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131篇 |
免费 | 4457篇 |
国内免费 | 25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8篇 |
儿科学 | 721篇 |
妇产科学 | 216篇 |
基础医学 | 2469篇 |
口腔科学 | 769篇 |
临床医学 | 5065篇 |
内科学 | 3513篇 |
皮肤病学 | 506篇 |
神经病学 | 905篇 |
特种医学 | 170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3647篇 |
综合类 | 11438篇 |
现状与发展 | 15篇 |
预防医学 | 5127篇 |
眼科学 | 348篇 |
药学 | 5045篇 |
68篇 | |
中国医学 | 4084篇 |
肿瘤学 | 20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3篇 |
2023年 | 616篇 |
2022年 | 1499篇 |
2021年 | 1911篇 |
2020年 | 1686篇 |
2019年 | 910篇 |
2018年 | 968篇 |
2017年 | 1254篇 |
2016年 | 926篇 |
2015年 | 1734篇 |
2014年 | 2190篇 |
2013年 | 2655篇 |
2012年 | 3845篇 |
2011年 | 4057篇 |
2010年 | 3502篇 |
2009年 | 3146篇 |
2008年 | 3311篇 |
2007年 | 3253篇 |
2006年 | 2619篇 |
2005年 | 2042篇 |
2004年 | 1419篇 |
2003年 | 1250篇 |
2002年 | 989篇 |
2001年 | 857篇 |
2000年 | 656篇 |
1999年 | 301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正畸托槽去除时粘接剂残留模式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研究只对金属托槽、树脂托槽分别应用3种不同粘接剂粘接,正畸托槽去除时粘接剂残留的模式进行体外研究。方法:收集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新鲜双尖牙120颗,随机等分为6组,用国产双尖牙方丝弓树脂托槽和国产方丝弓金属托槽分别应用3种不同粘接剂模拟临床应用的实验条件下粘接,并做组别标记,1KN电液疲劳实验机进行托槽去除。在实体显微镜下观察ARI记分情况,对正畸托槽去除时粘接剂残留模式进行体外研究。结果:树脂托槽组中和金属托槽组中3组粘接剂去粘接后,ARI记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同种粘接剂金属托槽与树脂托槽ARI记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去粘接时金属托槽留在牙面的粘接剂少,树脂托槽留在牙面的粘接剂多。说明树脂托槽与粘接剂之间的粘接强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硬脂酸纳米吗啡(SLN-M)单次注入大鼠硬膜外腔后的镇痛效应.方法 选择硬膜外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症状的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A组(假给药组):经硬膜外腔给予硬脂酸纳米(SLN);B1组与B2组:分别给予0.2及1 mg普通吗啡;C1组与C2组:分别给予含0.2及1 mg吗啡的SLN-M.用药后测定热痛阈值评价镇痛效果,以最大镇痛效应(MPE)表示,以SpO2、角膜反射的变化、僵直症的发生率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B1与C1组及B2与C2组的MPE最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时间延长,B1与B2组MPE逐渐下降,12 h后开始显著低于C1与C2组(P<0.05).B1与B2组达到MPE最高值的时间显著快于C1与C2组(P<0.05),但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B1与B2组SpO2显著低于C1与C2组(P<0.05),角膜反射的变化和僵直症的发生率要高于C1与C2组(P<0.05),且与吗啡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硬膜外腔单次给予SLN-M后可达到与普通吗啡一样的镇痛效果,有效镇痛时间明显延长,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3.
Accessory mitral valve tissue (AMVT) is a rare congenital cardiac anomaly,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othe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It is diagnosed in neonates or childhood and rarely in adulthood. Nevertheless, AMVT is an incidental finding or described as isolated. Echocardiography, especially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is considered as an optimal imaging technique for AMVT diagnosis. We herein presented an asymptomatic adult AMVT cases with significant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 and surgical excision wa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64.
65.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白术芍药散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白术芍药散是中医传统名方,临床对于腹泻有确切的治疗效果.然而,目前有关白术芍药散的提取工艺报道较少.该试验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复方中10个指标性成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作为指标,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处理数据,对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优化白术芍药散提取工艺.结果得出白术芍药散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2倍量70%乙醇,浸泡1h,提取2次,每次2h.其中提取时间有显著影响.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处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中药官桂的应用现状及对其进行考证。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所收集的官桂样品进行鉴别,采用文献检索法进行官桂的相关考证。结果通过鉴别,官桂样品并不是同一品种,且有同一企业来源的两批官桂样品并不是同一品种的现象;通过考证,反映了官桂的来源复杂、标准规范不统一,临床上用的“官桂”与商品“官桂”并不相同。结论本研究首次通过实例报道了官桂的应用现状,结论是官桂的应用很混乱,同名异物现象很严重,应当加以重视,加强研究,争取统一其标准;相关企业要严格执行本地区有关官桂的地方标准,做到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67.
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与谋."可见"相与谋"者"道相同",或者"道相近".为治病牧人、养生保健而奋斗的中医同道,由于闻道有先后,行道有远近,而区分成大师与学童、卓越与平凡的种种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9例DR患者随机分成120 mg剂量组(36例)、240 mg剂量组(33例),静脉给药,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间隔2周,共2个疗程,用药30 d.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测各组病例的眼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及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 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各项指标均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结果 2组治疗后,CRA、PCA及OA的PSV、EDV增加,RI值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0 mg组中个别病例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2种剂量的川芎嗪注射液均能明显改善DR患者的眼部循环,并且效果接近,使用120 mg的剂量治疗DR更为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69.
两面针提取物抗肝癌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两面针药材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与抗肝癌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为药效模型,采用MTT法测定33批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采用逐步后退法将量化特征峰面积与MTT法测得两面针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结果结合,构建两面针药材提取物抗肝癌的谱效关系方程。结果 建立的两面针药材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达到0.7以上,经相似度软件筛选出24个特征指纹峰,用逐步后退法拟合两面针药材提取物抗肝癌谱效关系方程,该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实际意义,可较准确地预测两面针药材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结论 两面针药材提取物抗肝癌活性是多种成分协同、互补、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方程可预测肿瘤细胞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