼠模型。拮抗剂组在制模成功后经尾静脉注射NK-1R拮抗剂spantide(0.001 25%)0.5 ml。检测不同时间点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LCP)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NK-1R的组织学定位。结果:ANP组6 h后肺组织MPO活性和LCP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持续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的各个时间点相比,拮抗剂组肺组织MPO活性和LCP没有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化检查显示,NK-1R的表达主要位于肺泡隔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及部分肺泡Ⅰ、Ⅱ型上皮细胞表面等处。结论:ANP时,P物质通过与NK-1R结合发挥作用,NK-1R拮抗剂阻断了P物质的作用路径,对ANP肺损伤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