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39篇
  免费   3067篇
  国内免费   2150篇
耳鼻咽喉   255篇
儿科学   577篇
妇产科学   178篇
基础医学   1793篇
口腔科学   678篇
临床医学   3896篇
内科学   2491篇
皮肤病学   238篇
神经病学   706篇
特种医学   1265篇
外科学   3089篇
综合类   8540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545篇
眼科学   327篇
药学   4002篇
  52篇
中国医学   3161篇
肿瘤学   1255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1014篇
  2021年   1217篇
  2020年   1119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591篇
  2017年   877篇
  2016年   729篇
  2015年   1242篇
  2014年   1574篇
  2013年   2049篇
  2012年   2960篇
  2011年   3082篇
  2010年   2733篇
  2009年   2487篇
  2008年   2527篇
  2007年   2398篇
  2006年   2215篇
  2005年   1582篇
  2004年   1193篇
  2003年   995篇
  2002年   736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527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联合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结合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8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7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1例为Wilson病 )在等待肝移植期间经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 3~ 7次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患者等待供肝时间 8~ 30d ,平均 13d ,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痊愈出院。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后 ,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但凝血功能的改善不明显。结论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可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 ,帮助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顺利渡过肝移植等待期。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观察5-单硝异山梨酯缓释剂(ISMN)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降压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吲达帕安2.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单硝异山梨酯缓释剂4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 (1)治疗组从第一周开始收缩压(SB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先于对照组于第二周降至正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2)从第一周开始治疗组舒张压(DBP)下降幅度即小于对照组(P〈0.05),第三周开始差距加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整个观察期内治疗组DBP下降幅度始终小于对照组,且从第二周开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第一周开始治疗组脉压(P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P〈0.05),第二周开始差距进一步加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使PP减小,对ISH患者降压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54.
抗抑郁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育荣 《医学综述》2006,12(3):190-19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经济、科技、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而受到广泛重视。欧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在我国人群中总的患病率为20%。普通门诊中占20%-40%,在消化专科中占60%-70%。FD的发病机制复杂,部分患者存在精神心理的异常,本文通过对FD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zuag评分)评定和抗抑郁药物治疗,旨在探讨二者关系及抗抑郁治疗FD的疗效。  相似文献   
55.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手术适应证和疗效,以及临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施行肝切除术的6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1%、58.1%和26.0%,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20例肝转移灶有假包膜形成。结直肠癌Dukes分期、病理类型、转移灶数目、假包膜形成对术后生存率有影响(P<0.05)。术后综合治疗者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无综合治疗者(P<0.05)。肝转移灶大小及其切除时间并不影响患者预后(P>0.05)。结论临床病理分期早、肿瘤分化程度高、转移灶数目不超过3个、肿瘤假包膜形成及术后综合治疗预示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对急慢性关节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999年至2004年急慢性关节损伤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激光组采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照射痛点;对照组口服活血止痛胶囊,外用沈阳红药膏治疗.结果两周后的疗效比较.激光组有效率为85.0%,痊愈率为44.2%;对照组有效率为71.7%,痊愈率为20.8%;差异有显著意义.激光组中,急性关节损伤的患者痊愈率为52.9%,慢性关节损伤患者的痊愈率为32.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对急慢性关节损伤,尤其是急性小关节损伤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尝试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旨在使老年高龄患者亦从溶栓治疗中获益.方法采用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收治老年高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溶栓组31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50×104U)30min 静脉滴入;并与非溶栓组34例对照观察.结果溶栓组冠脉再通率、五周病死率、休克、心衰分别为54.8%、6.4%、3.2%、9.7%;而对照组分别为14.7%、23.5%、26.5%:41.2%,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有条件的基层医院依然有可能实施小剂量尿激酶对老年高龄患者的溶栓治疗,且可挽救更多老年高龄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58.
94例有肺外并发症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丁圣刚  王亚亭  陈家新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219-1219,122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e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肺外并发症和诊治。方法对94例确诊为MP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多集中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3~10岁55例(58.4%),发热69例(73.4%),持续性咳嗽80例(85.1%),多数肺部可闻及干啰音,胸片呈斑点状阴影41例,呈阶段性肺炎26例,呈间质性损害16例,表现肺门影增浓11例,大多患者(84.0%)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29例,全部病例均有肺外并发症,72例静脉使用红霉素,后改阿奇霉素口服治疗,47例痊愈。结论MPP好发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其肺外并发症常见,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9.
小学生个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个性的有关因素,为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所属的七个区各随机抽取一所学校,每所学校抽取四、五、六年级各两个班.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儿童用)和自编的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00名儿童进行调查。将调查所得数椐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小学生个性精神性(Psy choticism,P)的因素有性别、是否班干部、父母关系;影响内外向(extrovision and intrnision,E)的因素有性别、父母关系、是否班干部、住所、母亲文化程度、所在学校;影响情绪稳定性(nearoticism,N)、掩饰性(lie,L)的均为性别、父母关系2个因素。【结论】儿童个性受家庭、学校环境等的多重影响。家长、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保持情绪乐观、稳定,避免对子女儿童的负面影响,以利于其个性向积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松果体和褪黑激素(Mel)是否通过下丘脑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方法:松果体切除术;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测定;下丘脑地诺前列酮放射免疫测定;下丘脑注射Mel.结果:松果体切除后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降低,下丘脑地诺前列酮含量升高,16:00 ip Mel(10 μg kg~(-1)d~(-1)×7d)可使其恢复,并升高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降低其下丘脑地诺前列酮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与下丘脑地诺前列酮含量的变化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r=-0.78,P<0.01).于下丘脑注射Mel 2μg,能提高正常大鼠和松果体切除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结论:下丘脑是松果体Mel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主要作用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