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GD患者131I、甲巯咪唑治疗外周血中Th17细胞、IL-17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在G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初诊的GD患者31例采用131I治疗,30例采用甲巯咪唑(MMI)治疗,分别在治疗前(T0)及治疗后1个月(T1)、3个月(T3)进行相关指标测定。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29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水平。结果:2种治疗方案T0组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31I治疗组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水平在T0、T1、T3组中水平逐渐下降,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MI治疗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得出Th17细胞比例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58,P0.05),且两者与甲状腺相关抗体呈正相关。结论:Th17细胞、IL-17在初发GD中高表达,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GD的发病过程。另外,放射性131I可能通过影响Th17细胞及IL-17起到治疗G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基因rs143383、rs143384、rs6060369和rs2243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贵州地区汉族人群成人终身高的相关性.方法 对贵州地区1 069例汉族健康体检者进行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收集抗凝血标本并提取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方法检测GDF5基因的SNPs,并分析其与身高的相关性.结果 成年女性中,GDF5基因rs143383、rs143384、rs6060369和rs224331基因型分布可分别解释身高变异的1.4%、0.9%、1.1%和1.0%(P<0.05);在GDF5基因rs143383和rs143384位点,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平均身高均为最高,分别比AG和AA基因型个体高1.7 cm (P<0.01)、2.3 cm (P<0.05)和1.6 cm (P<0.05)、2.1 cm(P<0.01);在GDF5基因rs6060369位点,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平均身高分别比CT和TT基因型个体高1.7 cm (P<0.05)和2.2 cm (P<0.01).但是在成年男性中未发现GDF5基因上述SNPs位点与身高的相关性.结论 GDF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贵州地区成年汉族女性身高有关,GDF5基因可能是影响中国汉族成人女性身高个体差异的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Q值引导和标准LASIK术后角膜Q值、视力和自觉症状的差异,来探讨Q值引导LASIK对维持角膜非球面状态及改善视觉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做Q值引导准分子激光手术(Q-LASIK)和标准准分子激光手术(S-LASIK)的近视患者各40例(40只眼),于术后1、3、6、12、24、36个月复查裸眼视力、角膜Q值、夜间眩光、夜视力满意度。结果术后1、3、6、12、24、36个月时,两组裸眼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夜视力满意度随时间递增,视觉质量主诉评分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术后1、3、6个月时,夜视力满意度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3、6个月时,视觉主诉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之后,夜视力满意度和视觉主诉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6个月内Q值变化明显,有显著差异,两组的Q值均向负值方向变化。6个月之后,两组角膜Q值均基本稳定。结论 Q-LASIK组较S-LASIK组能更好地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和维持角膜的非球面特性,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残存神经元胞质中出现路易小体,其主要成分是异常聚集的α-synuclein蛋白(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聚集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金属离子与α-synuclein结合可导致蛋白构象发生变化引起蛋白发生聚集。近年的研究发现,Cu2+能够特异地结合α-synuclein蛋白,并诱导α-synuclein的聚集。该文就Cu2+与α-synuclein相互作用的的结合位点、结合模式以及Cu2+在α-synuclein毒性形式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杜鹃素对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 TT法检测细胞活力,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采用5、10、20μg/m L浓度的杜鹃素处理细胞后,内皮细胞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增加,细胞存活率提高;与H2O2组相比,细胞皱缩明显减少。杜鹃素20μg/m L可抑制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结论杜鹃素具有抑制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建立高效、特异的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检测方法。方法 本研究设计了一组基于Eg线粒体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体系及条件的优化,建立了Eg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 该方法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在109~102拷贝/μL相关系数达0.998,灵敏度达102拷贝/L;在特异性试验中,与其他病原虫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低于3%。应用该方法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6份为Eg感染阳性。结论 由此可见,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细粒棘球绦虫,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地中海贫血儿童维生素D(vitamin D,Vit D)水平状况。方法 81例各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纳入研究,收集临床资料,计算体质指数Z分值(body mass index Z-score,BMI-Z分值);测定血清25-(OH)D、钙和磷水平;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Vit 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Fok I、Bsm I、Apa I位点多态性。结果地中海贫血患儿25-(OH)D水平为(23.7±9.2)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10.5)ng/mL(P0.05);地中海贫血合并Vit D缺乏或不足的发生率为66.7%,比对照组高;重型地中海贫血Vit D缺乏或不足者检出率88.9%,中间型64.0%,轻型48.3%。所有患儿血清钙、磷浓度均正常。BMI-Z分值≤-1与Vit D缺乏或不足相关,而VDR基因多态性、性别及居住地并非危险因素。结论地中海贫血患儿Vit D缺乏或不足发生率高,且与贫血严重程度以及营养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2020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预判流行趋势,评估疫情发生风险.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开展2016-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牛、羊、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2016-2020年五年间,兵团共累计监测布病样品2185312份,感染抗体阳性15928份,抗体阳性率达0.73%(15928/2185312),其中奶牛布病总阳性率达0.18%(1071/583146),其他品种牛布病总阳性率达0.24%(436/181148),羊布病总阳性率达1.03%(14413/1405091),猪布病总阳性率达0.05%(8/15927),奶牛、其他牛、羊和猪之间差异极显著(χ2=4805.56,P<0.01),结果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兵团辖区对布鲁氏菌病进行干预后,该病虽得到一定控制,但仍有流行扩散风险,给人畜间带来危害.建议今后继续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动态监测,积极落实净化措施,确保兵团布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及其风险因素.方法:连续入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住院的伴NSSI的抑郁症患者177例为研究对象,评估自编一般资料问卷、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再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将其分为伴/不伴自杀意念组,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①177例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有自杀意念的为120例(67.80%).②单因素分析显示,童年创伤史、自杀未遂史、总病程、NSSI 病程、抑郁、焦虑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13.135,13.765,t=4.003,31.06,-2.532,-3.684;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童年创伤史(r=5.73,P<0.05)、自杀未遂史(r=10.588,P<0.05)、焦虑(r=8.25,P<0.05)是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自杀意念发病率较高,有童年创伤史、自杀未遂史和焦虑情绪者更容易出现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语言疏导四步法对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危机干预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80例,两组均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及氧疗,观察组同时配合中医语言疏导四步法进行心理疏导,每周2次,持续时间为45分钟,疗程为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2周后分别评分,记录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和住院日.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各项量表评分下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型冠状病毒转阴时间及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语言疏导四步法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改善睡眠,加速病毒转阴,缩短住院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