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摘 要: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迁移、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于铺有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皿,培养7 d后免疫荧光鉴定EPC。实验分对照组(Control,CT)、50 μmol/L腺苷(adenosine, Ade)组(A50)、50 μmol/L Hcy组(H50)、50 μmol/L Hcy+50μmol/LAde组(A50+H50)和50 μmol/L Hcy+50 μmol/L Ade+10 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A50+H50+VEGF),不同给药组处理后检测内皮祖细胞迁移、粘附功能。各项实验都至少重复3次。【结果】Dil-acLDL(红色)和FITC-lectin(绿色)染色双阳性的细胞可鉴定为EPC。与CT组相比,Hcy、Ade可抑制EPC细胞的迁移(P < 0.05);Hcy、Ade还可抑制EPC细胞粘附到纤维连接蛋白及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P< 0.05)。与Hcy、Ade组相比,Hcy联合Ade可进一步显著抑制EPC细胞的迁移和粘附功能(P < 0.05)。加入VEGF可显著增加EPC细胞的迁移及粘附功能(P < 0.05)。【结论】 Hcy可显著抑制EPC的迁移粘附能力,加入VEGF后可明显改善这种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2.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微导管机械碎栓和支架取栓两种方法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共82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其中58例病人在发病后3~ 5 h行微导管机械碎栓治疗,24例病人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两组病人均联合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其血流动力学评估采用前向血流评定TICI分级。当前向血流达TICI Ⅱ-Ⅲ级时表示血管再通成功,TICI 0-Ⅰ级表示血管再通失败。脑卒中严重程度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我们分别统计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天NIHSS评分、术后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碎栓组血管再通成功47例,再通失败11例,血管再通率81.0%,继发性脑出血2例(3.45%),再通后血栓脱落导致继发性脑栓塞2例(3.45%),术后3天患者NIHS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取栓组血管再通成功20例,再通失败4例,血管再通率83.3%,继发性脑栓塞1例,无颅内出血并发症,术后3天患者NIHS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支架取栓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肯定,而碎栓组血管再通成功率不低于取栓组,相比之下,碎栓技术更容易推广应用,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3.
摘 要: 【目的】 为了寻找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有效方法,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WJMSC)治疗输卵管炎的应用前景。【方法】 成年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模型组大鼠双侧输卵管注入混合菌后,再随机分成5组;急性治疗前组(5只)于造模后第20天取材;急性治疗组(10只)于造模第20天,给予腹腔注射WJMSC(1 × 106/mL), 7 d一次,共3次,疗程结束1周后5只取材;慢性治疗前组(5只)于造模后30 d 取材;慢性治疗组(10只)于造模第30日开始上述治疗,1 周后5只取材;慢性模型组(10只): 造模第51天5只取材,余下鼠与雄鼠同笼。比较各组输卵管形态、上皮分泌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OVGP)、血清INF-α和TNF-?酌水平、受孕率和妊娠数。【结果】 急性期输卵管水肿,上皮坏死,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慢性期上皮扁平上皮化生,管壁纤维化,治疗后无明显改善。血清TNF-ɑ、INF-r在急性输卵管炎治疗前〔(1358.75 ± 134.05) pg/mL, (1280.38 ± 240.69 )pg/mL〕、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1335.33 ± 60.35 )pg/mL, (1041.02 ± 146.25) pg/mL〕明显增高,急性治疗后明显下降〔(579.44 ± 47.44 )pg/mL,(843.29 ± 312.42) pg/mL〕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组治疗后不能恢复正常。OVGP的分泌在急性输卵管炎治疗前(5.92 ± 3.74)、治疗后(3.15 ± 2.20)与正常组(4 .40 ± 3.84)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OVGP在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1.77 ± 1.55)、后(0.41 ± 0.54)和慢性模型组(0.37 ± 0.22)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 0.05)。受孕率和产仔数在急性治疗组 (100%, (11 ± 3.87)与正常组(100%,10 ± 2.7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慢性治疗组(20%,2.2 ± 4.92)、慢性模型组(40%,2 ± 2.83)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WJMSC腹腔注射治疗大鼠急性输卵管炎能恢复输卵管的功能,但对慢性输卵管炎疗效差。对输卵管炎的及时治疗是保存生育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拟行射频消融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观察组为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及二维超声造影(2D-CEUS)联合扫描治疗组,扫查方法为术前3D-CEUS扫描,进而采用实时2D-CEUS引导下射频消融;对照组为单纯2D-CEUS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前观察病灶血管,显示肝癌病灶滋养血管数目及清晰度;治疗2周后复查,比较完全消融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动脉期血管的发现率较高,显著高于对照组(206%vs 138%);观察组的完全消融率高于对照组(96.9% vs 84.4%, P<0.05)。【结论】3D-CEUS可以更为清晰的显示原发性肝癌病灶的血管形态及数目,术前联合3D-CEUS有助于提高超声造影引导下射频治疗的完全消融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MRI分子靶向示踪剂细胞间粘附分子链接微米级氧化铁颗粒(ICAM-MPIO)对放射性脑损伤早期无创性诊断的能力及敏感性。