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42篇
  免费   2363篇
  国内免费   1322篇
耳鼻咽喉   325篇
儿科学   291篇
妇产科学   146篇
基础医学   1399篇
口腔科学   269篇
临床医学   2981篇
内科学   2025篇
皮肤病学   202篇
神经病学   337篇
特种医学   925篇
外科学   1981篇
综合类   6580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886篇
眼科学   284篇
药学   2861篇
  23篇
中国医学   2423篇
肿瘤学   1084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732篇
  2021年   914篇
  2020年   808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645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855篇
  2014年   1242篇
  2013年   1506篇
  2012年   2113篇
  2011年   2240篇
  2010年   2123篇
  2009年   1913篇
  2008年   1945篇
  2007年   1888篇
  2006年   1648篇
  2005年   1204篇
  2004年   833篇
  2003年   766篇
  2002年   521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402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基因诊断和SLC26A4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SLC26A4(PDS)基因全序列扫描,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SLC26A4基因型变化和遗传特征.方法来自35个家庭的38例患者多患中重度感音性耳聋,所有患者颞骨CT均显示前庭水管明显扩大.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合序列分析进行SLC26A4基因分析.结果共发现32个先证者携带有SLC26A4基因突变,其中纯合突变11例,复合突变9例,单一杂合突变12例,3个先证者未发现突变,在所有受检患者中突变发现率91.4%(32/35).共发现8种突变类型58个突变,其中IVS7-2 A>G突变为中国人最常见的SLC26A4突变,共发现其纯合型10例,杂合突变13例,即有71.9%的患者(23/32)携带此种突变,2168A>G为第二常见突变,共有8名患者携带此杂合突变,另发现1229C>T,IVS15+5G>A,1226 G>A,1199-1200insT,946 G>T,916-917 ins G突变形式,后三种突变为国内外尚未报道的新突变.四种复发性突变IVS7-2 A>G、2168A>G、1229C>T、IVS15+5G>A在此组病例的30例患者均有出现.三个多发家庭的同胞患者均具有一样的SLC26A4突变.结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典型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SLC26A4基因突变是其明确的致病因素,SLC26A4基因检测是诊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32.
维生素C抑制甘露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甘露醇引起血管损伤及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将健康大白兔随机分4组,A组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B、C、D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E预处理后再静脉推注甘露醇,电镜、光镜下观察局部血管的损伤。(2)利用Biostar H-40s型芯片,检测甘露醇分别在应用三种保护剂前后对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动物实验:血管损伤程度上,A组为重度;B组为中~重度;D组为轻度;C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基因芯片检测:330条凋亡基因中,生理盐水组芯片无改变;维生素C组中45条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34条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维生素E组3条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结论:维生素C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起到抑制甘露醇血管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3.
保留直肠肌鞘的肛管吻合术后控便功能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新  张志云  戴宗晴 《腹部外科》2006,19(3):168-169
目的探讨保留直肠肌鞘的低位肛管结肠/回肠吻合术后控制排便的功能。方法对13例直肠、结肠病变病人行上段直肠切除,距齿状线上1cm剥除下段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保留直肠肌鞘,行结肠/回肠与肛管吻合。结果13例病人近期内控制排便功能欠佳,但随着结直肠代偿功能的恢复,远期效果较满意。结论该方法术后效果满意,病人术后生存质量较高,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34.
目的观察大鼠下颌下腺降钙素(CT)的分布。方法取16只健康的SD大鼠下颌下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染色。结果在大鼠下颌下腺,可见CT反应阳性物,它们主要分布于浆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的浆液细胞内,各级导管的上皮细胞也呈CT反应阳性。结论下颌下腺可能具有分泌降钙素的功能,提示下颌下腺可能参与钙磷代谢的生理调节。  相似文献   
935.
目的:研究细胞焦亡在琴叶榕根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保护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5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60 mg·kg-1),鲜药水提物组(48 g·kg-1),干药水提物组(48 g·kg-1),干药50%醇提物组(48 g·kg-1),干药95%醇提物组(48 g·kg-1),每组8只。其中水飞蓟宾和不同溶剂的琴叶榕提取物,各组小鼠灌胃给药18 d,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纯水。灌胃给药15 d后,模型组、水飞蓟宾组和各个琴叶榕根提取物组小鼠给予50%乙醇(12 mL·kg-1)灌胃,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末次造模结束后禁食14 h后摘眼球取血,开腹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微板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肝脏组织切片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肝细胞焦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MDA,LDH水平显著升高,肝脏指数显著升高,TUNEL染色阳性、炎症因子、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 05);与模型组比较,各个琴叶榕根提取物给药干预组小鼠ALT,AST,MDA,LDH水平均明显下降(P0. 05),肝脏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UNEL染色阳性、炎症因子、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提物处理组明显下降(P0. 05);肝脏病理切片表明,琴叶榕根提取物能改善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琴叶榕根提取物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其水提物作用机制可能与焦亡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36.
