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中国大陆第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第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来源,分析、总结疫情发现与报告、标本采集等方面的经验与不足,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患者是由于暴露于病死禽及其所污染的环境而感染;临床医护人员标本采集意识较低、居民对禽流感防治知识及其危害认识不足。结论本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禽—人”传播,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存在“人传人”现象;建议加大对临床医护人员和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禽流感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对人禽流感的敏感性和标本采集意识,提高普通居民参与禽流感防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microparticleenzymeimmunoassay,MEIA)测定8089例非肝炎病区住院患者血清HBsAg及其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根据定值参比血清和样本的HBsAg荧光速率值/阴性对照荧光速率值之比值(S/N值),并结合中和试验结果,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816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有189例,占总数的2.34%,占HBsAg阳性人群的23.16%,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的有84例(44.04%);1~2μg/L的有33例(17.5%);2~5μg/L的有72例(38.10%)。对上述低水平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8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HBs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4.60%);累计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占94.17%;HBsAg与HBs同时阳性只出现在HBsAg1μg/L以下人群中(6.45%)。结论低水平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于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相似文献   
33.
洪水灾区居民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洪水泛滥造成了环境、水源严重污染,退水后可能导致经粪-口传播的甲型肝炎暴发和流行。根据中央提出的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要求,按照卫生部及预防医学科学院的疾病监测方案,我们制定了湖南省灾后甲型肝炎(下称甲肝)血清学及流行病学监测方案,以了解受灾地区不同人群甲肝病毒感染状况及洪灾对甲肝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现将1999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按照监测方案,在常德市选取受灾程度中等、居民已返回家园的澧县为灾区监测点,并同时选取地理地貌、经济收入、近两年内肝炎报告发病率与澧县较接近的桃…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掌握湖南省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流行的主要血清群(型)及其分布,为钩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钩体病监测实施方案,对带菌动物及病人进行病原学监测,对临床疑似钩体病人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动物及病人所分离的70株钩体菌株分属8个血清群9个血清型,其中42株为黄疸出血群(60.00%),17株为赛罗群(24.29%);43株分离自黑线姬鼠(61.43%),17株分离自东方田鼠(24.29%)。临床疑似钩体病人血清学监测,阳性率较高的主要有黄疸出血群(12.01%)、秋季群(7.65%)、流感伤寒群(3.62%)、澳洲群(3.02%)。结论黑线姬鼠、东方田鼠是我省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分别携带黄疸出血群、赛罗群萨克斯可宾型及沅江型;我省钩体病流行的菌群主要是黄疸出血群,秋季群、流感伤寒群、澳洲群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一起大肠埃希氏菌污染学校饮用水源引起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调查,提示在农村乡镇学校应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要教育学生改变喝生水的不良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掌握湖南省O139群霍乱的危险因素和关键控制点,并采取关键控制点技术控制其流行。方法采用生态学研究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分析湖南省O139霍乱发生的危险因素,寻找关键控制技术,并评估该技术的效果。结果湖南省O139霍乱的关键控制点在于阻断甲鱼在养殖、贩卖、运输过程中被O139霍乱弧菌污染和/或阻断生甲鱼通过共用炊具和盛放容器污染其它食品;通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实施严格生熟分开等关键控制措施后,高发地区衡阳县不再有O139霍乱疫情发生。结论采取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控制湖南省O139群霍乱发生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能有效阻断其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O139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O139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采集腹泻病人及霍乱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分别做O139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以后者为金标准,计算O139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O139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5.20%,约登指数为0.95,阳性预测值为46.67%,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O139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条可做为一种筛检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8.
视力低下、沙眼、龋病 (三病 )是中小学生常见病 ,尤其是在小学生中患病率高 ,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是小学生疾病防治的重点。为此 ,我们于 1998年 6月对开福区小学生开展了健康检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整群抽取开福区 3 0所小学的全体学生进行健康检查 ,共计 1682 5人 ,其中男生 85 3 5人 ,女生 82 90人。1 2 聘请眼科、口腔科专业医师依据卫生部、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专人专项对学生进行三病检查 ,其中龋齿统计时不分乳、恒牙列。2 结果2 1 三病检出率以视力低下为最高 ( χ2 =15 8…  相似文献   
39.
湖南省1996~2005年霍乱弧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1996—2005年湖南省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采用K—B法检测345株霍乱弧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在测定的8种抗菌药物中,01群和0139群的霍乱弧菌对丁胺卡那、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最高,10年来未发现耐药菌株。两类菌在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上具有显著性差异。霍乱弧菌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从1996到200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长期对霍乱弧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和动态分析,可以为霍乱弧菌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对霍乱的监控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湖南省2001~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收集<15岁AFP病例粪便标本,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方法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与鉴定,脊灰病毒阳性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结果5年共检测1 103例AFP病例粪便标本(2 185份),EV分离阳性276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分离到疫苗相关脊灰病毒112例,疫苗变异脊灰病毒6例,疫苗相关脊灰病毒与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混合4例,NPEV 154例。结论湖南省2001~2005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但监测发现疫苗变异脊灰病毒6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可能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循环和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