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8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547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97篇
综合类   440篇
预防医学   22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35篇
  3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动态检测92例初治A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初治AML各亚型中M5基因表达阳性率最高,为91.7%,其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最高,达1308.6,显著高于其他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ALL各亚型(L1,L2,L3)之间WT1基因表达阳性率及中位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中,WT1基因表达阳性组CR率显著低于阴性组,阳性组缓解后半年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治组、复发组及未缓解组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T1基因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疾病的发生发展、判断预后及检测微小残留病(MRD)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2.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人TCRζ链基因表达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CRζ链表达水平的方法,了解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TCRζ链基因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法检测31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M1型6例,M2型15例,M3型10例)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的TCRζ链表达情况,以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作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α计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正常人TCRζ链表达差异倍数.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TCRζ链表达特点可以分为表达缺失(16%)、表达下降(26%)和表达上升(58%)三种情况.而三种不同亚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之间的TCRζ链表达模式相似.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SYBR Green Ⅰ荧光实时定量PCR和相关定量分析TCRζ链表达水平技术,并首先报道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病人TCRζ链表达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抑制靶向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基因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以及侵袭转移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三组:空白对照组、转染NC-siRNA(阴性对照组)及转染特异性STAT-3-siRNA组(RNAi组)。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瞬时转染特异性siRNA,24、48、72 h后MTT法检测三组细胞的增殖活性,48 h后RQPCR检测STAT-3基因mRNA表达。RQ-PCR及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MMP-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RNAi组与其他两组相比细胞增殖受抑明显(均P〈0.01);细胞生长减慢,RNAi组较阴性对照组STAT-3mRNA下降了71.91%(P〈0.01)。RNAi组与其他两组相比MMP-9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下降(均P〈0.01);侵袭实验RNAi组较空白对照组侵袭力下降了49.75%(P〈0.01),而两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STAT-3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抑制MMP-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沉默STAT-3基因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MMP-9途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结合《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的要求,给出了集成化管理GCP药房系统的设计方案,用于提升临床试验药品管理的系统、规范和科学性。方法分析了GCP药房的日常管理需要,并按需要给出了相关系统的功能模块,同时围绕各功能模块设计了包含基础、数据、支持和应用层的系统框架。结果所设计的GCP药房系统包含临床试验药品的验收、存储、发放和回收等多项功能,满足GCP药房管理的日常需要,并对药品管理的质量及效率有着显著的提升。结论在GCP药房的管理过程中,加快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对于提高临床试验药品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汤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130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味四妙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27.69%,总有效率为75.38%,观察组治愈率为52.31%,总有效率为89.24%。在HPV转阴率上,对照组HPV转阴率为50.77%,观察组HPV转阴率为76.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IFN-α、TNF-α和中医证候有效率上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药物安全性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HPV转阴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重度烧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率和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清洗、补液、抗感染、抗休克及加强营养支持等基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IRS发生率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6.98±4.27)d短于对照组的(23.25±5.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29,P=0.000)。两组治疗前MDA、LPO、MPO、IL-2、IL-10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d、5d、7d后MDA、LPO、MPO水平低于对照组,IL-2、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3d、7d时SIR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可调节IL-2、IL-10的表达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SIRS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CD133、β-caten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5例手术切除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胰腺组织及胰周淋巴组织中CD133及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33、β-caten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3%、62.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CD133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病理分期有关(P<0.05)、β-catenin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两者在蛋白表达水平上有明显相关性(P<0.05),CD133阳性表达组术后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组(P<0.05).结论胰腺癌中CD133的高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CD133高表达与胰腺癌预后差有关.β-catenin可能通过调节CD133的表达来调节胰腺癌干细胞的某些功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干细胞因子Oct-4在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人胆管癌QBC939亚克隆细胞系中的表达。 方法:运用体外侵袭实验筛选出1个高侵袭转移潜力和1个低侵袭转移潜力的细胞亚系,并对两者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和鉴定。运用RT-PCR,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干细胞因子Oct-4在两个亚克隆细胞系的差异表达。结果:分离得到高和低转移能力的人胆管癌QBC939亚克隆细胞系QBC-H和QBC-L,体外侵袭指数分别为263±5.9和154±6.6(P<0.05)。干细胞因子Oct-4 mRNA和蛋白在QBC-H的表达均高于QBC-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细胞因子Oct-4的表达强度与胆管癌QBC939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它可能是调控胆管癌侵袭转移能力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09.
非肢体血管瘤手术中阻断血供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非肢体血管瘤手术治疗时减少术中出血的方法. 方法 1998年11月~2003年11月共收治非肢体血管瘤49例,其中男21例,女28例,年龄3个月~63岁.毛细血管瘤14例,海绵状血管瘤25例,蔓状血管瘤7例,混合性血管瘤3例.根据血管瘤的性质和不同部位选择不同阻断血供的方法.头面颈部蔓状血管瘤扪清搏动的滋养血管后,于其一侧血管约1 cm处用7号丝线深缝一针,暂时缝扎致血管远端搏动消失再切除血管瘤;腹股沟及大腿上份蔓状血管瘤于瘤体组织近端腹股沟韧带上切开分离出髂总或髂外动脉、或在其远端切开分离出股动脉,通过无创血管夹阻断血流,再切除血管瘤;头面颈部、躯干部的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周围用7号丝线间断缝扎,暂时阻断周围滋养血管,再切除血管瘤. 结果通过阻断血供,血管瘤组织不同程度缩小,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4年,49例中47例完全愈合,无复发,外形满意,功能恢复正常.有2例因术后第2天出血行二次手术止血,术后伤口愈合,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手术切除非肢体血管瘤之前阻断血供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为尽可能彻底切除血管瘤、减少复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EZH2和Bmi-1基因在膀胱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膀胱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 ,检测EZH2和Bmi-1基因在膀胱正常黏膜(共15例)和膀胱癌中(共70例)的相对表达量,以膀胱癌T24细胞株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在膀胱正常黏膜中,EZH2和Bmi-1基因的mRNA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膀胱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ZH2基因在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肿瘤(PUNLMP)组、低分级组和高分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1082±0.1880、0.0740±0.0984、0.1885±0.2144,与对照组(0.0158±0.0208)比较,P值分别为>0.05、<0.01和<0.01;在浸润性膀胱癌的表达(0.2069±0.2241)高于表浅性膀胱癌(0.0868±0.12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1基因在PUNLMP组、低分级组和高分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6654±0.7668、0.4955±0.4553、0.7986±0.9259与对照组(0.1745±0.0973)比较,P值分别为>0.05、>0.05和<0.01;在浸润性膀胱癌组(0.8368±1.0041)的表达高于表浅性膀胱癌组(0.5505±0.49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ZH2和Bmi-1基因在膀胱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且EZH2与膀胱癌的发生、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