  目的: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薄白苔、黄腻苔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探讨UC患者舌苔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UC薄白苔患者、UC黄腻苔患者、健康对照者各35例,分别设为UC薄白苔组、UC黄腻苔组、健康对照组。收集粪便标本,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比较各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  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C薄白苔、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P<0.001),肠道菌群物种数量减少;与UC薄白苔组比较,UC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丰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肠道菌群物种数量减少。②门水平差异分析: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C薄白苔、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减少(P<0.05);与UC薄白苔组比较,UC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增多(P<0.05)。③属水平差异分析: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C薄白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埃希氏-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增多(P<0.05),罕见小球菌属(Subdoligranulum)、多尔氏菌属(Dore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罗氏菌属(Roseburia)等减少(P<0.05);UC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埃希氏-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增多(P<0.05),多尔氏菌属(Dorea)、罕见小球菌属(Subdoligranulum)、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罗氏菌属(Roseburia)等减少(P<0.05)。与UC薄白苔组比较,UC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链球菌(Streptococcus)增多(P<0.05),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拟普氏菌属(Alloprevotella)、普氏菌属(Prevotella)、奈瑟氏菌属(Neisseria)等减少(P<0.05)。④LDA判定(纲、目、科水平):UC薄白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普氏菌科(f_Prevotellaceae)、奈瑟氏球菌目(o_Neisseriales)、奈瑟氏球菌科(f_Neisseriaceae)丰度显著多于UC黄腻苔组(LDA>2.0),UC黄腻苔组患者肠道菌群中杆菌纲(c_Bacilli)、乳杆菌目(o_Lactobacillales)、链球菌科(f_Streptococcaceae)、消化链球菌科(f_Peptostreptococcaceae)丰度显著高于UC薄白苔组(LDA>2.0)。  结论:UC薄白苔、黄腻苔患者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健康者明显下降;UC薄白苔患者和UC黄腻苔患者在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丰度上均存在差异,黄腻苔患者肠道致病性细菌增多而具有潜在保护作用的细菌减少;肠道菌群检测可以为舌诊现代化提供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937.
目的探讨三虫胶囊对脑梗死功能缺损及二级预防的疗效。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三虫胶囊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半月、6月、1年、2年分别进行mRS评分、NIHSS评分,同时进行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LDL-C)、红细胞比容(Hct)等实验室检查,通过对比分析,观察其对脑梗死功能缺损及几项实验室指标的作用,验证三虫胶囊对脑梗死神经缺损及二级预防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半月、6月、1年、2年mRS、NIHS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对比,且没有出现恶化和再中患者,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三虫胶囊治疗后半月、6月、1年、2年的D-D、Fib、LDL-C、Hct等实验室关键指标皆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三虫胶囊通过降脂、抗凝、抗黏等机理,发挥着脑梗死神经缺损的恢复及二级预防的重要作用,对脑梗死防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38.
关节炎是一系列以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因炎症、感染、创伤、退化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近年来关节炎的患病率显著增加,临床上代表性关节炎有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以强直性脊柱炎为典型)、痛风、骨关节炎等。近年来的研究逐渐重视这些疾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研究,包括白介素(IL)家族系列中多种炎性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最新研究发现针灸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可能参与相关炎性因子的致病途径,并通过调控此类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改善炎症反应,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关节炎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39.
目的:为了解决白芷生产过程中盲目引种、生产无序等导致的药材品质不达标、农残超标等问题,对白芷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技术进行探讨。方法:利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Ⅱ对白芷栽培选地进行科学预测,得出潜在的白芷和川白芷各自生态适宜区。同时,根据白芷种质资源现状、产区考察、文献研究,建立一套无公害白芷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结果:白芷引种栽培以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一带为宜;川白芷引种栽培以湖南、江西、四川、浙江、贵州一带为宜。建立了一套从选地整地、播种、间苗定苗、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存、良种繁育的完整无公害白芷规范化种植体系。结论:白芷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的建立为白芷无公害精细栽培奠定基础,也为现阶段中药材种植产业精细、集约、高产、高品质的种植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0.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对毒胡萝卜素内酯(Thapsigargin,Tg)诱导人结肠癌系HT29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时内质网结构变化及相关分子GRP78和CHOP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T29细胞后,将细胞分为4组:①空白细胞组(Control组):细胞不做任何药物处理;②细胞模型组(Model组):采用1μmol/L Tg诱导HT29细胞建立ERS模型;③黄芪多糖低浓度组(AP-L组);④黄芪多糖高浓度组(AP-H组)。CCK8法检测黄芪多糖对HT29细胞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内质网结构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ERS时GRP78、CHOP mRNA表达情况。结果黄芪多糖浓度分别为1、10μg/mL,且分别作用HT29细胞12、24、36、48 h时,细胞存活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对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透射电镜观察Control组内质网结构呈网膜状结构,网膜腔不扩张;Model组内质网形态迥异,大小不一,呈空泡状改变,部分可见融合成簇现象;AP-L组内质网网膜腔扩张程度减轻,空泡体积减小和数量减少;AP-H组内质网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呈网膜状结构,可见数量较少,形态较小的空泡状结构。Real-time PCR法检测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HT29细胞GRP78、CHOP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Model组比较,AP-L组和AP-H组HT29细胞GRP78、CHOP mRNA表达均减少(P<0.05);与AP-L组比较,AP-H组HT29细胞GRP78、CHOP mRNA表达减少(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抑制Tg诱导HT29细胞发生ERS,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RP78和CHOP的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