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AL)的有效方案。方法:27例难治性复发性AL用吡柔比星(THP)、足叶乙甙(VP16)、安吖啶(AMSA)、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TEAA方案治疗。用法:THP10mg/d,静脉滴注,第1~3天;VP16 100mg/d,静脉滴注,第1~4天,AMSA75mg/d,第1~3天,静脉滴注;Ara-C200mg/d,第1~7天,静脉滴注。结果:在1~3个疗程(平均1.4疗程,32.5d后)完全缓解16例(59.3%),部分缓解(PR)5例(18.5%),总有效率为77.8%。结论:TEAA方案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AL较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抗真菌药物在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对合并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氟康唑治疗的同时,随机分为加G-CSF(2.5~5μg/kg)和不加GCSF两组。结果 氟康唑加G-CSF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2.8%(P〈0.05),中性粒细胞恢复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可加速中性粒细胞恢复,与抗真菌药物协同可提高其抗菌疗效,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血浆的血浆置换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新诊断MM(NDMM)患者72例,依据是否接受无血浆的血浆置换治疗将所有NDMM患者分为试验组(接受无血浆的血浆置换术序贯化疗,40例)及对照组(未行血浆置换而单纯化疗治疗,32例)。收集所有患者初诊时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65岁、国际分析系统(ISS)分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LDH>240 U/L)、球蛋白(GLO)水平升高(GLO>40 g/L)、血清肌酐(SCr)水平升高(SCr>178μmol/L)情况及血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GLO、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SCr水平,记录所有患者无血浆的血浆置换及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ISS分期为Ⅲ期、LDH水平升高、GLO水平升高、SCr水平升高患者比例及IL-6、VEGF、GLO、β2-MG、S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浆置换后及化疗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及其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收治的老年CLL患者32例,均给予氟达拉滨治疗,并细分为0~Ⅱ期和Ⅲ~Ⅳ期组。另选取30例体检的健康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分析完全缓解率与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及评价化疗后患者3年的生存率。结果对照组的CD4^+T细胞数显著高于Ⅲ~Ⅳ期组患者(P〈0.01);对照组的CD4^+/CDs^+值显著高于0~Ⅱ期和Ⅲ~Ⅳ期组患者(P〈0.05)。氟达拉滨治疗后,CLL患者的CD4^+T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与患者的年龄、分期和疗程密切相关;患者的3年存活率为65.6%。结论氟达拉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癌痛医护评估不一致的原因.方法:以疼痛评估表为基础设计查检表,查检我科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新人院患者共48例在癌痛部位、类型、性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共六方面医护评估不一致情况;针对评估不一致集中的主要方面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查检结果显示医护癌痛不一致主要表现在癌痛持续时间、频率、强度方面(分别为50.00%、50.00%、47.92%);评估不一致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医护人员对于癌痛评估不重视、培训不够、医护人员代替患者进行评估、评估量表内容不熟悉、患方不能准确表述、患者疾病知识的缺乏、对于患者的癌痛宣教不够、患者床旁癌痛宣传资料欠缺、患者意识状态异常及医护患缺乏有效的沟通.结论:由于多方面原因,癌痛在医护评估上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以护士为主体的评估存在片面性,医护共同评估能够更好的反应患者的真实情况,而加强医护培训,提高患者的知晓率及依从性是准确评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硼替佐米联合CHOP(B-CHOP)方案和CHOP方案对老年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B-CHOP方案)和对照组(CHOP方案),每组各19例。试验组采用B-CHOP方案治疗:硼替佐米1.6 mg/m2静推,第1、8天;环磷酰胺750 mg/m2静滴,第2天;阿霉素50 mg/m2静滴,第2天;长春新碱 1.4 mg/m2(最大剂量为2 mg)静滴,第2天;强的松100 mg/天口服,第2~6天。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静滴,第1天;阿霉素50 mg/m2静滴,第1天;长春新碱 1.4 mg/m2(最大剂量为2 mg)静滴,第1天;强的松100 mg/天口服,第1~5天。两组均以28天为1周期,共化疗8个周期。分别于第4、8个周期化疗完成后采用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疗效判断标准进行评价,根据随访资料分析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试验组化疗4个周期后获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4例、无反应(NR)3例、进展(PD)2例,8个周期后获CR 12例、PR 4例、NR 1例、PD 2例;对照组化疗4个周期后获CR 3例、PR 2例、NR 10例、PD 4例,8个周期后获CR 5例、PR 3例、NR 7例、PD 4例。试验组第4、8个周期化疗完成后的有效率(RR)为73.7%和84.2%,均高于对照组的26.3%和42.1%,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试验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56.0个月,高于对照组的29.0个月(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周围神经炎等,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老年复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RR和OS方面,B-CHOP方案明显优于CHOP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Notch和PI3K/Akt两条信号通路对人食管腺癌细胞OE33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两条信号通路之间的联系。方法 应用Notch信号通路阻滞剂DAPT和PI3K/Akt信号通路阻滞剂LY294002分别单独和联合处理OE33细胞,设置对照组;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OE33细胞中NICD、Hes1、p-Akt、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划痕实验用于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用于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Notch1通路阻滞剂DAPT能减低Notch1通路相关蛋白NICD和Hes1的表达,并能提高p-Akt蛋白的表达;PI3K/Akt路阻滞剂LY294002不仅使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减低,还能降低Hes1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使NICD的蛋白和Hes1的mRNA表达水平增高。DAPT和LY294002联合处理组的NICD、Hes1、p-Akt的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和单药处理组降低,同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转移能力亦明显减弱。各处理组中PTEN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结论 Notch和PI3K/Akt两条信号通路在食管腺癌细胞OE33中可能存在串话, 同时抑制这两种信号通路能有效的抑制OE33的增殖、侵袭及迁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苦参碱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PL除外)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患者。实验治疗组:使用DA(3+7)方案 +苦参碱注射液。对照治疗组:单纯采用DA(3+7)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感染发生率,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肝损害程度、诱导治疗缓解率、血清survivin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卡氏评分、感染发生率、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及肝损害程度、血清survivin水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总有效率有明显提高。结论:苦参碱联合化疗,能明显改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护肝作用,可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苦参碱可影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survivin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联合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以肾损害为首发表现的Castleman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7岁,因腹胀、乏力,间断少尿.水肿1年于2004年8月17日入院。1年前出现肾功能受损,尿蛋白2 ,0.15g/24h。B超显示中等量腹水,双肾正常。胸片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经间断血液透析及地塞米松等治疗半月后,肾功能好转,但蛋白尿无明显缓解。2003年11月在外院行肾活检.病理示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诊断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后因前述症状再发而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