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36篇 |
免费 | 939篇 |
国内免费 | 67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1篇 |
儿科学 | 245篇 |
妇产科学 | 95篇 |
基础医学 | 872篇 |
口腔科学 | 228篇 |
临床医学 | 1735篇 |
内科学 | 998篇 |
皮肤病学 | 237篇 |
神经病学 | 216篇 |
特种医学 | 358篇 |
外科学 | 543篇 |
综合类 | 2955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561篇 |
眼科学 | 87篇 |
药学 | 1353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986篇 |
肿瘤学 | 4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4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205篇 |
2021年 | 248篇 |
2020年 | 268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228篇 |
2016年 | 187篇 |
2015年 | 360篇 |
2014年 | 498篇 |
2013年 | 687篇 |
2012年 | 1113篇 |
2011年 | 1285篇 |
2010年 | 1166篇 |
2009年 | 1027篇 |
2008年 | 1099篇 |
2007年 | 1098篇 |
2006年 | 920篇 |
2005年 | 772篇 |
2004年 | 472篇 |
2003年 | 276篇 |
2002年 | 180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161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约300 g,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紫杉醇溶媒组(B组)和紫杉醇组(C组)。分别于腹腔注药前1 d、注药后3、5、7、9、11、14、18、21 d检测大鼠机械缩爪阈值。腹腔注药前1 d、注药后7、14、21 d每组各处死大鼠4只,取脊髓腰膨大背角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5-HT含量。腹腔注药后14 d取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病变情况。结果与注药前1 d比较,C组机械缩爪阈值从紫杉醇注射后7 d开始显著降低,并持续至注药后21 d达最低值(P<0.05),且显著低于A、B组(P<0.05)。坐骨神经超微结构C组纤维髓鞘板层结构松散,排列紊乱、肿胀变形、厚薄不均,A和B组大鼠坐骨神经未见异常。C组脊髓背角5-HT含量注药后7 d开始显著升高,并持续至注射后21 d达最高值(P<0.05),且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大鼠脊髓背角5-HT含量与机械缩爪阈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981,P<0.05)。结论紫杉醇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组织中5-HT含量表达上调,该变化可能参与了紫杉醇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2.
目的:肋间神经转位脊髓神经根桥接联合应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恢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功能。方法:将成年大鼠分为脊髓半切洞损伤组(A组)、脊髓半切洞损伤 肋间神经转位脊髓神经根桥接组(B组)、脊髓半切洞 肋间神经转位脊髓神经根桥接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组)。手术后应用联合行为评分(CBS)。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测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组CBS得分A组>B组>C组,SEP和MEP潜峰时,均A组>B组>C组,统计分析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肋间神经转位脊髓神经根桥接联合应用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运用术后即刻及短程膀胱灌注方案预防非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丹阳市人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自2012年至2015年收治的39例(I组)病理证实为非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的患者,术后用蒸馏水膀胱内冲洗后,即刻将40mg吡柔比星溶于40ml蒸馏水进行灌注,维持2小时后排出,术后7天开始规律每周1次共灌注8周,每月1次维持灌注8个月后结束。2012年之前的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5例(Ⅱ组),术后7天始同剂量吡柔比星规律常规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灌注8周,每月1次维持灌注12个月。比较Ⅰ、Ⅱ组患者膀胱肿瘤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二组进行常规膀胱镜复查随访,随访8~56个月,平均35.9个月,Ⅰ组4例膀胱肿瘤复发,Ⅱ组13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包括肉眼血尿及尿路刺激征等,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运用优化的膀胱灌注方案(即刻+短程使用吡柔比星)灌注化疗,可以显著降低膀胱肿瘤复发率,减轻不良反应,在中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优点尤其明显,可作为推荐方案使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评价转染血管生成素基因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成素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并移植于置入Ameriod缩窄环的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上,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超、核磁心肌灌注成像、病理学观察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置环后的动物均为有效的动物模型.转染血管生成索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侧支血管增生明显,血管计数增加,Rentrop分数、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梗死区缩小而移植细胞的成活率高.结论 携带血管生成素基因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a skin tissue engineering cover-ing on chitinous membrane using rat epidermal stem cells (ESCs). Methods Rat ESC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by cold digestive method and collagen type Ⅳ adherent method. Cell colonies were observed with in-verted microscope. Expressions of DNA and RNA of ESCs were detected with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Growth curves of cells were determined with Alamar BlueTM colorimetric method. Expressions of sur-face markers of ESCs (CD29, CD71, CD49d, and CD34) were detected with flow cytometer. Positive expres-sions of CK15, CK19, and P63 of ESCs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fluence of original chi-tinous membrane leachate in different dilutions on ESCs was observed. Condition of growth of ESCs on the ve-hicle was observed. Results Isolated cultured cells were verified as ESCs, of which the doubling generation time was 48 hs. CD29 and CD49d were positive;CD71 and CD34 were negative;CKi9, CK15, and P63 were positive.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 ESCs cultured in chitinous membrane leachate showed slight cell proliferation when diluted to 1:8-1:512 dilutions,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checkerboard-form cell colonies of ESCs could be visualized with naked eyes on the chi-tinous membrane in 2-4 weeks of culture. A multitude of ESCs were seen to grow on fibres under microscope. Conclusions Chitinous membrane may be used as ESCs culture vehicle, and biological compatibility is good. 相似文献
86.
TARP钢板系统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TARP)在难复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3年4月-2004年9月,对13例陈旧性的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应用TARP系统复位和固定,两侧寰枢关节间植入自体髂骨融合。结果除1例因跌倒引起螺钉松动再次脱位外,均固定牢固,融合理想,脊髓减压满意。结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一次完成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难复型寰枢椎脱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P21WA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80例胃癌原代培养细胞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阿霉素(ADM)、氟尿嘧啶(5-Fu)及丝裂霉素(MMC)的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yclin D1和P21WAF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5-FU、MMC和DDP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显著高于ADM和HCPT(P〈0.05)。胃癌组织中cvclin D1和P21WAF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0.0%和47.5%。cyclin D1阳性表达者对5-Fu和HCPT的敏感性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而P21WAF1阴性表达者对MMC、5-FU和DDP的敏感性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cyclin D1和P21WAF1蛋白与胃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检测其表达对于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正确地处理肝转移是提高大肠癌总体疗效的主要措施之一。手术切除为治疗肝转移的首选,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并发症的减少,手术指征逐步放宽,对手术时机掌握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对肝转移不能切除的病人,术前化疗是使病人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的重要方法,术后辅助治疗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肿瘤射频消融与手术联合应用,能使初始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机会。因此,积极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能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量化分析,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线索。方法:以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简体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对确诊为头颈部白癜风和头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评估。结果:成人头颈部白癜风患者DLQI和CES-D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DLQI分值与CES-D之间存在正相关(r=0.48,P〈0.05)。结论:头颈部白癜风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早进行治疗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急诊经内踝截骨入路治疗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的疗效。方法:1995年6月至2007年10月收治24例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28~58岁,平均35.4岁。伤后到就诊时间0.5~12h。右侧15例,左侧9例;闭合伤22例,开放性创伤2例。均在入院后5h内采用急诊经内踝截骨入路整复固定。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6~60个月,采用Kenwright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0例。结论:急诊经内踝截骨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显露清楚,复位固定容易,对距骨血运破坏小,是治疗距骨颈骨折合并距骨体脱位,降低距骨坏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