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单纯糖皮质激素对Ig A肾病(Ig A nephropathy,IgA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hinese Biomedical Database、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万方、CNKI等文献数据库,收集1966年01月~2018年12月国内外单纯GC治疗IgAN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阅读摘要和全文,评价研究质量并独立进行数据提取。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及95%可信区间(95%CI)描述效应量,用Stata15.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952例IgAN患者(激素组483例,对照组469例)。meta分析(meta-analysis)结果显示:(1)GC能有效降低IgAN患者蛋白尿水平,并降低IgAN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风险;(2)泼尼松>30 mg/d(甲泼尼龙>24 mg/d)或泼尼松≤30 mg/d(甲泼尼龙≤24 mg/d)对IgAN患者的蛋白尿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小剂量GC不能降低IgAN患者进入ESRD的风险;(3)使用不同疗程(≥1年或<1年)的GC对IgAN患者的蛋白尿均有改善作用,而仅短疗程的GC能降低IgAN患者进入ESRD的风险;(4)IgAN患者的基线eGFR水平无论是≥50 ml·min-1·1.73 m-2,还是<50 ml·min-1·1.73 m-2,GC治疗均能降低患者蛋白尿水平及进入ESRD的风险。(5)GC治疗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结论:GC治疗IgAN蛋白尿总体疗效确切,并能有效降低IgAN患者进入ESRD的风险;不同剂量的GC均能降低IgAN的蛋白尿水平,仅有大剂量GC能有效降低患者进入ESRD的风险;GC治疗的总疗程以6~12个月为佳;GC对GFR<50 ml·min-1·1.73 m-2的Ig A肾病患者仍然有效,但应用时要更加谨慎;GC治疗中,需要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GC为IgAN患者提供了肾脏保护,但增加了不良事件的风险,GC用于治疗IgAN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对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HD患者中血iPTH>500ng/L的20例患者为高iPTH组,iPTH<150ng/L的23例患者为低iPTH组,对两组患者体重指数(MBI)、透析龄及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等对比分析。结果高iPTH组的年龄、肌酐、血磷、透析龄、血校正钙、ALP水平较低iPTH组显著升高,死亡率明显低于高iPTH组。结论iPTH水平可影响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并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非卧床腹膜透析不同透析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残肾功能较好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透析模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日间小剂量递增组(26例),透析液总量每日4.5~8 L,夜间不留腹;持续标准透析剂量组(24例),每日透析液量8 L,夜间留腹,比较两组研究开始与终点的营养指标、血生化指标、透析充分性、残肾功能、胱抑素 C。结果两组患者至观察终点血浆白蛋白、24 h尿量、残肾功能、胱抑素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K+、血P3+、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4 h超滤量、透析充分性指标每周总尿素氮清除率(Kt/V)、每周总肌苷清除率(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后1个月内导管堵管、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每日透析液总量和透析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残肾功能较好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置管后早期采用日间小剂量递增式腹膜透析可使患者尽早得到治疗,并且不增加早期导管堵管与渗漏;(2)初期应用小剂量递增式腹膜透析可减少残肾功能的丢失,并维持相对较好的营养状况。(3)与持续标准剂量组比较,小剂量递增式腹膜透析可减少腹膜透析初期透析液的用量。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和探讨间歇性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34例MODS患者,行间歇性血液滤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BUN、CRE、K+、血pH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的变化并进行APACHⅡ评分。结果间歇性血液滤过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变化,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血液滤过能有效清除溶质,调整离子和酸碱平衡,稳定血液动力学,改善APACHEⅡ评分,是一种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并探讨医护合作持续一体化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维持性腹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法,以持续医护一体化管理的模式营养指导患者,共随访6个月,对患者在一体化管理当天,管理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分数(SGA)进行比较,同时对管理当天、管理后6个月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时间段患者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和SGA评分及自我管理测评分值较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护合作持续一体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营养水平,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及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并探讨影响NT-proBNP水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透析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终末期肾病进行维持透析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MHD组及MPD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超声心动图及相应临床参数,分析并探讨NT-proBNP的影响因素。结果 MHD组NT-proBNP水平、右心房横径、24 h尿量、C反应蛋白(CRP)与MP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尿量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0.417,P均<0.01),与透析龄、右心房横径(RA)、左心房前后径(LA)、左心室收缩末前后径(LVDS)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3、0.247、0.288、0.341,P均<0.05);NT-proBNP与CRP呈正相关,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广义线性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与LVEF独立相关(回归系数为-640.641,P<0.01),与其他因素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HD患者较MPD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MHD患者右心房横径较大,残余尿量较少,微炎症状态有关。维持性透析患者NT-proBNP水平与LVFF独立相关,NT-proBNP可作为评估维持性透析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7.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蓉  张玲 《中国血液净化》2002,1(12):22-23,43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的改变原因以及炎症反应与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关系. 方法抽取31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静脉血以及15例健康对照组静脉血均检测其C反应蛋白(CRP),血肌酣(SCr),血清白蛋白(Alb), 血红蛋白(Hb), 血清铁蛋白(SF)以及血液透析后静脉血检测其CRP,并根据血液透析前CRP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CRP<10mg/L),异常组(CRP>10mg/L).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正常组与异常组Alb,Hb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的SCr、SF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次血液透析后血浆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与其Alb,Hb成负相关(P<0.01),与SCr、SF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液透析本身的因素是导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炎症反应使C反应蛋白升高的重要原因,而炎症反应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和贫血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龚蓉  王平  刘蔓莉  陈颖 《中国血液净化》2005,4(4):185-186,200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相关临床意义及防治。方法 分析6 2例慢性肾衰竭稳定血液透析患者,统计其透析前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iPTH)C -反应旦白(CRP) ,血肌酐(Scr) ,透析后血磷。计算钙磷乘积≤5 5 0 0 (mg/L) 2 为A组,>5 5 0 0 (mg/L) 2 为B组,计算两组病死率、皮下软组织钙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Scr,年龄、CRP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两组病死率,皮下软组织钙化,血磷,透析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钙磷乘积与血磷浓度、病死率,皮下软组织钙化、透析时间呈正相关(P <0 .0 5 ) ,与Scr,年龄,血钙,CRP ,iPTH无明显相关。所有患者血液透析前血磷水平为(2 .10±0 .4 1)mmol/L。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钙磷代谢紊乱,尤以钙磷乘积,血磷升高尤为突出,并随透析时间延长而加重,而钙磷乘积升高与病死率,皮下软组织钙化率密切相关,个体化治疗是改善钙磷代谢紊乱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9.
龚蓉  张玲  文崇林  陈颖  曹泽蓉 《华西医学》2003,18(4):508-509
目的 :观察可调钠血液透析在透析低血压的作用。方法 :14例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7例患者先进行标准钠透析 (透析液浓度 14 0mmol/L) 2周 ,然后进行可调钠透析 (钠浓度由 14 8mmol/L呈阶梯下降至 138mmol/L) 2周 ,7例先行可调钠透析 2周 ,标准钠透析 2周 ,观察透析前后血钠浓度和血容量变化 ,透析中心率和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结果 :可调钠透析能够明显减少透析低血压及相关症状的发生 (P <0 0 5 ) ,可调钠组血容量改变较标准钠明显减少 (P <0 0 5 ) ,且透前透后血钠浓度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可调钠透析能有效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且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70.
我科从1981年至1992年开展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已达500余例,主要是帕金森病和各种癫痫手术。为了取得更好疗效,我们对上述两类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