【方法】 制备分子靶向示踪剂ICAM-MPIO;RBI动物模型建立并分组(靶向组、非靶向组、对照组及钆增强组,每组6只);通过体外细胞及活体动物实验评价ICAM-MPIO对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靶向性,以及临床3.0T磁共振对ICAM-MPIO检测的敏感性。【结果】体外细胞实验显示ICAM-MPIO靶向识别激活内皮细胞,其结合效率约为非靶向组的5倍。活体动物实验显示ICAM-MPIO对早期放射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靶向作用,临床3.0T磁共振能清晰显示病灶区域ICAM-MPIO所引起的T2低信号;且靶向组T2信号(注射前/后:1310/944)减低幅度约为非靶向组(注射前/后:1 300/1 249)的7倍。【结论】 MRI分子靶向示踪剂ICAM-MPIO有望应用于早期无创性诊断放射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木村病(K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用链酶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对40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木村病的石蜡组织检测Ki-67的表达,评估其在复发和无复发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0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例,年龄10 ~ 75岁,34例患者的主要肿块位于头颈部,其余7例主要肿块位于上腭或腹股沟区域,肿块最大直径为6.5 cm。Ki-67在木村病复发患者(11/40)淋巴结组织中(不包括生发中心)表达高于无复发的患者(P< 0.05)。Ki-67表达与性别、年龄、肿块最大直径、发病部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肿块个数无相关性(P > 0.05)。【结论】 Ki-67的表达与木村病的复发相关,可考虑作为预测木村病患者复发的一个有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97.
摘 要: 【目的】 比较骨肉瘤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 研究假体周围感染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探讨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8年在我院就诊的骨肉瘤患者,记录患者个人和病情的各种信息,并随访患者,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提取骨肉瘤保肢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资料,比较清创灌洗、一期翻修、二期翻修和截肢等手术方法控制感染的效果。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感染对骨肉瘤整体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3-2008年共183例Ennecking ⅡB期骨肉瘤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为17人(9.28%), 其中股骨远端7例,胫骨近端5例,肱骨近端2 例, 骨盆 3 例。感染发生时间中位时间为术后 8.9月(2.3-31.5月),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0.6%,多数为葡萄球菌 。共经历 25次手术,14例感染得到控制,感染控制率为82.4%;3例患者截肢,保肢成功率为82.4%。不同手术方法感染控制率:清创灌洗术感染控制率为33.3%(3/9),一期翻修手术感染控制率为 50%(1/2);最终采取二期翻修患者感染控制率为100%(7/7)。最终采取截肢患者感染控制率为100%(3/3);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感染和无感染患者的两年生存率分别为94%和85%,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9% 和55% (P = 0.04)。【结论】 从感染控制角度,二期翻修是治疗骨肉瘤术后假体感染有效方法;预后方面,术后感染患者的要好于术后无感染患者。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时机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感染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摘 要: 【目的】 评估通过不同预后因子预测乳腺导管癌患者转移后生存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1990年至2005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诊的乳腺导管癌患者,在过去20余年随访中证实发生转移者入组回顾性研究。按不同的临床预测因子分组,记录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进展后生存时间(POS)及中位总生存时间(OS),评估通过初诊信息、PFS及转移位点3方面信息推测一个乳腺导管癌患者的POS的可能性。【结果】1 050个入组患者,中位PFS为39个月,中位POS为29个月,中位OS为67个月。肿瘤初诊情况包括病人特征(年龄、月经)、肿瘤特点(大小、核分级、分子亚型、激素受体、Her2受体、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初诊肿瘤治疗方案可导致中位PFS/POS/OS不同。2000-2005年就诊的患者其中位POS长于其他时间(P= 0.000),但中位PFS与OS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FS亚组和进展情况亚组(局部复发及转移位点)的患者的中位POS明显不同(P < 0.000),故我们认为可通过患者的PFS及进展情况推测患者的进展后生存时间,进而推断总生存时间。【结论】POS与PFS及转移位点密相关。结合初诊信息(肿瘤大小、核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初诊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可帮助临床医生推断患者准确POS区间,选择最为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
目的: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筛选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中特异表达蛋白,并建立多标记物诊断模型。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和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并绘制蛋白指纹图谱,利用多标记物诊断模型对建模组及盲筛组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共找到12个差异蛋白峰(P<0.05), 利用质核比为 2 748 和5 759 的蛋白质峰建立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模型,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0%,经盲法验证,该模型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和100%。结论:利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并建立的多蛋白标记物的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初步诊断子宫腺肌病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